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技术成果属于化学分析测试仪器领域,涉及到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石 英纤维的碱洗、酸洗、活化、硅烷化处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置于溶剂中自组装;加入交联剂及引发 剂,插入硅烷化石英纤维,热引发聚合;取出纤维,老化;重复以上涂渍步骤至涂层厚度达到要求;洗脱 除去模板分子。与商品化涂层相比,用本方法制备的朴草净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对三嗪类除草剂具有 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涂层均匀致密,为疏松多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无断裂、脱落现象,厚度可通过涂 渍次数进行控制,重复性好。萃取头可与液相色谱联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磁梯度自愈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梯度自愈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防腐涂层领域。基于磁梯度自愈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涂层中添加包封缓蚀剂的磁性纳米颗粒,在涂层制备过程中通过施加外部磁场,使磁性纳米颗粒在涂层中呈纵向梯度分布,近金属表面的纳米颗粒浓度高,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安全环保,降低了的智能纳米容器或功能性高分子微球的使用量,提高了常规自愈合涂层的防腐效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钛金属表面原位合成 TiC-DLC 复合涂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金属表面原位合成 TiC-DLC 复合涂层的方法,将 Ti 靶置于镀膜室内,并通入 烃类气体,对镀膜室抽真空并保持 100~400°C温度,采用电弧离子镀使 Ti 离子从 Ti 靶蒸发出来,同时 利用电弧放电离化烃类气体,从而在 Ti 靶形成 TiC 掺杂的 DLC 复合涂层。本发明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在 Ti 靶材表
武汉大学 2021-04-14
高效可转位刀具多元复合膜涂层设备及技术
项目简介: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数控机床的普及, 对工具和耐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钟表等饰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都大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钢结构水性带锈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结构水性带锈防锈涂层,包括钢材基底、水性铁锈转化漆底层、水性防腐漆中层、水性调色面漆层;在钢材基底表面具有锈蚀层,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漆底层设置于钢材基底表面锈蚀层上,水性防腐漆中层及水性调色面漆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于水性铁锈转化漆底层上。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涂层均采用水性涂料组成,无VOC,对环境和人体无伤害,同时能最大限度的保护钢结构再生锈,提高了钢铁的使用寿命,同时不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大规模的除锈工作,可节省大量财力和人力。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分子自修复涂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智能自修复防腐涂料通过先进的方法,将封装缓蚀剂的纳米容器均匀分散至传统涂层中,一方面解决缓蚀剂与涂层的相容性问题,同时在涂层发生异常变化(破损,过度挤压,酸碱刺激)时,纳米容器中封装的缓蚀剂迅速被释放,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有效抑制这些位置腐蚀的发生。这是个智能保护系统,腐蚀发生时,它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位置自动释放腐蚀抑制剂。而当该位置腐蚀停止时,纳米容器的释放也自动终止。 所有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成果发布时间:2018 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 C/C-SiC 复合材料零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并公开了一种 C/C-SiC 复合材料零 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碳纤 维/酚醛树脂复合粉末;(b)依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将碳纤维复合粉末采 用 3D 打印工艺成形出该零件的初始形坯;(c)对初始形坯进行第一次 增密处理得到 C/C 多孔体;(d)对上述 C/C 多孔体进行熔融渗硅反应、 高温除硅工艺和第二次增密处理,得到最终的 C/C-SiC 零件。通过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铁盐催化C-H活化偶联反应
成果描述:利用简单铁盐与大环多胺形成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非活性芳烃和含N杂芳烃的C-H活化直接芳基化反应。首次实现了铁催化的直接Suzuki偶联,并且获得了中等到较好的产率和很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获得了较好的选择性。这个新型的铁催化体系的发现,克服了之前类似反应底物需要前活化,需要使用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的缺点。对于利用这一反应体系有效地简化了合成步骤,且大大的提高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推动了化学反应绿色合成的发展,为其应用于药物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市场前景分析:还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控制;2、大规模反应条件的控制。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头孢菌素 C 酰化酶的开发
已有样品/n本项目在已有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原始序列基础上,筛选出对头孢菌素C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提高的新型突变体,并进行固定化研究。目前该固定化酶反应转化率可达99%以上,重复批次在200批左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后续在该突变体基础上继续进行定向进化和固定化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反应活性和重复使用批次,以打破韩国的技术垄断,进一步降低国内7-ACA生产成本。在现有突变体基础上继续进行定向进化和固定化研究,以筛选到活性和稳定性更强的突变体。7-ACA目前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之一,其全国总产量约为15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铁盐催化C-H活化偶联反应
利用简单铁盐与大环多胺形成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非活性芳烃和含N杂芳烃的C-H活化直接芳基化反应。首次实现了铁催化的直接Suzuki偶联,并且获得了中等到较好的产率和很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获得了较好的选择性。这个新型的铁催化体系的发现,克服了之前类似反应底物需要前活化,需要使用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的缺点。对于利用这一反应体系有效地简化了合成步骤,且大大的提高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推动了化学反应绿色合成的发展,为其应用于药物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川大学 2016-04-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