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D025锥体外系(皮质-脑桥-小脑系)电动
XM-D025锥体外系(皮质-脑桥-小脑系)电动模型   XM-D025锥体外系(皮质-脑桥-小脑系)电动模型演示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尺寸:44×20×64cm 材质:PVC材料+木框   标准配置: ■ XM-D025锥体外系(皮质-脑桥-小脑系)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24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电动模型
XM-D024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电动模型   XM-D024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电动模型演示锥体外系传导、纹状体-黑质、皮质-纹状体、纹状体环路、背侧丘脑-皮质环路等。   尺寸:34×34×69cm 材质:PVC材料+木框   标准配置: ■ XM-D024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VR教育/虚拟学科实验室/3D教学/虚拟现实
      云幻科教虚拟学科实验室解决方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实验要求,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学科实验室,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操作对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实验,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实验观摩、模拟实验、拓展训练等操作,在虚拟实验的互动体验中更深入的学习知识。虚拟学科实验室由3D教育资源云平台与虚拟现实互动设备构成,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先进的教学设备联合打造优质的实验教学环境。 虚拟学科实验室的分类: 虚拟化学实验室:涵盖中学化学实验100多个,如中和反应、还原反应、二氧化碳的性质、镁在空气中的燃烧等 虚拟物理实验室:涵盖中学物理实验接近200个,如摩擦力、压力、浮力、光的折射等 虚拟生物实验室:涵盖中学生物实验80多个,如动植物细胞、细菌、光合作用等。 虚拟生物实验室:涵盖中学生物实验80多个,如动植物细胞、细菌、光合作用等。 方案特点: 交互式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实验素材丰富,为探索提供多种选择 虚拟实验器材,节省资源损耗 正确操作指引,规避实验风险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02A微电脑中枢神经传导直观模型
XM-D002A微电脑中枢神经传导直观模型   中枢神经传导是神经系统中的难点,标本小而又难以区分各神经核,纤维束在脑干内部的位置关系及复杂的神经传导,为了适应医学院、医院临床教学需要而研制的微电脑中枢神经传导直观模型具有造型逼真、视觉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等特点。 一、功能特点: ■ XM-D002A微电脑中枢神经传导直观模型可以按要求自动传导,在脑干部作有机玻璃平面,显示了神经核及纤维的断面。 ■ 纤维采用塑料材质,红色示运动纤维,蓝色示感觉纤维,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纤维功能颜色一致。 ■ 采用微电脑控制,在开关控制部设有复位键、传导按钮及36个单项按钮,共计42个按钮,单项按钮主要用于了解各神经核及纤维束在脑干部的位置,36个单项按钮分别显示36个部位,同时配备指示灯显示。 二、技术参数: ■ 尺寸:37×34×87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02A微电脑中枢神经传导直观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05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脑脊髓脊神经
XM-D005浮雕式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 (脑脊髓脊神经分布电动模型)   XM-D005浮雕式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脑脊髓脊神经分布电动模型)显示脑、脊髓神经、31对脊神经、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脊神经前后根、脊神经节、交感干、交感干神经节、灰白交通支以及四肢主要神经等全身周围神经。   尺寸:108×38×18cm 材质:PVC材料+木框   标准配置: ■ XM-D005浮雕式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02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
XM-D002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   中枢神经传导是神经系统中的难点,标本小而又难以区分各神经核,纤维束在脑干内部的位置关系及复杂的神经传导,为了适应医学院、医院临床教学需要而研制的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具有造型逼真、视觉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等特点。 一、功能特点: ■ XM-D002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可以按要求自动传导,在脑干部作有机玻璃平面,显示了神经核及纤维的断面。 ■ 纤维采用塑料材质,红色示运动纤维,蓝色示感觉纤维,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纤维功能颜色一致。 ■ 在开关控制部设有自动传导按钮及36个单项按钮,单项按钮主要用于了解各神经核及纤维束在脑干部的位置,36个单项按钮分别显示36个部位,同时配备指示灯显示。   二、技术参数: ■ 尺寸:37×34×87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02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20尿的形成电动模型尿的形成动态模型
XM-D020尿的形成电动模型   XM-D020尿的形成电动模型显示血液循环与尿的生成过程途径,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排泄三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一、示教内容: ■ 模型的结构为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 尿的生成过程是教学的难点及重点,模型的解剖部分突出了结构的特点,表现肾单位的结构及尿的生成过程。 ■ 肾小球做剖面,近端小管,远端小管部分做剖面,集合管与乳头之间做剖面。 ■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排泄三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此过程用灯光显示。 ■ 在近端小管中显示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结构。 ■ 在集合管和乳头管之间的剖面上显示无机盐、水分等结构。   二、技术参数: ■ 尺寸:47×16×72cm ■ 材质:PVC材料+铝合金边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20尿的形成电动模型:1台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广谱肿瘤分子靶向放射性新药—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的开发与转化
临床肿瘤的诊断和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核医学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技术在肿瘤的诊断及分期(寻找恶性肿瘤原发灶及同步探测转移灶),探测未知原发肿瘤的原发灶,探测肿瘤复发、鉴别肿瘤残留与治疗后瘢痕或坏死组织,监测治疗,帮助制定放疗计划等方面较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如:CT、MIR、超声等均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然而,18F-FDG不具有肿瘤特异性。炎症、感染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隐球菌性肉芽肿、肺脓肿、结节病等也可出现18F-FDG高摄取,导致假阳性结果;同时,许多分化良好的低级别肿瘤,包括大多数前列腺癌、肾细胞癌、肝癌、肺类癌、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消化道和结肠粘液性肿瘤、低度恶性淋巴瘤、高分化腺癌等,葡萄糖代谢水平相对较低,更接近正常组织,18F-FDG摄取低或不摄取,可出现假阴性结果。上述18F-FDG PET/CT肿瘤显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无疑会给临床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新型非18F-FDG肿瘤靶向显像诊断药物势在必行! 研究发现,黄连素——一种从小檗科植物家族中提取的苄基四异喹啉类生物碱,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包括抑制线粒体复合物I和与腺嘌呤核苷酸转运蛋白相互作用等,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已成为一种优良的抗肿瘤治疗靶标。黄连素似乎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包括结肠癌、前列腺癌、胶质母细胞瘤、胃癌、表皮样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口腔癌、舌癌、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利用黄连素对肿瘤细胞线粒体的高度靶向性特性,用放射性释放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标记黄连素衍生物可完成活体肿瘤的靶向分子显像;用释放α离子或β等射线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该黄连素衍生物,利用黄连素衍生物自身的抗癌活性和放射性核素释放射线的辐射损伤生物学效应,可实现对肿瘤的化学-放射双重治疗。 首次成功合成新的黄连素衍生物并完成18F标记,形成一种新分子——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运用PET/CT技术,初步实现了18F标记黄连素衍生物(新分子)的新用途——活体荷VX2瘤兔的肿瘤靶向分子显像,具有创新性。 查新报告显示:国内外均无相关专利及文献报道。
四川大学 2016-04-15
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L-乳酸和D-乳酸成套技术
L-乳酸或D-乳酸是重要的多用途精细化学品,目前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可降解塑料-聚乳 酸 (Polymeric Lactic Acid, PLA) 的合成单体,但90%以上的乳酸单体都是由淀粉基或糖基原料发 酵得到。利用丰富的、可再生的玉米秸秆农作物秸秆生产高光学纯度的L-乳酸和D-乳酸,是木 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的重要方向。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将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 代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 成本严重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秸秆乳酸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 大量废水排放、产物浓度低等环节上。 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L-乳酸和D-乳酸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 炼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 序。其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 放,新鲜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法脱 除预处理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 技术则通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含量达40%以上的乳酸发酵,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 比,电耗降低80%以上。通过该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10% (v/v) 浓度L-乳酸或D-乳酸的发 酵液,纤维素转化率达75%以上。本技术的实施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乳酸单体的生产成本,为 纤维素乳酸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精度小型化三维重建系统(Hi3D)
高精度小型化三维重建系统(Hi3D)采用被动式的重建算法为现实物体建立三维模型。该系统形成一套包含硬件系统、算法实现和交互界面的完整三维重建系统。拍摄时,Hi3D系统协调转台转动和相机,自动完成多视点图像拍摄。算法部分包括相机标定、深度初始化、立体匹配、点云优化、网格化、上色,构成一套完整的三维重建流程。该系统还具有友好的PC端用户界面,具有高精度、小型化、全自动、低成本的优点。
南京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3 54 55
  • ...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