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NGN的下一代呼叫中心系统
呼叫中心是采用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即CTI技术)的新一代客户服务系统,它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电话接入和智能分配、自动语音处理技术、Internet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商业智能技术与业务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公司的通讯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人工业务代表、信息等资源整合成统一、高效的服务工作平台。 在对NGN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我们在原有呼叫中心的基础上,结合了NGN技术,研制出了新一代的基于NGN的呼叫中心系统。该系统采用了NGN中的核心思想——软交换的体系结构,把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而且采用了SIP信令协议,它支持复杂的呼叫控制,能实现更加丰富的业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面向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研发
成果简介:整车控制器是电动汽车三大关键技术之一,也 是整个电动汽车的核心控制部件。它通过采集车载传感器信息, 并且与车载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 控制,以及对整车能量系统的优化管理。 其主要功能包括:驾驶模式决策、驱动扭矩控制、制动能量回 收、整车能量管理与热管理,车载通讯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故 障诊断与处理等。 项目特别针对下一代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在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针对下一代功率半导体GaN器件的高频栅驱动电路设计技术
上限低,可反向导通,dv/dt扰动和di/dt扰动等。该项成果设计出适用于N型常关GaN器件的半桥栅驱动电路,通过分离充放电路径避免栅驱动电压振铃现象的发生和dV/dt现象对栅驱动电路的干扰;同时利用高端栅极钳位技术,在自举充电路径中对BOOT电容进行钳位,防止对上开关管的损坏。 半桥GaN栅驱动电路主要指标为: ? 独立的高侧和低侧TTL逻辑输入 ? 1.2A/5A 峰值上拉和下拉电流 ? 高端浮动电压轨到100V ? 0.6Ω/2.1Ω 下拉和上拉电阻 ? 快速的延迟时间 (28ns typ) ? 非常优越的延时匹配(1.5ns typ)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针对下一代功率半导体GaN器件的高频栅驱动电路设计技术
该项成果设计出适用于N型常关GaN器件的半桥栅驱动电路,通过分离充放电路径避免栅驱动电压振铃现象的发生和dV/dt现象对栅驱动电路的干扰;同时利用高端栅极钳位技术,在自举充电路径中对BOOT电容进行钳位,防止对上开关管的损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适用于下一代远距离激光雷达的微型化窄线宽激光器
单频窄线宽激光的产生,主要依靠谐振腔的腔长。谐振腔腔长越长,所产生激光线宽越窄。但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腔长天然短,很难产生量级上的变化,因此采用半导体发光的窄线宽激光器多采用外腔的方式实现。最通用的方式是用一段长光纤作为反馈腔,在光纤中用无源光栅作为反射镜。这样做优点是生产较容易,易于实现窄线宽。但是光纤的抗干扰设计难,无法实现大功率输出。研发小尺寸、高可靠、低成本的窄线宽激光器是激光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项目研发的微型化、高可靠、高功率、低成本的半导体外腔窄线宽激光器,其微型化指标将满足绝大多数光电系统和光电模块的集成化需求,抗干扰,抗震动,温度适应性满足工业化产品的高要求,低成本性满足消费级光电模块应用,高功率输出满足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等高功率需求。本项目将研发完整的量产工艺,满足单条产线月产50k个激光器的量产需求,从而将窄线宽激光器第一次普及到基础工业领域。 本项目的微型化半导体外腔窄线宽激光器,线宽可控制在2-100kHz,最大输出功率500mW,可产生线性调频信号,波长可定制即可。
北京大学 2021-02-01
关于发布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该重大研究计划面向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鲁棒性差、可解释性差、对数据的依赖性强等基础科学问题,挖掘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发展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并推动人工智能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4-03-15
新一代药物发现技术
可以量产/n该成果涉及一种测定转录调控复合体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测定转录调控复合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诱饵DNA序列的制备、编码条形码蛋白的DNA序列制备、条形码蛋白库的构建、转录调控复合体的筛选、转录调控复合体的原位邻近连接捕获和转录调控复合体的鉴定。本发明结合cDNA展示技术与邻近连接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转录调控复合体的新方法,转录调控复合体的测定涉及多种蛋白-蛋白和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同时测定,该方法可实现在同一实验体系中同时测定蛋白-蛋白和蛋白-DNA的多种相互作用,有效地解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新一代肿瘤靶向药物载体
研究发现的新型细胞渗透肽KRP,可通过稳定的共价键结合细胞毒性抗癌药物阿霉素(DOX), 形成复合体KRP-DOX。在血液循环中,带有较多正电荷的KRP能与肿瘤细胞膜负电荷发生静电结合,有利于肿瘤细胞摄取KRP,从而携带DOX定向运送并蓄积到肿瘤组织中,进入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同时,KRP-DOX很少被细胞内溶酶体破坏。肿瘤负荷的动物实验显示,KRP-DOX显著改善了肿瘤治疗效率,明显减少了对心脏等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且毒副作用低。此外,与抗体策略相比,KRP分子量小(6.4道尔顿),不需要动物即可规模化生产,质量容易控制,制造成本低,而且无异种蛋白的免疫反应风险,因此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新一代聚乳酸材料制备技术
聚乳酸(PLA)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生物塑料。构成聚乳酸的碳100%来自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聚乳酸的现行工艺由两段组成,首先从碳水化合物发酵制得乳酸,接着将乳酸脱水得到丙交酯(乳酸的二聚体)、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聚丙交酯)。乳酸发酵生产和丙交酯生产已经有成熟可靠的工艺。然而,现行聚合工艺通常包含两到三段工序,单体丙交酯采用金属化合物催化间歇聚合得到预聚物(分子量3到5万),预聚物固化、粉碎进入螺杆机与扩链剂反应得到分子量10万左右的聚乳酸树脂。第二步的扩链反应,也可采取固态聚合工艺首先。整个聚合工艺耗时4-8小时,设备多、工艺复杂、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本项目开发了包括聚合方法、催化剂、聚合工艺、和反应加工装置的较完整专利技术,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及其PCT国际专利3件,正在进入美国国家阶段。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国外技术的新一代反应加工生产聚乳酸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硅基新一代锂电负极材料制备
项目成果/简介: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其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大规模储能方面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主要是因为所采用的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较低,尤其是负极材料石墨,其理论比容量为 372 mAh/g。目前研究最多的、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负极材料为硅基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为 4200 mAh/g,是石墨的十倍以上。据招商证券预计,硅基负极材料在 2020 年的市场使用量接近于 5 万吨,销售额接近于 50 亿。 然而硅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率(>300%)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较大的体积变化导致极片碎裂以及电解液在材料表面持续分解,从而造成其循环性能剧烈下降。另外,硅基材料为半导体,其导电性较差,从而导致硅基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如何解决硅基负极材料这两大缺点是普及硅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 陈永胜教授课题组结合在纳米技术和石墨烯材料领域的专长,经过近 10 几年的研究,采用低成本的原材料、易工业化的工艺技术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1)采用独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技术将大粒径的硅粉进行纳米化处理,纳米化大大缓解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硅基负极材料循环性能差的问题;2)石墨烯包覆则充分发挥了石墨烯导电导热性能好、机械性能优异、电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改善了材料的锂离子扩散性能和电子导电性,大大提高了功率特性; 14隔绝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副反应造成的电解液分解和材料侵蚀,提高了首次效率,延缓了使用过程中的寿命衰减;进一步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硅的体积变化,维持材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循环特性。效益分析:陈永胜教授课题组发明的石墨烯包覆硅基负极材料,从制备过程上讲,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工业化的特点;从性能上讲,具有比容量高、稳定性好、压实密度大等优点,与高比容量正极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当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数倍以上。
南开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975 9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