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是除遗传外第一大影响健康因素,膳食与营养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国家昌盛、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我国面临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的双重负担,营养相关慢性病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球肉类及精制碳水的消费超膳食边界理论值3倍,高脂肪、高能量、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导致我国慢性病人数量迅速上升(超3.5亿),我国居民亚健康总数已经占到总人口的70%以上,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高达8%、20%和10%,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死亡案例中饮食诱因我国占比达27%。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营养与健康食品消费市场,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既要美味,又要健康、还要满足精神心理感受。本实验室以美味好吃+营养健康+积极心理促进为原则,从食品的色、香、味、形、韵、功能成分、文化创意等方面开发情绪健康食品。
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全球营养与健康食品市值达1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5%。我国相关产品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我国功能与健康食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质量产品与高端化产品比例低,功能食品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仅占10%左右。功能蛋白质等重要功能基料90%以上依赖进口,存在重大的产业安全与供应安全风险。新产品开发配方陈旧,针对特定人群的国产食品严重匮乏;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几近空白,国产产品总数不到20个,情绪健康类食品尚属空白,一方面社会需求急剧增加,一方面市场生产严重空缺,本产品能部分满足市场供需矛盾。
通过小试
本实验室利用心理学、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和机器学习等多学科交叉手段,从脑肠轴、内分泌和精神心理理论实践出发,从色、香、味、形、韵、文化适宜、生活美学、功能成分等全方面、多层次提升产品的情绪价值,并厘清背后的作用机制。在技术和创造性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填补了功能食品领域的一个空白区域。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