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系统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各类大中专院校《数据结构》实验课程,开发出了配套的可在网上开展的基于C/S结构的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系统。系统由课程实验平台和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课程实验平台提供了真实的C/C++数据结构程序编制编译开发环境,可进行C/C++数据结构程序编辑、编译、运行、项目工程的提交、实验报告的编写,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案例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等功能,为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开展应用。 通过大量数据结构实验知识点的训练题目,以及系统综合的训练,能够快速提高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动手能 力。同时,能够很好解决开发学习中关键学习点掌握的问题,该软件可满足各类大中专院校和培训机构C/C++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的需要。 系统依据大多数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大纲提出了12个典型实验案例的训练:  (1) 实验1 堆栈和队列  (2) 实验2 树、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3) 实验3 树、二叉树的遍历  (4) 实验4 树、森林及二叉树的基本概念练习  (5) 实验5 线性表  (6) 实验6 开发一个可应用于双向链表的Bidirectional Iterator  (7) 实验7 Linked类的进一步扩充  (8) 实验8 List类的另一种设计和实现  (9) 实验9 Binary Search Tree的平均树高  (10) 实验10 查找、排序的应用实验  (11) 实验11 冒泡排序实验  (12) 实验12 初​始​化​队​列​+​入​队​列​+​出​队​列​+​销​毁​队​列 除上述实验之外,用户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主添加典型实验。 系统用户分为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四种角色,不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  ►学生:选课、选择实验、开展实验、接受实验指导、在线提交实验报告、保存和提交实验结果、查询实验成绩和批语。  ►教师:典型实验库维护、发布实验、安排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系统指导、统计并发布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批语。  ►教务管理员:课程计划、开课计划、选课日期设置、开课审核、开课查询。  ►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分组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 性能指标 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1万人以上,经过在多所学校的实验教学应用,系统运行稳定,不限终端用户数,完全能满足各类高校的实验教学需要。 服务器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Client/Server,Linux/Unix Server 环境支持:JDK1.6_25 客户端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All Windows系列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面向高粉尘强腐蚀环境的新型取料检测机器人
针对高粉尘、强腐蚀、易结疤的恶劣工业环境,研究具有防尘、抗腐蚀、防结疤功能的机器人机构,并基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对颗粒物料进行自动取样和非接触动态在线检测,降低技术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时间长度,同时提高粒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工作流程: (1)机械臂取料:从生产线上进行取样; (2)物料传送:对采集样本进行打散、干燥、运输; (3)粒度检测:基于机器视觉实现样本的非接触检测 (4)返还样本:将检测后的样本返还至生产线; 性能指标: (1)总体重量: 1000 kg; (2)取样行程: 1~2 m; 取样速度: 2-5 kg/min; 工作时间:24 h/天; (4)检测范围:直径 0.5-25 mm (5)重复精度:<2%  主要特点与功能: (1)采用仿生外骨骼、驱动器远置、自清洁机构实现机器人的防尘、防结疤; (2)通过双CCD提高检测精度与速度; (3)基于视觉伺服实现采样和检测速度的自动控制; (4)建立粒度检测数据库,实现检测结果的实现显示和历史数据的远程查询;(5)实时数据与生产控制DCS系统连接,将检测数据用于生产造粒参数控制      
燕山大学 2021-05-04
一种面向视觉监控的自动导航巡逻机器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车站、机场等大型场所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其保安巡逻 自动化需求将日趋迫切。目前依赖于人力巡逻或CCD定位监控已不能满足夜间保安的要求, 采用保安巡逻机器人实行定时、定点监控巡逻与不间断流动巡逻结合将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 案。 为了实现保安巡逻的各项功能,使系统在总体性能上满足实时性、可靠性和方便性的要 求。远程操作计算机远离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现场,操作者通过这台计算机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 操作控制,其实现的功能有:网络通信、视频的解压缩和显示、非视觉传感器信息的可视化显 示、移动机器人工作状态的显示和接收操作者通过控制设备对移动机器人下达的控制命令。 移动机器人平台由移动机器人信息处理及操作系统、道路识别系统、视频采集系统、非视 觉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组成,其中移动机器人上位机系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 通信、视频信息压缩、视频信息识别、非视觉传感器信息的处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运 动控制。本项目创新点如下: (1) 基于区域矢量化道路识别 对车道线进行区域矢量化,并对获取的车道线进行数学分析及建模,用以后续的自动导航 控制。 (2)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动导航 本巡逻机器人自动导航系统采用多信息融合,结合视觉信息和GPS定位。视觉信息用来识 别车道线进行导航,而GPS可以提供必要的导航信息,对视觉信息的不足进行补充。 (3) 巡逻机器人组网及远程控制 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接入无线网络,可以通过控制端PC对机器人发送指令,使其按所发 送的指令自动到达指定站点。机器人之间应该也能够互相通信,这样才能够及时的避免冲撞以 及交换信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复杂工况机器人水下焊接制造与在役修复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焊接装备团队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成功开发出面向复杂水下空间环境的机器人水下焊接制造系统,在水下机器人移动平台、水下机器人焊接电源、潜水送丝装置、微型排水装置、水下视觉检测、工艺过程计算模拟、质量评价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研制的机器人水下焊接系统已在中广核等进行示范应用,可应用于强核辐射环境水下焊接与在役修复,水下焊接制造过程稳定,焊缝成形美观,焊接接头质量优良。通过产学研用合作,部分核心技术已在国内焊接设备上市公司等进行技术转化。 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际PCT 5项、国家专利81件(发明4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1件。研究工作被科技日报作为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第28项)进行了重点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机器人水下焊接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现场制造、在役修复的需要,还可以提升特种舰船以及海洋维权装备在恶劣环境下的自动化维保能力,也能够应用于核电站强核辐射环境应急事故紧急修复处理。水下机器人焊接制造技术是科技日报重点报道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总体技术方案电站现场机器人水下焊接实验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TNFSF15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
发明专利CN201610351466.5
南开大学 2021-04-10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
围绕以机器人代替巡视人员完成室外变电站设备日常检查的巡检工作新模 式,重点突破巡检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半自主导航、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交互控制、 非接触式设备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系统,完成集成演示并实 现示范应用,引领特种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为少人值班、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 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技术关键1) 巡检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算法、巡检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算法是巡检机器人实现自主运动的核心技术,可提 高机器人的智能。2) 自动返回充电技术:自动返回充电技术是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保证其自主工作的关键。3) 网络环境下的机器人遥控技术 应用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超高压、高压变电站的数量还将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变电站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推 广应用前景更广阔。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目前在500KV变电站已有推广应用,随 着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性能提高、功能完善、价格下降,有望进一步扩大在500KV 及以下变电站推广应用。
重庆大学 2021-04-1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
围绕以机器人代替巡视人员完成室外变电站设备日常检查的巡检工作新模 式,重点突破巡检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半自主导航、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交互控制、 非接触式设备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系统,完成集成演示并实 现示范应用,引领特种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为少人值班、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 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关键 1) 巡检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算法 巡检机器人的定位、导航算法是巡检机器人实现自主运动的核心技术,可提 高机器人的智能。 2) 自动返回充电技术自动返回充电技术是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保证其自主工作的关键。 3) 网络环境下的机器人遥控技术 应用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超高压、高压变电站的数量还将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变电站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推 广应用前景更广阔。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目前在500KV变电站已有推广应用,随 着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性能提高、功能完善、价格下降,有望进一步扩大在500KV 及以下变电站推广应用。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在无人值班变电站中,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日常的设备巡视,可以大大提 高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以nokv的无人值班变电站为例,从定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重庆市电力 公司《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的规定,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队原则上实行三班 人员一班制,其所辖llOkV变电站为5-7个时,每班至少应配备6人,其中值班 员不少于3人,以人均薪酬3万元/年计算,一年的人工薪酬至少54 (3X6X3) 万元,操作队工作用车的路油费约3万元/年,其它办公耗材等费用约1万元/年, 共58万元/年,平均下来,一个llOkV变电站基本费用(此处主要是计算操作队费 用,不包括设备调试、检修等其它生产费用)为8. 3〜11. 6万元/年。根据其主要 配置的不同,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成本价也有所不同,大约在50万元左右,因 此,在llOkV无人值班变电站应用自动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设备巡视可在 4〜6年内收回成本。同样计算,若是在220kV及以上变电站应用自动巡检机器人 代替人工,可望在4年内收回成本。此后,只需花费相对较少的费用对机器人进 行日常维护即可,与目前采用的人工巡视方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一次投资长期受 益的明显优势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采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员对设备进行巡视,可以提高巡检作业的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帮助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变电站情况,及时发现潜在事故苗 头,避免事故,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降低了巡检作业的危险,确保人生安 全和身体健康,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生 产。
重庆大学 2021-04-11
复杂工况机器人水下焊接制造与在役修复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焊接装备团队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成功开发出面向复杂水下空间环境的机器人水下焊接制造系统,在水下机器人移动平台、水下机器人焊接电源、潜水送丝装置、微型排水装置、水下视觉检测、工艺过程计算模拟、质量评价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研制的机器人水下焊接系统已在中广核等进行示范应用,可应用于强核辐射环境水下焊接与在役修复,水下焊接制造过程稳定,焊缝成形美观,焊接接头质量优良。通过产学研用合作,部分核心技术已在国内焊接设备上市公司等进行技术转化。 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际PCT 5项、国家专利81件(发明4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1件。研究工作被科技日报作为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第28项)进行了重点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机器人水下焊接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现场制造、在役修复的需要,还可以提升特种舰船以及海洋维权装备在恶劣环境下的自动化维保能力,也能够应用于核电站强核辐射环境应急事故紧急修复处理。水下机器人焊接制造技术是科技日报重点报道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 总体技术方案 电站现场机器人水下焊接实验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5-11
机器人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系列产品开发
成果描述:本项目主要针对国家机器人战略新兴产业对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设计制造的重大需求,结合谐波齿轮传动基础理论研究前沿与发展方向,开展谐波齿轮传动动态服役行为,高刚度、高传动精度谐波齿轮传动的新型齿廓设计技术,短筒柔轮谐波齿轮传动的高刚度与轻量化设计技术,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材料热处理与表面改性技术,谐波传动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制造技术,基于界面力学的失效机理研究与摩擦学性能优化设计技术,谐波齿轮传动振动噪声评估与控制技术,谐波齿轮传动可靠性分析与寿命评估技术,谐波齿轮传动综合性能精密测试试验技术等设计、制造、测试、试验评价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研制能力,研制出多个系列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一批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人才,推动我国精密谐波传动技术进步。市场前景分析: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研制能力,研制出多个系列高可靠精密谐波减速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一批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人才,推动我国精密谐波传动技术进步。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小模数谐波齿轮装置原理样机:温度范围:-40℃~+120℃;传动精度、回差<3’(最高可达1’);传动效率60~85%;寿命>10000h;噪声<65dB;扭转刚度8.4×103~1.6×104 Nm/rad。
四川大学 2021-04-11
基于大数据与深度挖掘的工业机器人健康状态评估
一、项目简介 “中国制造2025”与《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促使智能制造成为生产制造企业的主旋律,而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柔性制造单元,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累积销售68459台。然而,工业机器人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保养和维护对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工业机器人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将直接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开发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对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前期研究基础 与泉州市微柏工业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采用企业与高校共同投资模式,建立“嘉庚学院—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现有师生近百人,为高校师生提供研发环境,为企业进行技术难题攻关并培育人才。与微柏签署了为期3年的技术服务合同(2014.12-2017.12,微柏工业机器人技术支持服务,150万元)。 得到厦门大学中央高校业务费资助“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2016.1-2018.12,35万元”。 四、合作企业 泉州市微柏工业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工业机器人研发龙头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十余年,专注研发六关节与四关节自由度串并联机械手等,自主研发数十种应用在冲压、喷涂、焊接、激光加工等生产作业领域的专业机器人。自主研发了高精度RV减速机检测台,工业机器人零点矫正与运动精度检测装置,焊接机器人防碰撞测试装置等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机检测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0项。作为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泉州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承担了省部级科技项目10余项。
厦门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4 135 136
  • ...
  • 228 2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