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 2004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由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教育厅管理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地处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地、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株洲市,正在建设的新校区距长沙仅 30 分钟车程,是湖南省中医药实用型技能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学校始建于 1959 年,已有 50 多年办学历史。现占地 900 余亩(含云龙职教城新校区),总建筑面积 20.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香樟成行,配套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环境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全部采用药用植物,具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形体练功房、乒乓球室及大礼堂等文体设施齐全。 固定资产 4.68 亿元,其中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0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9.61万册,中外文期刊965种,并已建成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拥有电子图书1,372GB,电子期刊2156种。现有专任教师358人,有正高职称教师31人,其中教授26人;副高职称教师102人,其中,副教授86人;博士研究生5人(另有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24人;“双师型”教师183人,占专任教师的51 %。有省级教学奉献奖教师l人,硕士生导师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2人, 121工程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90 人,占专任教师的 68% ;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有直属附属医院 1 家、协作型附属医院3家,其中附属第一医院 ( 湖南省直中医院 ) 系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湖南省优秀实训基地;有教学医院17家。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康复保健实训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 5 个校内实训中心,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10 余家。 学校下设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思政与公共课部、继续教育部等 6 个教学系(部),目前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 技术、护理、助产、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医疗美容技术、药品营销等 15个专业。在籍学生 1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400 余人。学校以“仁和、精诚、笃行、致远”为校训,继承发扬炎帝开拓进取、求索创新、奉献为民的精神,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技能、全面育人、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面向基层、中医药行业及康复保健机构培养了大批医药、护理、康复技能型优秀人才。毕业生年内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 以上,2012年我校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连续5年都在99%以上。5年来,学生在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中医护理技能大赛及助产、康复等专业的赛事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及个人全能、单项一等奖或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办学规律,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专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技术》成功转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护心理学》、《推拿手法学》、《经络腧穴学》、《中医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2015年我校牵头成功申报全国职业教育传承与创新针灸推拿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中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推拿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中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中药专业、护理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高专建设发展专业;近五年共承担科研课题260余项,获得市(厅) 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1项,其中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学校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被SCl、CA、CSCD、CSSCl和人大复印资料等系统收录转载65篇,核心期刊论文93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项目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教材出版方面,教师共公开出版教材教参325部,其中主编107人次,副主编95人次。学校主办有《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与多家企业、医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与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秀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湾罗丽芬集团合作开办“订单班”;与附属第一医院、附属株洲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株洲331医院联合实施 “1+2”合作办学;与省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湘雅附二医院合作进行“ICU”、“呼吸师”、“造口护理”等专科护士人才培养;株洲中医伤科医院、千金药业有限股份公司、岳阳秀媛堂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为我校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是卫生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合格”单位、湖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先进职业技能鉴定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卫生厅年度工作考核先进单位,为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直文明单位、省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 株洲市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运动员心血管血流动力学无创监测系统(SCS)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座落于具有良好科技文化教育氛围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自1958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同类高职高专规模最大、设置专业最多、建校历史最久、唯一的医学专科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1.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已培养出的8万多名毕业生绝大多数成为了我省医疗卫生一线骨干力量,如第44届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成翼娟教授,全国著名小儿推拿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廖品东教授等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 学校校园现占地面积840余亩,总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专业实训基地3个,学科实训实验室119个;有适用图书33.6万册,建有现代的电子图书系统。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8所,有省内外实习基地141个。附属绵阳市中医医院是四川省地市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中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其中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附属富临医院是全省首家建成的民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570人,其中专任教师412人,正高职称49人、副高职称224人,具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98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2人、四川省名中医8人;绵阳市级拔尖人才6人。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380余篇;其中两项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资助,多项研究成果分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和绵阳市科技进步奖。学校教师主编、参编了全国和省级教材、教参共158本。 学校设置有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制药技术类、农业技术类、市场营销类共8个专业类别,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5个处方专业以及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药、药学、公共卫生管理、中草药栽培技术、医药营销等12个非处方专业,共计18个专业。 为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我校与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了全日制普通专科生的专升本教育;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办了护理、中药自考本科助学班,与成都医学院联合开办了检验自考本科助学班,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办了成人本科教育。 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办学,与韩国江原大学、俄罗斯传统医学研究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办学关系,在英国、台湾、北京、辽宁、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建有毕业生实习就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经过59载的风雨兼程,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办学特色鲜明、办学优势汇集;相继获得“全省平安校园”优秀单位、“全省资助公益单位征集优秀组织奖,团中央“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进程中,学校正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科技城建设的契机,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树立“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为宗旨,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创新型专业化人才,为服务西部教育强省和人才高地、服务中国科技城建设与城乡群众健康作出新的贡献而团结奋斗!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24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发表药物生物技术分析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基因组学团队在《ActaPharmaceuticaSinicaB》期刊(中科院1区)在线发表题为“EmergingbiotechnologyapplicationsinnaturalproductandsyntheticpharmaceuticalAnalyses(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分析中的新兴生物技术)”的论文,我校张三印教授、徐彬杰博士后、周豫新博士等作为共同作者,陈士林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09-21
慧医谷中医药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医谷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合作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单位。公司坐落于天津滨海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中医领域医、教、研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 慧医谷科技在自主研发创新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中医临床诊疗、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生产了一系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符合临床实践需求的新型中医临床智能辅助诊断设备与中医教学产品。 慧医谷科技以“让关心健康的人更健康“为愿景,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为辨证论治提供标准化、可视化、数据化的支持平台,未来将运用大数据工具深度挖掘中医健康数据,为中医治未病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  
慧医谷中医药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项目-地下金属管线探测服务比选公告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项目-地下金属管线探测服务比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09-14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在SSCI收录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 上发表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沙莎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旅游疗愈”的研究,相关成果以“Can Rehabilitative Travel Mobi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Tourists?”为题,于2022年9月23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SSCI收录,一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11-10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期刊发表新冠肺炎重要研究成果
近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传涛主任医师团队在《Journalofmedicalvirology》期刊(JCR1区)上发表题为“ClinicalfeaturesandindependentpredictorsforrecurrenceofpositiveSARS-CoV-2RNA:Apropensityscore-matchedanalysis”的研究性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09-21
血管疾病智能介入诊疗平台
心脑血管类疾病是我国居民首要致残致死原因,介入手术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因操作失误或器械植入不当可引发灾难性后果。本项目针对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开展研究,核心技术包括:1) 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管疾病医学影像自动分割及三维重建算法,服务于智能诊断;2) 基于生物力学和计算机视觉的虚拟手术算法,服务于术前规划;3) 基于血液动力学的高精度算法,服务于血管疾病功能参数的分析。基于上述技术,本项目构建集合智能诊断、术前规划、术后转归预测及风险评估的诊疗一体化系统,服务于相关疾病的智能临床诊治。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26 2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