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精彩预告④ | 提高临床技能培训 第62届高博会将打造数字化医学教育展区
第62届高博会将于11月15-1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设立6个企业展区和4个特色专区,举办50余场学术活动和8场特色活动,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余所高校的学科专业负责人、实验室专家、实训指导老师及高校教师参与。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0-24
用于肿瘤病理临床诊断的双光子荧光探针
该成果创造性地利用高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获取医学临床诊断的关键信息。利用自主发明的双光子荧光探针与双光子光学CT成像的特性,首次获取了可用于癌症病理组织快速临床诊断的荧光图像。该技术是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晓强教授团队的原创,国际、国内均没有同类工作。 全新的观测技术:基于荧光探针与光学切片成像的肿瘤病理临床诊断技术。 该成果将直接带动三个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 新材料产业:双光子荧光探针 新设备产业:临床专用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产业 新技术产业:技术人员培训、临床服务产业 符合临床要求的检测流程:
山东大学 2021-05-11
用于肿瘤病理临床诊断的双光子荧光探针
"该成果创造性地利用高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获取医学临床诊断的关键信息。利用自主发明的双光子荧光探针与双光子光学CT成像的特性,首次获取了可用于癌症病理组织快速临床诊断的荧光图像。该技术是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晓强教授团队的原创,国际、国内均没有同类工作。该成果将直接带动三个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 1. 新材料产业:双光子荧光探针 2. 新设备产业:临床专用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产业 3. 新技术产业:技术人员培训、临床服务产业 "
山东大学 2021-04-10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2001年7月批准成立的13所独立学院之一,由河北医科大学主办,于2004年首批通过了教育部的确认,为全日制本科层次教育。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高教区,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楼、食堂、标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临床学院依托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高效的办学体制。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独立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六个专业,生源遍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等22个省市,现有在校生9060人。学生毕业时由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颁发国家统一的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2021-02-01
细胞寿命调控: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探索
人端粒酶是决定细胞端粒长度的重要因素。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性结构,正常体细胞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端粒随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酸蛋白质聚合物,它能以自身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以弥补复制造成的端粒缩短,使细胞不会因端粒耗尽而出现凋亡。端粒酶的化学本质现已明了,它是一种核蛋白质复合体,主要由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人端粒酶RNA(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三部份组成。其中,hTERT是是决定端粒酶活性的关键因素。hTERT基因已在1997年被克隆,它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定位于5P15.33,约有40kb,包含有7个保守序列区。 体外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体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分裂旺盛的一些正常组织细胞如胚胎细胞、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有低水平端粒酶表达;而大多数的肿瘤细胞和组织(85%)中端粒酶表达升高,通过端粒酶激活来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这些研究提示:hTERT与细胞寿命调节、增殖和凋亡具有密切相关性,但缺乏系统研究。 本研究组在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十余年的研究,通过分子、细胞和动物实验系统深入阐明了hTERT与细胞细胞寿命调节、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并对hTER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肿瘤、组织工程和脑损伤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
四川大学 2016-04-29
细胞永生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研究成果深入阐明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细胞永生化的相关性,并对hTER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肿瘤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主要内容: 1) 率先在国内外开始采用RT-PCR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研究hTERT,操作更为简单,且快速、经济、安全,更适用于临床。 2) 首次在国内外研究体内造血干细胞hTERT的生物学行为,在国内外首次证明hTERT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关系,为hTERT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3) 系统研究恶性肿瘤细胞hTERT的生物学行为,在国内外率先探讨了肿瘤细胞中Aurora A与hTERT及端粒酶表达的相关性;首次提出hTERT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相互作用促进ALL的发生和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分子水平上的监测和hTERT靶点的生物工程治疗奠定了基础。 4) 在国内外首次阐明端粒酶重建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和生物节律的调控,为其在组织工程与细胞治疗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5) 在国内外首次将端粒酶表达的生物节律与肿瘤择时治疗策略有机结合,为肿瘤治疗探索了一条特异、高效、安全的新路径。
四川大学 2016-04-25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龙湾路4号,毗邻圭峰山(国家4A级风景区),环境幽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学院占地约320亩,教学设备约3000万元,图书馆藏书16万册,学院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200多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51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22人;学院拥有一间1000多床位的直属附属医院和80多校外实习基地。学院设立了护理临床系、药学系、医学基础部,开办护理、药学、中药、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助产、中医学等9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 学院注重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建设特色鲜明、区域领先、服务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狠抓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与医院、高端养老机构共建“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教、学、研战略联盟”,打造以“健康养老、高端医疗、心灵度假”为主题的健康养生科普体验馆、岭南中医药文化博览基地、中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业的人才培养与研发基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卫生职业人才。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国标码:13899以下简称东方学院)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唯一的中医药“211”工程建设高校)申办,200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设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2007年建立中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委员会,设9个党总支、56个党支部。学院已建立校董会、院委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下设21个行政处室。 根据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加强实践教学,除校内实验楼外,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24家(其中附属、教学、实习医院68家,实习基地53家,国家级研究院3家)。在校生15000人,教职工1200余人,专职教师823人,教授、副教授比例为49%。 学院以立德树人、坚持党建、强化思政的办学理念和原则,创建“铸魂抓钢”、“东方精神”、“双禁四无”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及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学院已培养25000名毕业生,凭借德才兼备优势,赢得了社会好评。北京海陆空三军、武警及各大兵种总医院,京津冀各地三甲医院等数百家与中医药相关的大中型国企、外企竞相聘用我院毕业生,使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 近年来,学院考研上线人数稳定在400名左右,分别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并且连年以40多名批量考入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内外3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生院。 学院启动科研基金,确定省、院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省级科研项目获得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院出版《中医养生学》、《中医营养学》中英双语版供中医药高校使用教材,《二级Access与公共基础知识教程》等9部学术专著,形成了全院教学、科研、培训三足鼎立的局面。 学院曾多次被社会权威评价机构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独立学院”,2015年至2018年连续4年蝉联中国医科类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董事长、党委书记、执行院长田宜春教授被国家老龄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楷模”称号。学院办学成果及管理经验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和新华网等50多家国家级报刊及网站报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2021-02-01
中医方剂编码及文献数据库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方剂编码及文献数据库研究”,编号:BK97116。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简介】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相联系的桥梁,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将多味药物有规律地配伍成方,以适应具体的病情,无论过去和今天都是中医医治疾病的主要形式。 中医药学的经验性在学科发展以及实际应用中都占有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理论体系多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决定了中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十分注重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对历代文献中的精华进行整理与加工,并以之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活动,甚至是推动理论的发展。中医文献信息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即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研究古代文献,进一步挖掘对今天仍然有价值的内容,为当代人类的医疗保健工作服务,是研究古代中医药文献的根本目的。研究现代文献,密切注视当前中医研究动态、成果水平、发展趋势,为管理者制定政策,为研究者把握方向,为社会应用最新成果提供方便,是研究现代中医药文献的根本目的。 本项目成果正是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医方剂文献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中医文献信息采集、录入、储存和传播的方式,符合信息化、网络化的科学发展大趋势。 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的应用领域也因之而迅速扩展,向全世界传播中医药的精华,及时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等多方面的信息,使中医中药在更宽广的范围发挥作用,我们正面临着十分坚巨的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正视挑战,把握机遇,以中医药信息研究和传播为先导,加快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的步伐,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潜在着极大的经济价值。 该成果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中医方剂文献研究项目。其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古今中医方剂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迄今最大的中医方剂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古今中医方剂101903首,可通过方名、书名、药名、药味、功用、主治等内容进行的快速单项检索,并可进行多项目综合检索和模糊检索。同时,该项成果根据每一方剂功效与主治,对全部方剂编制了混合型代码,为中医方剂研究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该项研究构思新颖,设计合理,资料翔实;具有中医方剂信息量最大,资料最新,检索快捷方便,程序运行稳定,动态功能良好等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对中医药学术发展、文献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新药开发、国际交流以及行政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是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系湖南中医药大学属下的二级法人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担任,董事会工作遵循董事会章程。湘杏学院院长按章程主持全院工作,并向董事会负责。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共享母体教学师资和办学资源,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路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实用型的中西医药人才为办学宗旨,并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下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着力办出湘杏学院的特色,努力打造省内一流的独立学院。 学校历史悠久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现有含浦、东塘2个校区,占地面积1393亩。 学科门类齐全 学校下设18个学院, 24个本科专业:中医学(“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医学信息工程、运动康复、英语、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涵盖医、理、工、管、文五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 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构建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三级重点学科体系。 教学资源雄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98人,有博士生导师108人、硕士生导师4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入选国医大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百人计划”专家7人、“芙蓉学者”2人、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省学科带头人1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22人、省级名医69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建有科研平台56个,其中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19个、厅级13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116项,获省发明奖二等奖1项;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00余项,其中“973计划”计划项目14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项。 附属医院发展迅速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熊继柏、潘敏求、张涤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建设有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际交流不断加深 学校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合作开展了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卢森堡合作建立了“中-卢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位于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湖南中医药大学东塘校区,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严谨规范,学习生活环境优美,现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心理学、市场营销、医学影像技术等13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4000余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