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二丙二醇生产技术
二丙二醇也称一缩二丙二醇,本技术以丙二醇、环氧丙烷为主要原料,采用低压液相法催化合成二丙二醇。同现有工艺相比,本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小,催化剂活性高,操作能耗低,产品收率高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于年产3000吨二丙二醇,设备投资约240万。主要设备包括:反应釜、贮罐、产品精馏塔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合成丙二醇、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丙烯酯的绿色催化(技术)
成果简介: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以及碳酸丙烯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丙二 醇在食品和医药工业有多种用途,可制聚醚多元醇等。碳酸二甲酯可以用作 汽油添加剂、甲基化反应试剂,以及用作合成医药、农药和香料的原料等。 碳酸丙烯酯是无毒高效的有机溶剂,也可用于酯交换反应制碳酸二甲酯。现 在的市场售价是: 丙二醇 11000- 13000 元/吨,碳酸二甲酯(医药级)9000-10000 元/吨,碳酸丙烯酯 6000元/吨。我们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拓扑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中的子模块拓扑结 构,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其中第一开关 模块的负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正端相连接,开关模块由一个全控型器 件和一个二极管反并联而成;直流电容,其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一开 关模块的正端和第二开关模块的负端相连接;还包括第三开关模块, 其与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电气连接,使得正常工作时该第三 开关模块的全控型器件一直施加触发脉冲从而一直处于导通状态,而 发生直流故障时通过闭锁该第三开关模块的触发脉冲实现阻断直流故 障电流。本发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模块化智能碾米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智能碾米机。本发明包括框架外壳、模块化储谷仓、模块化储糠仓、剥离机构、往复式分筛机构、定量输送机构、取米机构、风路循环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剥离机构的米出口端与所述往复式分筛机构的入口相接,所述的剥离机构的糠粉出口通过风路循环机构接入所述的模块化储糠仓;所述往复式分筛机构安装于框架外壳右侧三层横梁之间,所述往复式分筛机构的米出口与所述定量输送机构的入口相接,碎米出口与所述模块化储糠仓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定量输送机构安装于框架外壳右侧中间层,所述定量输送机构的出口与所述取米机构相接,控制信息与控制系统传输。本发明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和性能稳定等优点。
东南大学 2021-04-11
模块化作物机械力学特性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测定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块化作物机械力学特性测量仪。包括测力系统模块1、支撑模块和推拉件模块,测力系统模块固定在支撑模块上,推拉件模块与测力系统模块的底部连接,测力系统模块和推拉件模块的连接处设置力传感器;所述测力系统模块包括螺杆Ⅰ、固定螺塞、活动螺塞和螺杆Ⅱ,螺杆Ⅰ设置在固定螺塞内,螺杆Ⅰ与固定螺塞之间形成螺旋副,螺杆Ⅰ的中心设有孔,螺杆Ⅱ设置在螺杆Ⅰ的中心孔内,螺杆Ⅰ与螺杆Ⅱ之间形成螺旋副,螺杆Ⅱ的底部连接有活动螺塞,螺杆Ⅱ与活动螺塞之间形成螺旋副,活动螺塞的底部与推拉件模块连接,活动螺塞与推拉件模块的连接处设有力传感器。其模块化设计理念,可装可卸,多用途使用,采用开速进给及精细调整结合,便于人工操作,数据测量准确,结构简单,收方自如,使用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模块化全装配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
模块化全装配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将单一住户作为一个预制单元,各预制单元 通过横向拼接形成一个住宅楼层。其中单个预制单元包括其墙体及上部楼板,拼接部位 预制墙体设置单片钢筋网,墙体厚度取标准厚度的 1/2。相邻半墙以及墙体开洞部位上 方半梁采用分布螺栓实现横向拼接,悬挑半梁的横向拼接及纵向连接同样采用螺栓连接 方式。各住宅楼层通过单元墙体及拼接墙体底部设置连接件,实现楼层间的竖向连接, 最终形成一栋住宅建筑。本成果涉及两项发明专利“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连 接 系 统 ” ( 201210052417.3 ) 和 “ 单 元 式 全 装 配 预 制 混 凝 土 结 构 住 宅 体 系 ” (201210052419.2)。 
同济大学 2021-04-13
N,N'-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
双马来酰亚胺是一种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可用于制造耐热性热固性树脂和高性能塑料合金。它在热聚合后形成交联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燃性、绝缘性,是目前制造耐热结构材料、绝缘材料的一种十分理想的树脂基体。在电器绝缘材料、耐磨材料、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交联剂、增强塑料添加剂、砂轮粘接剂、军工等方面应用得到良好效果。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是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飞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树脂,由于其良好的耐热和耐湿性能而得到复合材料设计师的信任,但由于复合材料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复合材料的应用受到费用问题的限制。所谓高级复合材料是指母体树脂与增强纤维复合而成的增强材料。以前多用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母体树脂,因环氧树脂耐热较低(150℃以下)并且脆性较大,难以满足高技术领域的要求,所以国外越来越多地采用热塑性耐高温、高强度的特种树脂(或采用高性能、强韧性好的热固性耐高温特种树脂)如聚醚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聚马来酰胺(PI)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在增强材料方面以前多用玻璃纤维,为了加强韧性,国外在高技术领域上的应用已多改为碳纤维(CF)或碳纤维与芳纶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等。 随着电子元器件和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系统要求信号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因此,对基板的耐热性、耐湿性、尺寸稳定性及电气特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树脂作为基板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由双马来酰亚胺与氰酸酯树脂合成的BT树脂具备了上述综合性能。不但适用于制造高速数字及高频用高级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材料,也适于作高性能透波结构材料和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目前已被一些世界著名电子产品制造厂家认可,并已大量采用,预计将有大的市场空间。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二醇、丙二醇绿色生产技术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能与多种醇、酚、胺及氨基醇等反应,从DMC出发可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氨基甲酸酯、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等许多化工产品。因此,它在制取高性能树脂、溶剂、染料中间体、药物、增香剂,食品防腐剂、润滑油填加剂,汽油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DMC已被称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该项目采用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的多重耦合过程强化技术、能量系统集成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极其稳定的CO2活性难题,利用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生产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联产乙(丙)二醇,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绿色、经济。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设备投资小、见效快、成本低、过程基本无三废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工艺。与国外技术相比投资减少75%、节能90%、生产成本减少50%以上。经鉴定,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国内正在正常生产的非光气法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均为华东理工大学提供。该项目组近年来完成新产品开发60余项、已全部实现产业化。该技术已经掌握了放大规律,已有4000吨、1.5万吨/年、4万吨、6万吨的工业化装置,进行了10万吨、30万吨/年的放大设计。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经贸委产学研工程计划。先后荣获:上海第三届科技博览会金奖;1998年香港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银奖;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合成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上世纪90年代产业化的新型聚酯,其纤维具有优异的弹力回复性、柔软性、蓬松性和染色性,在高档服装、地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其原料之一丙二醇可来源于可再生的生物基原料。然而PTT属于可燃材料,易燃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本技术采用高效无卤反应型阻燃剂DDP和BCPPO制备了两种本质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该技术既可在酯交换法也可在直接酯化法中使用,产品具有阻燃性好,效果持久、不含卤素、无毒、对设备无腐蚀,对聚酯的其他性能影响不大以及可纺性好等特点;通过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工艺,我们采用固相聚合方法研制合成出分子链结构可控的本质阻燃含磷PTT阻燃嵌段共聚酯,产品在具有前述优异本质阻燃性能的基础上,很好的保持了PTT的结晶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持了PTT特有的优异弹力回复性能。该技术可利用传统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固相聚合设备,操作简单,产品结构可控,性能稳定. 主要技术、指标: 特性黏数:0.8——1.5 dL/g,Tg = 45——65 °C, Tm = 210——230 °C,氧指数:25——30, 热分解温度(氮气)≥360 °C。 建设投产条件: 现有PET产能严重过剩,可在PET生产线上进行改造。 年产百万吨的生产线约需改造费百万元。
四川大学 2023-05-15
由碳水化合物直接催化合成2,5-呋喃二甲醛(DFF)
成果描述:2,5-呋喃二甲醛(DFF)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药物、大环配体、抗真菌剂和呋喃,也可以作为单体形成各种高聚物,例如聚频哪醇和聚乙烯。采用5-羟甲基糠醛(HMF)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合成DFF,是目前工业上唯一可行的制备DFF的方法。但因获得HMF需要复杂的分离纯化过程,故HMF价格昂贵使得DFF的生产成本很高,其生产迄今没有工业化。碳水化合物被视为目前最有希望的“可再生资源”。将廉价的碳水化合物直接作为原料,利用无需分离HMF的二步转化方法制备DFF, 可以克服已有技术成本高,能耗高和收率低的缺陷,更为经济实用,更符合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常压下反应,以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或蔗糖)为原料,采用不分离HMF的一锅两步法合成DFF:第一步碳水化合物脱水生成HMF,第二步HMF原位氧化生成DFF。本方法的技术优势在于:1. 适用原料广,尤其可以用廉价的葡萄糖作原料得到较高的DFF产率,降低了生成成本,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2. DFF产率高,以碳水化合物计(葡萄糖:51%,果糖:68%,蔗糖:50%);3. 催化剂廉价易得,易于分离(离心分离);4. 反应条件较温和,常压,低温,反应时间相对较短;5. 反应过程操作简单,反应副产物少,对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分析:生物质化工领域,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由葡萄糖制备DFF: DFF产率>40 %,选择性>60 % 由果糖制备DFF: DFF产率>55 %,选择性>65 % 由蔗糖制备DFF: DFF产率>45 %,选择性>65 %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