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复杂度广义空间调制迭代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GSM)通信系统中的一种信号迭代检测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复杂度广义空间调制迭代检测方法。对于所有的N种可能的激活天线组合,分别通过B‑MMSE检测得到一组候选符号,最终得到一个N元的候选集,然后进行ML检测,取其中欧氏距离最小的组合作为最终结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髙碱低泡丝光渗透剂YQ系列
丝光是加工中高档棉制品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它不仅能使棉纤维获得持久光泽和稳定的形态, 而且使棉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强力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传统的丝光过程中较少使用渗透剂,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前处理工艺多采用退、煮、漂三步法,棉织物处理的较为匀透,使用丝光渗透剂与否效果不十分明显。目前,为了节约能源,降低加工成本,许多印染厂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或冷堆前处理工艺,由于工艺过程缩短,往往出现毛效低和处理不匀的情况,丝光的均匀性和丝光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新型丝光渗透剂的研究和在丝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生产技术
低聚合度多聚甲醛(PF)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纯度高、水溶性好、解聚完全等特点,便于储存和运输,是工业甲醛理想的替代品。我国低聚合度多聚甲醛主要应用于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熏蒸剂的生产, 约占多聚甲醛总消耗量的70%。PF每年总需求量在5万吨以上,其中80%依赖进口,1999年共进口多聚甲醛2.98万吨,2000年增加到3.5万吨以上。国内该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起步于70年代,但发展缓慢、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甲醛含量在92%以下,且溶解性能不好,含量95%的PF尚不能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均采用37%的工业甲醛作原料,经多步真空浓缩脱水、再经聚合得到。生产中有大量10%~15%稀甲醛副产无法利用。真空浓缩对设备要求较高,耗蒸汽量大,浓缩中少量甲醛生成甲酸对设备腐蚀严重,每吨产品要耗工业甲醛4吨左右,有的厂家消耗定额高达5吨,原料成本就高达3500~4000元/吨,总成本在6000元/吨左右,而国外产品进口价在6000元/吨以下,生产成本无法与国外产品抗争。本研究是在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八五”攻关课题“甲缩醛氧化制浓甲醛”成果基础上,着重研究由70%左右的浓甲醛经催化聚合、干燥制备低聚合度多聚甲醛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进行模拟放大试验,为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的工业化试验和生产提供设计数据。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筛选了大量的聚合催化剂,优化了聚合和干燥的工艺条件,模拟试验了三种不同的聚合干燥设备,并进行了微波加热制PF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部模拟试验工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髙碱低泡丝光渗透剂YQ系列
丝光是加工中高档棉制品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它不仅能使棉纤维获得持久光泽和稳定的形态, 而且使棉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强力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传统的丝光过程中较少使用渗透剂,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前处理工艺多采用退、煮、漂三步法,棉织物处理的较为匀透,使用丝光渗透剂与否效果不十分明显。目前,为了节约能源,降低加工成本,许多印染厂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或冷堆前处理工艺,由于工艺过程缩短,往往出现毛效低和处理不匀的情况,丝光的均匀性和丝光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新型丝光渗透剂的研究和在丝光过程中的应用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由于丝光渗透剂所应用的介质为浓的烧碱溶液,而且用过的淡碱不是直接排放而是回收利用,这就对丝光渗透剂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一般地,作为丝光渗透剂应具有如下性质:(1)丝光渗透剂在浓烧碱溶液中能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且用量小,成本低。(2)丝光渗透剂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被浓烧碱破坏。(3)要具有低泡沫性质,以免给丝光生产和淡碱浓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低泡耐碱丝光渗透剂YQ系列是一种低泡沫的耐碱渗透剂,主要用于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典型的应用工艺是丝光和碱退浆。具有耐强碱、耐高温﹑无毒、低泡、易生物降解等优异性能。应用领域: 棉纺织加工丝光与煮练工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内啮合低脉动齿轮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啮合低脉动齿轮泵。中间体与前后端盖由螺栓固定。小齿轮的 个数可为 2 到 4 个不等,以下三个小齿轮为例,加以说明。电动机通过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 旋转,传动齿轮与内齿轮的外部齿廓相啮合,带动内齿轮旋转,内齿轮的内部齿廓与三个小 齿轮啮合,从而产生容积变化,油液通过进油口、配流轴、保持架进入内齿轮的三个吸油腔, 再经由小齿轮轮齿带入排油腔,油液经保持架、配流轴进入油泵的排液口。小齿轮与保持架 采用轻质耐磨材料;内齿轮的齿数为非 3 的整数倍数,三对内啮合的流量实现错位叠加,故 吸、排油过程的流量脉动小,有效的克服了普通齿轮泵流量脉动大、振动大、噪声高的缺陷, 具有流量和压力脉动小,运行平稳,噪音小,是属于中高压、大流量低脉动液压泵,可广泛 应用于机床、汽车、建筑机械、注塑机械和油田机械的液压系统中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低盐营养泡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盐营养泡菜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浸渍:将新鲜蔬菜用食盐水浸渍并脱去蔬菜表面水分;S2.制备蔬菜汁:另取新鲜蔬菜并打浆,浆液中依次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酶解至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10~20%,得蔬菜汁;S3.制备泡渍液:包括去杂、蒸煮和混合;S4.泡制:将浸渍的蔬菜与泡渍液混合后泡制,制得低盐营养泡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泡菜盐分含量低,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高,比传统方法制备的泡菜相比,很好的保持了蔬菜中的营养成分,所制泡菜口感好,风味佳;本发明方法生产成本低、环保节能、制备方便、适宜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四川大学 2016-10-09
低振动低噪声多用途船用泵
舰船用泵是安装于船舶的动力装置、货物装卸、生活服务安全保障和其他专用系统中的一种数量较大、品种繁多和作用重要的机械设备;其振动噪声性能对船舶的工作环境以及军舰尤其是潜艇的隐蔽性有很大影响。项目产品目前已在沪东中华、大连造船等客户使用,证明本项目产品性能优异,可靠性高,完全符合客户的使用要求。 在申请2项;已授权2项,专利号:ZL 201010520561.6、ZL201210205871.8技术指标:舰船泵的噪音≤75dB,振动加速度≤118dB。(1)采
江苏大学 2021-04-14
低碳智慧供热技术服务及平台产品
智慧供热平台产品充分发挥团队供热与计算机交叉融合,基于供热机理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的核心思路,搭建了平台的核心引擎,实现了供热系统动态仿真,多热源优化运行调度,供热系统故障诊断与预警,数据在线核查等,满足需求侧调控的智能调控等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模块,在国内同类型产品中,具有技术研发深度强,业务涵盖广的特点。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哈工大智慧供热研发团队整合了暖通、计算机、控制等专业的优势科研力量,依托学校在技术储备方面的雄厚基础,将供热理论、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具有鲜明技术特点的智慧供热解决方案,以智慧供热平台为核心的成果技术特色与优势包括: (1)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智慧供热整体服务 供热物理系统是智慧供热的基础条件,智慧供热技术挖掘供热系统的最大潜能,实现高效运行。智慧供热解决方案需对供热系统中的不合理设计及瓶颈之处进行改造,并引入先进的设计方案进行升级。必须将供热系统优化设计与智慧供热平台建设并重,方能实现最佳的建设效果。团队结合多年的技术与工程优势,可围绕智慧供热设计,平台建设,后期运维以及员工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平台产品技术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需与行业专业理论有机结合方能形成深入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效克服了单纯依赖人工智能算法难以解决数据样本不足、数据质量差、模型难以迁移、方法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智慧供热平台产品充分发挥团队供热与计算机交叉融合,基于供热机理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的核心思路,搭建了平台的核心引擎,实现了供热系统动态仿真,多热源优化运行调度,供热系统故障诊断与预警,数据在线核查等,满足需求侧调控的智能调控等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模块,在国内同类型产品中,具有技术研发深度强,业务涵盖广的特点。 (3)建设方案灵活,持续合作性强 由于哈工大智慧供热团队技术研发实力强,且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因此无论是平台还是整体建设方案均可充分结合需求方的实际特点进行定制化研发,部分功能模块与创新设备可以按照联合研发的形式开展。 (4)对智慧供热内涵理解更深、平台更符合供热行业未来发展需求 由于哈工大智慧供热团队核心成员主编了《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DB/T2745-2020,在编团体标准《智慧供热技术规程》和《智能阀门》等多部智慧供热相关标准。团队对智慧供热内涵理解的更深,对标准的解读更全面,开发的智慧供热平台软件及相关产品更具有其实用性、先进性、可拓展性,不但能满足市场当前需求,还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充分发挥哈工大科技研发力量以及现有成熟的智慧供热平台的应用,为热力企业量身提供符合本地特点的智慧供热总体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平台的应用实现供热数字化、智慧化和可视化,能够实时获取掌握详细的供热数据,并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和控制。此外,平台系统内置了大数据分析和算法程序,让供热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决策、自学习的特点,保障供热温度,降低热损失和水力不平衡,提升居民热舒适性。并基于当前能源与碳排放相关建设的基础,探讨、研究适合智慧能源、智慧/柔性供热减碳化的技术路线,切实做到供热低碳化,为未来零碳社区的建设奠定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8-12
低/中介低损耗LTCC材料及流延技术
我们研发的低/中介LTCC材料主要性能满足: 材料1: 介电常数:10±10% Qf:≥50000 烧结温度:900度 材料2:介电常数:20±10% Qf::≥50000 烧结温度:900度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1-14
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低 NOx 燃烧系统
进行了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低 NOx 燃烧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了 以煤的气化气作为再燃燃料进行煤粉低 NOx 燃烧的关键技术,进行 130 吨气化煤 制气再燃低 NOx 燃烧系统工艺设计,开发研制了煤粉部分气化煤制气再燃实验系 统,煤粉燃烧脱硝效率达到 70%左右。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上海市科学技术 发明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