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品质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成果转化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管、皮肤、跟腱、韧带、软骨和骨组织中。胶原中含有 21 种氨基酸,主要为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组成。氨基酸或成多肽链,三个多肽链形成三螺旋结构,进而形成胶原纤维。 江南大学药学院药剂学与药剂材料学研究室,致力于研究高纯度及无免疫原的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并开发其在医药和医美产品中的应用。本团队长期与无锡贝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已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三类产品,分别为胶原贴敷料,医用胶原复配型凝胶敷料以及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并都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双方于 2017 年 5 月起在江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着手胶原蛋白类相关医疗器械的开发。
江南大学 2021-04-13
营养化学品的开发与功能评价
项目获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项目、江苏 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资助。 1、项目简介 以动植物源大宗农副产品为原料,实现营养化学品的生物提取或酶法降解的 高效制备,解析其组成及功能性物质基础,评价其机体代谢紊乱调节、免疫调节、 胃肠道功能改善、炎症抑制等作用机制,指导营养化学品的配方及产品开发。 2、创新要点 采用酶法辅助的方式建立功能糖、生物肽等活性物质的高效制备工艺,确定 功能因子的组成及分子结构,以体内/外功能评价技术研究其免疫调节、胃肠道 功能改善等作用机理,建立合理的构效关系,为营养化学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江南大学 2021-04-13
长效重组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开发
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设计融合蛋白的构建方式,通过生物制备获得融合蛋白,结合生物反应器工程技术和生物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建立大规模制备融合蛋白的工艺,实现长效药物蛋白的生产和临床应用。其中长效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发酵水平达 1g/L,纯化得率达 20%,体内半衰期较第一代基因工程药物提高 30 倍以上。 
江南大学 2021-04-11
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的应用研究
差别化纤维研究室近年来关注高性能纤维的发展趋势并对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进行研究,针对聚酰亚胺的隔热保暖、防辐射、高强高模、天然抑菌、电绝缘等特性进行产品开发,现已开发出保暖被子、防护手套、电绝缘纸等产品。针对聚酰亚胺难以染色的缺点进行专项突破,联合企业研发人员进行研究,通过化学改性和纤维原材料功能接枝改性等方法成功解决了染色难的问题,拓展了聚酰亚胺纤维及面料在民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技术 (1)通过化学改性和纤维原材料功能接枝改性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聚酰亚胺染色难的问题; (2)对聚酰亚胺面料的染色色牢度最高能达到 4;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1 篇;申请发明专利 1 项 项目成熟度 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已成功应用制备民用产品。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并在企业建立了防护手套和保暖系列产品的生产线。
江南大学 2021-04-13
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经过长期的研发,开发成果显著。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研发了具有新颖时尚外观及功能性的高档经编绒类面料,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及低成本的绒类面料的生产。 关键技术 (1)通过特种原料的选配结合特殊的染整手段,使绒类织物具有仿毛、仿棉及仿麻的外观和风格; (2)通过新型纤维应用、织物组织结构的研究与创新。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2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已在常熟市启弘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大津编物(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成绩。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木材、木材制品的干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木制品的干燥方法,包括以多孔性固体颗粒为干燥介质对所述木材或木制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过程中保持干燥介质温度为50‑90℃。本发明方法以多孔介质为木材及其制品的干燥介质,加热均匀,传热效率高,干燥时间显著缩短,干燥质量高,干燥效果好,避免干燥过程中产生翘曲等干燥缺陷,避免干燥过程中的VOC释放到空气中,直接保留在沙子里面,减少环境污染。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4-14
液熏鮰鱼软罐头的制备方法
我国淡水鱼加工以鱼糜、腊制产品销售为主,色肉类产品多以低水份活度的 干制品为主。本产品以液熏为主要调味技术,在保持鱼肉质构口感的基础上,制 备高水分活度的易于即食的鱼肉制品,为鱼类加工提供新技术。 创新要点 本技术以液熏技术代替传统烟熏技术,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有效降低的 传统技术中的致癌成分。
江南大学 2021-04-11
3CLpro 抑制剂的合成工艺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感染猫冠状病毒而引起的疾病,传染率非常高,一般认为是经口鼻感染。病毒携带猫会由粪便排毒,带原猫会由粪便排毒传染同居的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机械途径传染。因此该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GC376 是一种 3CLpro 抑制剂,经研究能有效治疗猫传染性腹膜炎,目前在市场上售价较高。它以 0.15,0.2 和 0.15μM 的 IC50 值抑制病毒 TGEV,FIPV 和PTV 的复制。GC376 可有效抑制细胞培养中 NPI52 耐药病毒的复制野生型病毒,表明该突变不赋予对 GC376 的交叉耐药性。另外,体内研究表明 GC376 在猫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江南大学药学院均相催化与药物合成化学研究室开发了 3CLpro 抑制剂GC376 的化学合成工艺,从简单的原料出发,经九步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臭氧/紫外消解的 COD 在线检测装置
臭氧协同紫外(UV/O3)的高级氧化消解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运用光、电、水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对水样进行氧化消解,使水样中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中的大分子氧化成容易降解的低毒性或无毒性的小分子物质。该氧化消解技术需要的反应条件十分温和,而且氧化消解效率远高于传统的重铬酸钾氧化消解方法,反应过程无二次污染产生,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绿色氧化消解技术。 本装置根据 COD 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有机物被强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之氧的相当量”的定义,在 UV/O3进行水样消解的过程中,利用多传感器检测消解过程的参数,建立还原物降解特征信息检测模型,实现 COD 的在线监测。其主要特点在于: (1)该装置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消解效率高于重铬酸钾法,且绿色环保无污染。 (2)真正实现 COD 的免化学试剂在线检测,完全避免了毒性铬盐、汞盐的二次污染,克服了消耗银盐产生的高费用等缺点。 (3)可以针对复杂水质实现自适应检测,包括地表水、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等,无需更换氧化剂或调整任何装置参数。检测结果不受水样的物化性质影响。 
江南大学 2021-04-13
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制备方法
由于高温下催化剂的聚集和失活,无法获得高密度碳管水平阵列,就提出了“特洛伊”催化剂的概念,解决了催化剂聚集的难题,实现了密度高达 130 根 / 微米(局部大于 170 )碳管水平阵列的生长( Nat. Commun. , 2015, 6, 6099 )。为了进一步实现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他们发展了双金属催化剂( J. Am. Chem. Soc. ,  2015, 137, 1012 )、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 Nano Lett. ,  2015, 15, 403 )和碳化物催化剂( J. Am. Chem. Soc. ,  2015, 137, 8904 ),实现了不同结构碳纳米管的控制生长。通过对生长的过程的调控,实现了密度大于 100 根 / 微米半导体含量大于 90% 的碳管阵列的生长( J. Am. Chem. Soc. ,  2016, 138, 6727 )和小管径阵列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 J. Am. Chem. Soc. ,  2016, 138, 12723 )。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