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复合电极处理高含盐有机工业(农药,医药)废水新工艺
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567.8亿元;07年太湖蓝藻爆发,江苏省“铁腕治污”并投资40多亿元治理太湖,截至07年底,太湖地区已累计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894家,08年继续关停600家小化工企业;可见废水处理意义重大。传统方法无法处理高含盐量有机废水,电化学法在常温、常压下能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为CO2,无二次污染,是处理废水有效方法。本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氯化铵化学链循环为:首先利用载体与氯化铵反应吸收氯化氢,释放出氨气,再将吸收氯化氢的载体进行加热,释放出氯化氢;然后将获得的氨气与氯化钠水溶液及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纯碱,副产的氯化铵循环回用;将获得的氯化氢与乙炔反应生产氯乙烯,乙炔制备过程副产的二氧化碳回用至纯碱生产,释放氯化氢后的载体循环回用。本发明所述的氯化铵化学链循环技术,集成现有的纯碱和氯乙烯生产工艺,解决了氯化铵循环问题,有望实现纯碱工艺的低氨或零氨消耗;简化纯碱和氯乙烯工艺,大幅降低资金投入及能源消耗;同时减少了生产中CO2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并得到高附加值的轻质碳酸钙。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从脱脂棉籽粕中制备高纯度棉籽糖的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脱脂棉籽粕中制备高纯度棉籽糖的工艺,以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对脱脂棉籽粕进行渗漉法提取获得棉籽糖提取液,再将棉籽糖提取液经由装填有不同吸附剂的固定床吸附分离除去杂质,最后将棉籽糖粗品溶于醇溶液中结晶,得到高纯度棉籽糖白色针状晶体,其纯度在98%以上,棉籽糖总收率大于70%。本发明的工艺路线短,对生产设备要求低,得到的棉籽糖产品品质好,收率高,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酶解短直链淀粉中温自组装制备纳米淀粉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解短直链淀粉中温自组装制备纳米淀粉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缓冲溶液;(2)淀粉水溶液的制备;(3)糊化;(4)酶解,接着将脱脂后的淀粉溶液用无水乙醇沉淀;(5)制短直链淀粉;(6)制纳米淀粉。通过采用酶水解淀粉在30‑70℃回生制备纳米淀粉,此方法制备的纳米淀粉产率高,成本低,方法更加安全环保,用其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等的包埋材料。讲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领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技术需求:绳网新产品工艺改造,提升绳网产品强度与单丝多元化
1.绳网新产品工艺改造,提升绳网产品强度与单丝多元化2.高分子材料改性用于绳网制作进行功能性纤维研发3.聚酯瓶片(PET)阻燃母料添加剂研发,用于绳网制作达到防火要求
山东滨州波涛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2021-09-06
一种抗疟剂药物中间体材料的制备及合成工艺
青蒿素是目前为止最热门的抗疟疾特效药,由于它速效和低毒的用药特点,现已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青蒿素从植物的花蕾和叶子中分离提取,但近来因为青蒿素的大肆提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枯竭,所以不宜长久提取;此外,由于患者大多为贫苦地区的人民,购买力低下,承受不起青蒿素高昂的价格。对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的药物,希望能降低治疗的成本,也可以减少青蒿素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在研发新药物的过程中,研究工作者发现一类含 trioxolane 单元的分子药物对于疟疾的抗击有着很好的效果。通过对药物进行改造研究,研究人员得到了药物性能优异的类似物 OZ439。通过口服,OZ439能完全消灭人体当中的寄生虫,现如今 OZ439 的合成已在瑞士进行了中试生产。 本项目是通过廉价的反应材料,经过催化转化制备合成 OZ439的所需重要中间体 HPCH。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了催化剂的筛选和合成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收率的 HPCH,其生产成本低于国外药企的要求。 开发计划: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及反应工艺的放大研究及优化,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产品的分离及纯化。本项目初期一直与国外药企进行沟通合作,工艺优化后即可进入产业化阶段。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100 万经费支持与 100m2 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反应评价及催化剂放大制备设备。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改进NSGA-II的橡胶密炼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NSGA‑II的橡胶密炼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采用XGBoost算法建立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通过改进的NSGA‑II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引入正态分布交叉(NDX)算子提升解的多样性,结合优点集生成方法确保初始种群分布均匀,最终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本发明能够在多维复杂参数空间中高效完成建模与优化,有效提升胶料质量的稳定性,提高效率,解决了密炼工艺参数复杂、非线性强、多目标优化困难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生产企业,为智能化生产和工艺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具有超高抗盐性能的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抗盐性能的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计算模拟得出膜微观形貌中凸点形态和凸点间距h。计算得出形成凸点颗粒的平均直径D。将分散型聚四氟乙烯颗粒进行热固化处理和解团聚处理,得处理颗粒a;根据凸点间的h,得出处理颗粒a和分散型PTFE颗粒的配置比例,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后纤维化处理,得到处理颗粒b;将两种颗粒分层放置,通过拉伸工艺形成非对称性膜;将氟类单体、静电传导材料与醇类溶剂混合得到预制溶液;将预制溶液喷射在基材表面得到处理基材;将非对称性膜热压覆合在基材上形成有机复合材料。此种膜材料适用于不同行业烟气过滤体系,尤其适用于盐析程度高的中低温烟气体系的净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新型高倍甜味剂—双甜的生产制备
阿斯巴甜作为低热量、高甜度、非营养性甜味剂,却具有热不稳定性和在水溶液中的稳定 性受溶液的pH影响大等缺点,使其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把阿斯巴甜和其他化合物 反应转化成盐,以改善其物理性质和稳定性,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甜味剂——双甜 (Twinsweet) 。双甜在美国被批准为安全物质 (GRAS) ,欧洲部分国家已允许使用。我国卫生部目前还未批 准。双甜是一种新型高倍甜味剂。双甜是安赛蜜的阿斯巴甜盐,它在溶液中能完全离解成阿 斯甜和安赛蜜,不吸湿,易溶。在70℃—80℃下或较高的温度下具有比阿斯巴甜更好的热稳定 性;由于是盐,使其具有更加优越的溶解速率。由于双甜是由阿斯巴甜和AK糖两种非营养型 甜味剂反应而合成的盐,所以具有两者共同的优点,无热量,无龋齿性,单位甜度几乎增加一 倍,如果工艺成熟,将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双甜,即为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的双氧嗯噻嗪盐,在欧洲专利中,通过将其转化成 盐,可以改善包括阿斯巴甜在内的肽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稳定性。一般研究报道的方法产率较 低,但是其中有残留盐,有研究者用中间体参与反应,避免了残留盐的产生,可是产率却降 低,另外所需的中间体也不易得到,如果能将此工艺的产率提高,应该可以大量生产。由于盐 的甜味组分之间产生的协同作用,使得双甜比各个甜味剂组分本身具有更高的甜度,而且至少 比通过简单混合各个组分制得的相同量的产品高10%—15%,双甜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40倍左 右;该项目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专门研究,双甜产率已可达到90%以上,甜度和稳定性都比阿斯 巴甜有了显著提高,附加值有了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市场开发和应用价值。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的培养和产业化生产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细胞绿藻在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和人类保健品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正在不断得到扩展,因此如何高效培养出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来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要是我国亟待解决的藻类生物技术关键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某些绿藻不仅可以吸收利用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而且具备在无光照的情况下进行有机营养生长的功能,这为大规模培养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如果采用传统光能自养培养小球藻,不仅所需培养时间长 (7天以上),而且最终获得的生物量也低 (细胞干重小于3 g/l),如果采用异养培养小球藻的方式,可以在5天内使培养出的藻生物量达到40 g/l左右,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近二十年来,我们在藻类异养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的基础上,终于成功筛选出了能够进行异养培养的1株小球藻。通过培养技术的研究,使培养出的小球藻细胞干重浓度达到了40 g/l,已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现将该技术进行转让。 应用范围: 1、在水产养殖方面:小球藻不仅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对虾和多种名贵经济鱼类苗种的饵料,而且还具有去除水中铵氮和亚硝酸氮等含氮污染物的作用。我国在水产养殖育苗过程中都对小球藻有非常大的需求,但我国尚未有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的生产厂家,因此目前只有靠从国外(韩国、日本等)进口来满足需要,这与中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本技术可以解决水产养殖业对超高细胞浓度小球藻的需求。    2、环境保护方面:小球藻既可以降解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铵氮等含氮化合物,同时可以吸附去除水中的重金属,这在废水处理和保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方面都可以作为一种非常好的生物材料发挥重要作用。 3、保健食品方面:日本和中国台湾首先将规模培养小球藻产业化,所获得的藻细胞被制成小球藻片、小球藻色素提取物和其它保健食品,这些产品已占据市场多年,销售价格一般在100到400美元/千克之间。因为小球藻含有多种增进人体健康的生命活性物质,作为人类健康食品是小球藻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4、生命活性物质的生产:可以从小球藻细胞内提取叶绿素、叶黄素、类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等高价值营养品,既可作为色素添加剂应用于各种食品和化妆品的生产及加工,又可作为高生物活性药品用于增进人体健康和抵抗癌症等多种疾病。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0 111 112
  • ...
  • 148 1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