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YT-5G全网建设虚拟仿真系统
AYT-5G全网建设虚拟仿真系统是一款参照真实移动网络工程建设专为移动通信专业学生打造的一款仿真模拟教学软件。使用该软件能够降低学校购买设备的高额成本,让学生更安全、更高效地完成4/5G全网的建网流程。
成都安宇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02
WJK-5C型主控台(AACV)
产品详细介绍  主控台采用奔腾586/166多媒体计算机,各种功能通过鼠标灵活控制。  采用动作表义性图符界面,并有汉字提示。  配置标准化应答分析系统。  可选配大时不时的教学软件(校长办公自动化、CAI软件、字典库等)。  学生单元可采用电控型(08C型学生机)或非电控型(07C型学生机)、听音盒(WJK5CK型学生              机)。  对学生机(08C型学生机)全遥控功能。  授课、对讲、示范、编组、点名、多路听音、自习、监听等语言学习的全部功能。  多媒体、VCD播放功能。 
陕西西安仪表厂教具分厂 2021-08-23
汉沙黄5GX(PY74)
宇虹颜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0
欢迎报名 | [5月23日·长春]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6
基础医学院潘东宁团队揭示甲基转移酶KMT5C非催化性新功能
2025年2月10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潘东宁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Non-catalytic mechanisms of KMT5C regulating hepatic glucone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5C通过非催化机制调控肝糖异生的全新作用模式。
复旦大学 2025-02-21
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目前电力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恶 劣,电磁刚绕强度高,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巡检过 程中,要对各种线路金具、各种作业仪表进行识别与检测, 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但由于机器人作业在野外或阴暗照 明等复杂环境,存在识别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本项研究针 对特殊应用环境,拟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巡检机器人控 制系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 器人越障系统:主要包含视觉、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传 感器信息,能够实现对巡检路径上障碍物的实时识别与定 位;2.巡检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监控,包含巡检路径上的实时视频传 输、机器人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巡检故障诊断与显示等;3. 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针对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困难,数量 少等问题,研究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极端 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精度;4.图像增强算法:针对高空强光、 阴暗、潮湿等极端环境所带来的图像识别困难问题,研究相 应的图像增强算法,提高识别精度。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 设计一种适合高压线路金具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对输电线 路各种金具进行动态识别与检测,解决野外环境下识别率低 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线路金具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2.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地下阴暗、潮湿、多尘环境下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包括线路金具的识别模型和线路金具的定位方法与双目 测距技术。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团队具 有类似经验,具备电力机器人研究经历,具有电力线路识别 研究基础,最好有研发案例。 
青岛共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全功能男女性护理人模型、多功能护理人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名称:高级男女性全功能护理人模型    型号:ZH/122B一、特点高级全功能组合式护理训练模拟人是根据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与实习护理技术大纲的要求,经专家研讨由我公司开发研制的最新产品。该产品综合了基础护理与外科护理的主要功能。 本模型由进口PVC塑胶材料,经模具浇模工艺制成。具有形象逼真、操作真实、拆装方便、结构合理和经久耐用等特点。还可以拆装分部件进行局部功能教学训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功能齐全、材料讲究的全新高级护理训练模型。二、产品功能:1、清洗梳理头发(假发)、洗脸2、眼、耳滴药水清洗3、口腔护理4、氧气吸入法5、鼻饲法6、气管切开护理7、可进行口腔直接气管插管操作训练8、洗胃法9、胸腔解剖重要器官结构观察10、手臂静脉注射、输液、输血训练11、三角肌皮下注射12、大腿、臀部肌肉注射13、女性导尿术14、女性膀胱冲洗15、灌肠法16、女性会阴护理17、造瘘引流术护理18、胸、腹部穿刺训练包括胸腔、腹腔、肝脏、腰椎穿刺。①胸腔穿(在左侧肩胛线第7-8肋间,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②腹腔穿刺(在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暂缺);③肝脏穿刺(在右侧腋中线第8-9肋间,深度不超过6cm)(偏高);④骨髓穿刺(在左侧髂前上棘后方1-2cm处);⑤腰椎穿刺(在第3-4腰椎棘突间隙,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髂嵴最高点平第4腰椎棘突)。19、整体护理:床上擦浴、座式擦浴、穿换衣服、冷、热疗法20、创伤护理:消毒、换药、止血、包扎(1)、大腿皮肤裂伤(消毒、清洗)(2)、大腿感染性溃疡(消毒、清洗、换药)(3)、足坏疽,第1、2、3足趾和足跟压疮(褥疮)(4)、上臂截肢残端(供包扎训练)(5)、小腿截肢残端(供包扎训练)三、适用范围1、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院、职业卫生院校等临床教学示教及学员实践操作训练2、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临床教学实践操作训练3、基层卫生单位临床医学普及培训四、保养、保修1、鼻饲、洗胃、灌肠、男女导尿等功能操作训练结束后,要排空操作时灌注入胃、肠、膀胱的残液。2、长时间不用时,应将模型擦试清理干净,装包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延长使用寿命。3、模型为组装式,保管好拆装时螺母,备有零部件可供更换。4、本模型免费保修壹年,终身维修。
上海中弘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慧服务机器人
南京大学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融合AI+5G技术,研发出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融”代替银行大堂经理,实现客户业务办理流程自动化,与中国工商银行合力开展智慧银行建设,在避免人人接触同时实现业务快速办理,提高了服务效率。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艾”代替医院导医人员完成导诊、分诊等工作,有效避免了原有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2020年2月18日,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艾”首先进入南京市鼓楼医院门诊大厅,它不怕病毒,不需穿戴防护服及口罩,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间鼓楼医院的智慧导医,也是医护人员的最佳助手。在鼓楼医院导医台,患者进入病区时,南大电子机器人首先会通过人脸识别对未佩戴口罩人员进行搜索,并向前温馨提示;通过机器人视觉及语音交互,她还可以对病区内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进行识别梳理,主动向前询问及排查筛选,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在判断患者情况后,机器人可通过脸部大屏推送医院科室导视图,以语音加图片的形式引导患者去相关科室就诊,有效进行分流,减少人流聚集;对于医院概况、在班医生、楼层分布及基础设施等问题查询,机器人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帮助患者答疑解难,并精准引导推送;除完成导诊、分诊等日常工作外,机器人更可以对当天就诊情况及患者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统计。除智慧导医场景外,在防控期间,机器人还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诊断、隔离区查房、远程会诊,更可以陪患者聊天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场景及功能可进一步延伸。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已迅速参与到科技抗疫的大军中,除驰援医疗行业外,南大电子智慧服务机器人还在政府单位、银行网点、街道社区等窗口单位上岗服务,用智慧力量共筑AI安全防线;同时,南大电子也将更好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应,用最好的产品及最优的技术支援抗疫,携手各行各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南京大学 2021-04-10
医疗服务机器人
“这台医疗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医院物资的智能配送,承担递送化验单、送药、送餐进隔离区以及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该项目技术总工、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张良培教授介绍,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针对疫情和医院的复杂环境,依靠多传感器融合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实现场景建模与定位;还能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前往指定的位置,遇到障碍物时,回结合激光、视觉及声呐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动态探测与跟踪,从而自动绕开障碍物。“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进行自主充电。”主要技术负责人罗斌教授介绍,由该团队自主设计的基于WEB的远程部署交互接口可以实现远程快速部署,向机器人下达指令。小珈外形平滑,没有凹槽等容易滋生病毒的设计,外壳材质设计为抗腐蚀的医疗材料,只需用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即可快速完成消毒。“因为来自珞珈山,所以我们叫它小珈,明天一早小珈就要去危重病房工作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卫平介绍,小珈运送物资的过程无需人员操作,不怕病毒、不知疲倦,极大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对医护人员起到良好的隔离保护作用,减轻了前线工作人员的负担。面对疫情,武汉大学张良培、罗斌、杜博,涂卫平、赵青、张晋东等科技工作者从遥感、室内定位、计算机视觉、音视频和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日夜攻关,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争分夺秒地进行调试,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这台机器人的小伙伴后期还将陆续抵达,为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服务。
武汉大学 2021-04-10
消毒机器人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和华山医院联合组成攻关小组,用三天完成方案和图纸设计,不到三周就成功开发出消毒机器人第一代样机。样机“出炉”后,这个“神速”的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实验应用,在楼道等敞开式空间和病房等较狭窄区域,自主无障碍行走,自动消毒,效果和应用前景得到了院方护理部的认可,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升级版的建议。就像打枪一样,指哪儿打哪儿。”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甘中学解释,在已有移动平台的基础上增加视觉系统、消毒设备及过程控制系统,使机器人隔着几重墙壁也能“听”到指令,自主运动到指示位置,实现人机远程融合控制的自动消毒。“远程”能不能再“远”一些?研究人员采用云服务器作为中间代理,只要有4G信号,就可以控制。攻关小组还增加了判断socket通讯连接机制,如果一方意外断开,则令小车停止;同时又加入心跳机制,控制端每隔一秒给小车发送一个“ok”,五秒没有收到“ok”小车就自动停止。消毒机器人的功能于2月21日在中山医院进行了实地测试。无论是在候诊大厅还是在病房中,消毒机器人都“游刃有余”。
复旦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