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牟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牟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8-07-04,注册资本为5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培荣,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440300204856001,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塘尾社区和沙路富民工业区B2栋403,经营范围包括一般经营项目是:电子、计算机、网络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厨房、卫浴用具、灯具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网络游戏、多媒体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母婴产品开发;美容美妆产品的开发、技术服务;服装、室内装饰用品开发;文化体育类产品开发;摄影摄像设备及周边产品技术研发及销售;音响音频设备及周边产品技术研发及销售玩具;宠物用品、运动及户外用品、个人护理用品、母婴用品研发及销售;办公用品、汽车用品研发及销售;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家居用品研发及销售;经营电子商务;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禁止和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许可经营项目是:医疗及健体健身器械研发及销售。 
深圳牟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12-07
中国天眼FAST纳赫兹引力波搜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23-06-29
孙万臣
内燃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万臣,男,196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09-1992.07 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专业本科生;1992.09-1995.03 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03-1998.09 吉林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09-2001.09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博士后;2002.10-2003.10 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2001.09-现在 吉林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内燃机系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秘书长、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讲本科生课程发动机原理、增压技术、教授专题讲座;主讲研究生课程排气污染与控制、内燃机燃料与燃烧等。 主要研究方向:内燃机增压技术、燃料设计、燃烧优化与排放控制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获授权专利8项。近年来重点开展了内燃机燃料与燃烧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石油系燃料、气体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醚燃料以及生物质燃料等,探索燃料理化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于汽车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规律,通过燃料理化特性与燃烧初始边界条件协同配合实现发动机的高效清洁燃烧。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烃类燃料特性对车用压燃式内燃机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影响机理的研究”(50476007)”、“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新一代柴油机微粒理化特性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50876039)”、“宽馏程燃料及缸内活化热氛围协同控制实现压燃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基础研究(5117606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实现低排放、低燃油耗的柴油机复合增压中冷系统的研究”、“改善增压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及排放的技术研究”(20040512)、“降低车用柴油机超细微粒排放的技术研究(20090542)”、吉林省重点项目“生物柴油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技术研究(20080349)”以及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瞬态性能及排放的研究”等研究工作,揭示了柴油机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特征、燃料特性对内燃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规律、新一代超低排放柴油机燃烧模式特点、柴油机超细微粒排放及生成机理、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优化匹配技术、燃烧初始边界主动控制的关键技术等科学问题,累计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孙万臣 2021-06-23
王万铁
现任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世界华人医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名医协会理事、浙江省温州市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实践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学刊特邀编委等职业。
王万铁 2021-06-23
张万刚
张万刚,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现担任SCI期刊《Meat Science》副主编、SCI期刊《Foods》客座主编、SCI期刊《Food Science of Animal Resources》国际主编、SCI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畜牧杂志》副主编、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肉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张万刚 2023-03-07
万丽荣
万丽荣,女,汉族,山东省栖霞市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创新团队、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采掘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核心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现任职于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液压传动与控制、虚拟样机与数字孪生技术、矿山机电装备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控制与智能装备研究所学术骨干、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万丽荣 2023-03-10
万城数码
万城公司1987年成立于香港,1989年开始在国内成立多家分支机构,是中国最早的一批IT公司之一。2002年公司通过资源重组成立万城集团,朝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成立二十多年来,万城公司伴随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步伐,迅速发展为IT界知名的数码产品供应商和数码分销商。 万城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数码录音笔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也是是国内少数拥有录音笔研发机构的厂商之一,拥有有多项技术专利。 万城在录音笔方面与SONY公司合同超过七年,不仅把SONY ICD打造成了中国市场上数码录音设备第一品牌,同时也成功打造万城数码录音笔这个优秀品牌。2008年CCID报告中:万城渠道的数码录音笔销售量占全国28%。万城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国数录专家”,其专业队伍,专业能力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成为行业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在专业IT产品分销领域,万城通过与HP,SONY,SAMSUNG等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积累和整合国际技术、产品资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应用技术领先、性价比高的信息产品。 万城公司以“创新、时尚、双赢”为经营理念,整合国际厂商丰富的产品资源及行业优势,不断完善营销体系,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共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码解决方案。 除以高科技经营为主体外,万城还是一家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在房地产、码头、网络游戏、艺术品经营等项目上都有的大型投资。   
万城数码 2021-01-15
山东六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六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牛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临沂中印国际创新园,是国内专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产品运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中国软件协会会员单位。 六牛科技作为国内高端专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高端APP定制开发、DAPP开发、微信营销系统、高品质网站设计、区块链和各行业解决方案等服务。同时,六牛科技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包含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登记、ISO体系认证、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双软认定、山东省品牌申报、各项财政补助资金申请、法律诉讼、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等服务。
山东六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5
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开塔机器人(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以“培养未来智造者,普及AI机器人教育”为使命,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勤牛创智科技是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机器人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度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公司依托中美两国研发机构( 纽约州立大学、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美国WL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拥有专利20余项(含国际专利),商标50余项,新工科规划教材1部。拥有中国北京,美国新泽西两大研发中心,拥有先进的AI机器人及STEAM教学理念。 公司旗下开塔机器人品牌核心产品Mirobot桌面级六轴工程教育机器人于2020年3月正式出售,至今累积出售3000余台,多次与ABB、库卡、AutoDesk等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及行业技术交流,客户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
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2
或存在会“二重唱”的新型引力波天体
从天体物理动力学理论出发,阐释一类新的引力波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和此前已知的其他引力波源不同,这类新的天体同时辐射毫赫兹和百赫兹两种频率的引力波,因此可能被空间和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同时观测到。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能够在时空中激起涟漪,并且这种“引力波”以光的速度传播。自2015年9月14日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简称LIGO)首次探测到两个黑洞合并所激发的引力波后,引力波天文学立刻升级成为一门新兴的实测科学。目前LIGO和欧洲的另一台地面探测器Virgo协同观测,已经探测到了五起双黑洞并合事件和一起双中子星绕进事件。 传统的天体物理动力学理论预言:一个数百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和一个数十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会形成“极端质量比旋进系统”,即extreme-mass-ratio inspiral,简称“EMRI”。这种系统会辐射0.001赫兹左右的低频引力波。这种引力波是未来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比如欧美的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简称“LISA”)和中国提出的“太极”、“天琴”等计划,最重要的探测目标之一。图一:双星极端质量比旋进系统想象图。图二:b-EMRI系统的形成(i)、圆化(ii)、和终结(iii)示意图。 陈弦和韩文标的研究发现,EMRI系统中的“小家伙”其实可能是由两个恒星级黑洞组成的双星(binary)。他们把这种恒星级双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组成的三体系统称作“双星极端质量比旋进系统”,即binary extreme-mass-ratio inspiral,简称“b-EMRI”(如图一所示)。 在文章中,陈弦和韩文标系统阐述了恒星级双黑洞如何被超大质量黑洞潮汐捕获(图二中i过程),又是如何旋进(inspiral)到超大质量黑洞几十倍视界半径处,从而可能被空间低频引力波探测器观测到(见图二中ii过程)。 这项工作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引入了先进的相对论三体数值模拟技术,用于追踪恒星级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动力学演化。因此他们发现两个恒星级黑洞有较高的概率并合,从而辐射地面天文台也能够探测到的高频引力波(见图二中iii过程)。 因为b-EMRI同时辐射低、高频两种引力波,就像高、低两声部同时进行演唱,所以作者形象的称之为“二重唱”引力波天体。未来联合地、空探测器寻找到这类天体,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引力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强引力场所造成的多种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9 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