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吉林广播电视台】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系列平行论坛在长春举办
【吉林广播电视台】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系列平行论坛在长春举办
吉林广播电视台 2025-05-25
服务三农的安全可靠电子交易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本成果针对我国农村幅员广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难以推广电子交易的现状,积极响应国家“三农”战略,研制适合农村应用环境的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终端和专用芯片,形成了服务三农的整套电子交易解决方案,为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创新电子交易产品,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新型支付渠道。 成果基于多学科交叉和创新集成的技术路线,首创了基于瘦客户端型B-C/S架构的低成本、易维护金融交易平台和交易终端;通过专用芯片降低了终端成本,提高了终端可靠性。项目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16项,其创新点解决了电子交易终端应用于我国农村复杂环境下的成本、维护、安全、可靠性等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该成果荣获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东南大学 2025-02-06
新冠病毒对肝脏的损害的研究
在胆管细胞簇的主要部分(占细胞的59.7%)中发现了ACE2表达的大量富集(图D)。肝细胞中ACE2的平均表达水平,要比胆管细胞群中的表达水平低20倍。值得注意的是,胆管细胞中的ACE2表达水平与肺泡2型细胞相当,而肺泡2型细胞是肺中SARS和新冠病毒的主要靶向细胞类型。也就是说,SARS和2019-nCoV患者的肝异常可能不是由于肝细胞损伤引起的,而是胆管细胞功能障碍和其他原因,例如药物诱导的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所引发。研究人员提出,应在住院期间和治愈后不久对2019-nCoV患者进行肝功能异常特别护理,特别是注意与胆管细胞功能有关的肝反应。
复旦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的死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2020年3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宁琴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 发表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13 deceas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ret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对死者和已确诊COVID-19的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估,该研究的目的是描述covid-19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   该研究发现,死者的中位年龄(68岁)显著大于康复者(51岁),死者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死者中的慢性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合并症比康复者更为频繁。死者的呼吸困难,胸闷和意识障碍比康复的患者更常见。死者从疾病发作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6天。死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I,N端脑钠肽和D-二聚体的浓度显著高于康复患者。死者中观察到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型呼吸衰竭,败血症,急性心脏损伤,心力衰竭,碱中毒,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和低氧性脑病。患有心血管合并症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并发症。无论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如何,死者的急性心脏损伤和心力衰竭更为常见。总而言之,严重的SARS-Cov-2感染可引起肺部和全身炎症,导致高危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败血症,急性心脏损伤和心力衰竭是covid-19恶化期间最常见的关键并发症。查看原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效应蛋白的分泌机制和功能的研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涛团队发现细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可以分泌一种新型的具有分子内伴侣的核酸酶毒素,并揭示了该毒素蛋白的分泌和自剪切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tramolecular chaperone-mediated secretion of an Rhs effector toxin by a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裴同同、李浩和硕士研究生梁小夜为共同第一作者,董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文作者还包括谢志平研究员、于明特别研究员、林双君教授和许平教授等。本文是董涛团队自2019年11月在PNAS和2020年2月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延续和扩展,深化了领域对效应蛋白的分泌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并为下一步对T6SS进行合成生物学工具化改造和应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或寄主体内,相应也进化出了多种与其他物种竞争的策略。Ⅵ型蛋白分泌系统(T6SS)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与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竞争及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T6SS 能够通过直接接触将具有抗菌活性或细胞毒性的效应蛋白注射到受体细胞内。T6SS效应蛋白往往具有不同的大小、结构和功能特性,因此对其分泌机制的解析一直是领域内的热点和难点。 本研究在致病性气单胞菌Aeromonas dhakensis中发现了首个能够自我剪切的T6SS效应蛋白TseI。通过多种生化和遗传突变实验,作者发现TseI表达时能够自剪切为三个片段(N、 Rhs 和 C)。C端是一个核酸酶毒素,而N端和 Rhs在剪切后能够作为伴侣蛋白与C端毒素非共价结合。在N端和Rhs的辅助作用下,C端毒素能够通过T6SS分泌到受体细菌内至其死亡。此外,该研究还在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丁香假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中发现了具有类似特性的T6SS效应蛋白。因此,作者将TseI及其同源蛋白定义为一类新型的含分子内伴侣的自剪切效应蛋白。 A:纯化后的 TseI 显示蛋白剪切为三段; B:TseI同源蛋白的序列对比显示保守氨基酸序列和N/C端自剪切位点; C:TseI同源蛋白在致病菌中的分布;D:分子内伴侣介导的TseI分泌模型。 该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A09012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1770082)等项目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新华网】新华吉林快报丨15张高清大图速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盛况
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同日举行,吸引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参加,聚焦以融合创新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新华网 2025-05-23
湖北主栽食用菌优良菌株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本研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与经典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系统选育研究了香菇、黑木耳栽培种质资源遗传特异性,从全国81个试验材料中筛选出适于湖北省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等食用菌不同栽培模式的优良菌株6个。选育出适宜湖北省栽培的香菇品种7个、黑木耳品种4个、双孢蘑菇品种2个,其中香菇“华香5号”和黑木耳“单片5号”通过了全国食用菌新品种认定。对湖北省主栽品种进行了菌株提纯复壮研究,恢复了菌株原有的优良特性。对湖北省香菇、黑木耳和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集成和规范化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梨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创新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技术分析 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我国梨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农业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针对我国梨品种结构不合理,晚熟梨占比过大,果实品质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传统杂交育种效率低,培育优异性状聚合的新品种极其困难等突出问题,项目组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重点开展梨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成果。 1、创建梨种质资源库,挖掘优异种质,并作为育种材料。系统收集不同生态型梨属植物1600余份资源;创建分子与表型相结合的梨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开展资源的规模化评价;创建梨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以及包含成熟期、果实品质、抗性等29个重要性状的表型数据库;构建包含180份特异种质的骨干亲本资源库。 2、揭示梨的分子遗传基础,创建梨高效分子辅助选择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应用于育种实践。解决高杂合植物基因组组装的世界性难题,绘制了国际首个梨全基因组及遗传变异图谱;建立世界首个梨基因组数据库,系统挖掘调控梨成熟、色泽、石细胞及抗性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42个;构建最高密度梨遗传连锁图谱,精确定位11个品质性状32个QTL,发明果实色泽等性状的分子鉴定标记13个,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创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以花粉“速冻缓融”长期保存、促进杂种萌发成苗为核心的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3、育成了优质早熟、中熟及特色红梨新品种12个,优化了梨品种结构、提早了市场供应期。利用“骨干亲本+种间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创制122份优异种质;育成早熟品种‘翠冠’、‘早白蜜’、‘宁早蜜’、‘宁酥蜜’和‘夏清’,提前了鲜果供应期。 4、创新梨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创建梨“刻槽高接”品种更新技术,发明倒“个”形高光效新树形,解决了品种更新慢、传统树形不合理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发明梨树液体授粉技术,授粉用工量节省90%,实现节本增效;研发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了《梨花粉制备与质量要求》、《梨施肥技术规程》等标准10项。 该项目已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育成早熟、中熟及特色红梨新品种12个;制定标准10项;发表论文272篇,其中在Genome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8篇(被SCI论文引用694次);出版《梨学》专著。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蓝莓全基质栽培品种选育及标准化管理模式研发
项目背景:蓝莓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 品之一,其果实中含有花青苷、熊果甙、黄酮类等多种具有 抗氧化生理活性成分的物质,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 症、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保 健功能。青岛蓝莓,特别是“黄岛蓝莓”目前已成为国内蓝 莓产业的高品质名片。青岛西海岸作为我国蓝莓的三大优势 产区之一,是国内蓝莓产业化发展最早的地区。随着对蓝莓 产业经验不断积累,对品种的需求和管理有了更高的希望,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目前我区蓝莓产业化发展 早,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品种杂乱、管理不当、产量低等 严重问题相对更加突出,西海岸蓝莓这张名片遇到了发展瓶 颈。因此为青岛蓝莓发展选育推广适于当地物候特点的品 种,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探索一种建设 健康美好生活、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用工难和发展高效智慧农 业互惠共赢的农业发展思路成为我区蓝莓高质量发展的重 中之重。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确定及选取青岛地区的本地 适应性高产、高品的实生种,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确 保性状稳定,然后进行本地适应性重复实验,选育优良后代, 再进行推广。2.采用全基质栽培创新模式,标准化管理,全 面提升农业亩均效益,达到正常常规栽植模式的 2 倍以上, 同时,可显著缩短投资收益时间,实现当年栽植当年收益的目标。3.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1 个,种植盆栽 3000 株,占地 5 亩。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所有技术为自有知识产权,科 研人员具有相关领域 5 年以上的研发经验。2.在相关领域取 得过成熟的科技成果,拥有丰富的实际案例。 
青岛森咖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09-01
吉林大学重构教学空间,赋能融合式教学变革
奥威亚智慧录播、高校应用平台等核心产品已在吉林大学形成丰富的应用成果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1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