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技术需求:基因载体的优化
1、在安全性提高的前提下,基因载体的优化制备; 2、怎样提高载体在生物体内利用度; 3、细胞膜毒性的进一步降低 4、新靶标抗原CAR构建; 5、细胞因子风暴处理
山东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1
马铃薯试管薯的贮藏技术
该技术通过变温贮藏解决了试管薯贮藏问题,是目前国内外首个试管薯贮藏技术,可使试管薯贮藏6个月以上,可用于马铃薯试管薯、微型薯以及其他试管块茎块根种薯的长期贮藏。需要低温库和20度恒温库1个。 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含水量高的块根块茎类种薯贮藏的烂种问题,使其损失率从原来的40%下降到10%以下。 转化条件:需要低温库和20度恒温库1个。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技术
该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以柑橘野生种质——莽山野柑为父本,以不同柑橘品种为母本,通过授粉的方法提高柑橘果实香味。所述不同柑橘品种选自种子为单胚的种质,例如华农红柚。目前提高柑橘果实香气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外界因素控制,例如储藏、采收期、田间管理和环境条件的调节等,但是从根本上提高柑橘果实香气的方法并未见报道。发明人在偶然的过程中发现了莽山野柑旁边的枳橙呈现出莽山野柑果实特有的香味,并进一步研究,发现以莽山野柑为父本可以显著提高柑橘果实香味,从而进一步提高果实的品质性状。 市场预期:现有增加柑橘香气物质含量的技术具有条件要求严格、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成本较高、提高香气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授莽山野柑花粉的研究对果树的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选择合适的授粉树能够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性状,具有从根本提高果实香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同时不受地点、设备和环境等限制,具有长期的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8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直条形白茶的制作技术
该成果增加了传统白茶加工中没有的杀青、做形工艺,并以蒸汽杀青代替新工艺白茶加工过程中滚筒杀青,更有利于造形以及提高白茶的品质,同时降低了贮藏和运输成本,便于消费者携带,更有利于扩大白茶的消费市场。该成果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同时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传统白茶香低味淡的特点,能消除传统白茶的青气和酵气,使之具有外形条索紧结秀美;香气清新纯正;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醇厚爽口的特点。 该成果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丹参素的生物合成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 丹参素是一种天然植物多酚酸,是中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丹参及其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丹参素的衍生物丹酚酸 B 和丹酚酸注射液已经批准,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丹参素是丹参及其制剂国家药典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丹参素的药理活性包括具有改善血流、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动脉血栓形成,还具有抗癌和抗炎等活性。我们研究还发现,丹参素具有清除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丹参素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高于维生素 C。因此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目前丹参素主要从药材丹参中提取,然而丹参根中含量低(一般 0.045%),严重制约了丹参素的大规模应用。化学合成丹参素存在着步骤繁琐,立体选择性不高。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工程微生物,通过发酵方法生产丹参素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技术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挖掘大量的天然生物元件,创新组合了功能酶,设计了非天然存在的从葡萄糖到丹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丹参素的人工细胞工厂。实现了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丹参素。发酵 72 小时,积累丹参素 7 克/升以上,对葡萄糖的摩尔转化率为 0.4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截止目前,丹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未见报道,天津大学唯一拥有该技术。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微生物发酵生产丹参素,得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唯一的拥有该技术,市场竞争力强。 应用领域:医药、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寻求技术转让或新产品合作开发
天津大学 2021-04-11
氯碱工业的盐水精制技术
本技术针对氯碱工业中的盐水精制过程,深入研究化学沉淀反应及其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将钙镁共沉淀反应与陶瓷膜分离耦合,开发了化学沉淀耦合陶瓷膜分离工艺用于盐水精制过程,简化了盐水精制工艺流程。同时,在陶瓷膜法盐水精制工艺长期工业化运行中的膜污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膜污染机理演化理论。针对工业化运行的膜污染问题,开发了膜清洗剂并优化了清洗条件,研究了膜污染的清洗动力学。 专利情况:在申请3项;已授权2项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攻克了原工艺钙镁不能同时去除的难关,反应-分离一步完成,缩短了流程,节省了大量建设投资,与有机膜技术相比,投资成本可节约30~40%,吨盐水精制可节约运行成本50%左右。并且可以获得更优质的一次盐水,使中国的盐水精制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本技术推进了陶瓷膜在氯碱工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在中盐集团等盐水、卤水精制中已推广应用近千万吨规模,约占总产能的3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技术
环糊精具有内腔疏水而外部亲水的中空立体结构,能够通过包合作用显著改善客体分子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环糊精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近年来环糊精产量一直保持 20%~30%的增长。然而环糊精生产过程中存在专用酶功能性差(热稳定性差、产物特异性低、 产物抑制强)、底物转化率较低、生产工艺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环糊精价格偏高,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技术通过筛选高产环糊精专用酶的菌株,构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胞外表达系统,结合助剂添加、工艺优化等手段,实现环糊精的高效制备,推动我国环糊精生产行业快速升级。
江南大学 2021-04-13
低压电器试验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研究
一、 项目简介提出了低压电器试验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及抽样方案;研究了电器试验数据的高速采集与处理技术,实现了电器试验参数的实时测量、分析和在线显示;研究了电器电弧图像的高速采集与处理技术,首次将高帧频CCD用于电器电弧图象的动态拍摄,设计了独特的直管纤维镜、目镜和析光镜的结构;研究了电器试验的测控技术,实现了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开关)等典型电器产品试验的自动控制与检测。二、 技术指标本项目综合了课题组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68篇;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培养出博士6人及硕士16人,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共11人次;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于200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 推广应用情况该成果已应用到国内主要电器检测中心、试验站和机械工业及信息产业系统众多大型企业;其专著被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电器学科研究生选为教材使用,并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所属学术团体多次举办的电器试验学习班选为教材。 电器电弧图象的动态拍摄系统照片    控制电动机负载的继电器电寿命微机控制与检测装置照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远程测量技术主要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特种切削加工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具有对新型高硬超高强度钢、不锈钢、新型复合材料、钨合金、硅铝合金和灰铸铁的精密高效切削工艺和刀具成套技术。开发了能对FMS的刀具管理和可靠性寿命进行预报,对金刚石涂层刀具薄膜与基体结合强度、新型刀具材料切削性能进行分析的系统软件以及高速孔加工刀具CAD软件系统。切削高硬超高强钢的速度可达150m/min,切削不锈钢的速度可达200m/min,提高生产效率30%。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 应用范围:以难加工材料为对象的机械加工或刀具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