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化学学院刘志伟课题组报道d-f跃迁稀土发光配合物在单发光层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近日,刘志伟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d-f transition: new emitters for single-emitting-layer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的论文,该工作合成了具有d-f跃迁发光性质的天蓝光发射的铈(III)配合物Ce-TBO2Et和橙红光发射的铕(II)配合物Eu(Tp2Et)2,利用两种发光材料构建的SEL-WOLEDs发光效率高且发光颜色稳定。研究表明,主体材料不参与传能过程且低能量的橙红光材料的质量掺杂浓度可高达5wt%,体现了d-f跃迁稀土发光配合物应用于SEL-WOLEDs时可简化传能过程和器件制备工艺的优势。
[详细]
北京大学 2023-08-22

化学学院吴凯/刘婧团队在谢尔宾斯基分形结构的构筑方面取得研究新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吴凯/刘婧团队与电子学院的王永锋等人利用碱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铜或银单晶表面上实现了一系列无缺陷的表面谢尔宾斯基分形结构的构筑(如下图),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成像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形成分子分形结构的静电作用进行了实验表征和理论阐释。该研究拓展了可用于构筑分子分形结构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种类,寻找到了该系列研究中缺失的新“拼图”板块,丰富了利用表面化学手段制备复杂分子纳米结构的“工具箱”。
[详细]
北京大学 2023-08-22

物理学院张霖与城环学院刘刚合作揭示全球食物损失浪费背后的空气污染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负担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霖长聘副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刚教授等合作,通过融合多学科研究工具(食物损失与浪费数据、氨排放清单和模型、大气化学模型及流行病学方法等),评估了在当前或未来减少全球食物供应链中损失与浪费(FLW)对氨减排、PM2.5污染减缓、氮沉降减缓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效益。研究揭示了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2.3.1(食物损失与浪费减半)将有助于减少PM2.5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并显著减缓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biodiversity hotspots)的超量氮沉降。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食物损失与浪费蕴含尚未被认识到的对空气质量及生态多样性热点的危害”(Global food loss and waste embodies unrecognized harms to air quality and biodiversity hotspots)为题,于2023年8月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食物》(Nature Food)。
[详细]
北京大学 2023-08-22

Cell | BIOPIC 张泽民课题组合作通过大规模整合生物信息分析揭示泛癌种自然杀伤细胞异质性

2023年8月21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慧课题组,在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A Pan-Cancer Single Cell Panorama of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生物信息学数据整合为支撑,通过收集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系统刻画了自然杀伤(NK)细胞在不同癌症类型和组织之间的异质性,发现了肿瘤微环境(TME)特异富集、杀伤功能异常的NK细胞亚类,揭示了NK细胞与微环境中其他组分的潜在调控关系。
[详细]
北京大学 2023-08-22

超级稻新进展:耐高温 超高产 高抗病

8月18日,记者从湖南长沙浏阳经开区获悉,我国耐高温超级稻研究获新进展:由园区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分别以两系法、三系法研发并通过国家审定的耐热超级稻品种吨两优818和万丰优818,日前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开展了农户粗放管理示范田种植现场观摩会,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表示,预计大面积平均亩产有望突破800公斤。
[详细]
科技日报 2023-08-21

中国科学家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8 月 15 日,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
[详细]
科普中国 2023-08-17

我国科学家成功打造通用类脑人工智能引擎

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成功打造全脉冲神经网络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并将其全面开源开放。该平台将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助力探索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
[详细]
科技日报 2023-08-17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中国旱区生态系统阈值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91235)等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在中国旱区生态系统阈值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干旱和放牧共同作用下的中国旱区生态系统阈值(Climate-driven ecological thresholds in China’s drylands modulated by grazing)”为题,于2023年7月3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3-01187-5。
[详细]
地球科学部 2023-08-16

我国学者在肠道菌群调控脓毒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30063、82270581、81974070、32271230、32071124)等资助下,南方医科大学陈鹏教授、姜勇教授、周宏伟教授、陈烨教授、龚伟教授多团队合作,在肠道菌群调控脓毒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两篇论文:(1)以“源自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的新型三肽RKH可预防致命性脓毒症(Novel tripeptide RKH derived from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protects against lethal sepsis)”为题,于2023年8月8日在线发表于《肠道》(Gut)杂志。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23-329996;(2)以“一种来自共生白色念珠菌的代谢物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杀菌功能并防止脓毒症进展(A metabolite from commensal Candida albicans enhances the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macrophages and protects against sepsis)”为题,于2023年8月9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及分子免疫学》(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
[详细]
医学科学部 2023-08-16

科研进展|高龄母亲的孩子长得更高?西湖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甜甜圈线粒体的神秘功能

最近,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连锋、马仙珏和杨剑团队合作在 Cell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 "Maternal aging increases offspring adult body size via transmission of donut-shaped mitochondri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在线虫、果蝇和人类中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母亲”的生育年龄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等特征。
[详细]
西湖大学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