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替代电镀的机械表面涂层技术及自动化装备的产业化
本项目旨在替代具有污染的电镀技术,开发了新型纳米环保型涂层及涂覆工艺,实现废水、废气零排放,并研发了五轴联动自动喷涂设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本项目旨在替代具有污染的电镀技术,开发了新型纳米环保型涂层及涂覆工艺,实现废水、废气零排放,并研发了五轴联动自动喷涂设备。目前本项目开发的轴瓦涂料已在汽车行业得到认可,性能超过国外产品,取得较好效益,而针对高盐高湿蚀环境开发的船舶涂层材料也已经通过全套测试,项目已具备量产能力。 产品目前已得到安徽美达机电实业实业有限公司、中国万宏集团、宁波连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祥生贝克轴瓦有限公司推广使用。其中安徽美达机电已实现销售利润600万,上海祥生贝克轴瓦有限公司采用新技术产品实现利润1000万,中国万宏集团采用本机本项目技术实现销售利润400万。
宁波大学 2022-08-16
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核心技术集成应用
该成果获 2014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系统收集和引进 15 个国家和国内 18 个省份的特色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1508 份;系统研发了重要园林植物的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系统集成创建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 园林苗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服务带动型的“一体两翼”花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扬州大学 2021-04-14
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针对地下金属矿作业场所分散、作业过程离散、作业环境恶劣、井下作业人员和装备移动频繁等问题,成果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矿业理念,从融合业务流和数据流角度,对矿山生产安全协同管控的相关理论、技术、装置和系统等进行研究和开发。 提出并构建了矿山生产安全信息集成管理与融合应用系统框架体系,创立了面向成本、价格、效率等多维视角的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协同管控新模式,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地下金属矿生产协同管控平台,实现了对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全过程的精细化协同管控;研究了适应于地下金属矿泛在信息传输网络的快速构建技术,提出了基于等距扫描的井下空间激光探测方法,研制了基于超宽带技术(UWB)的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精确定位装置,研发了地下金属矿作业空间环境智能感知系统,解决了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协同管控技术难题,在地下金属矿高效、安全与智能化开采方面取得的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南大学 2023-07-18
烘焙用华根霉脂肪酶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本项目从中国传统白酒大曲中筛选获得了适用于面包烘焙的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CCTCC M201021)脂肪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得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包烘焙用脂肪酶催化剂,通过发酵调控技术,开发生产廉价的新型脂肪酶制剂,紧跟市场需求,利用高效定向进化技术进一步提升改造酶的催化性能,并在技术上建立与之相应的应用技术路线,从而综合提高我国食品领域的科技水平,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要点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包烘焙用脂肪酶催化剂,建立了定向进化文库构建新方法,显著提高了酶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开发获得的产品性能优,成本低。
江南大学 2021-04-11
含有壳聚糖纳米粒的可食用膜的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壳聚糖作为一种带有正电荷的,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食品及医 药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壳聚糖与聚阴离子之间可通过分子间及分子内相互 交联自发形成纳米粒,这种温和纳米粒的形成特性也促进了其在包埋活性物质领 域的应用。 制备了壳聚糖空白纳米粒及包封有活性物质的纳米粒,并将制备的纳米粒添 加到天然高分子材料中制备得到活性纳米复合膜。一方面,纳米粒小尺寸的特殊 性不会对膜的外观(如透明度、色泽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纳米粒的加入能够增 强膜的机械性能,改善膜的透湿、透氧性。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活性物质(如 维生素,多酚类,黄铜类及精油类等)包埋入纳米粒中,制备具有抗菌、抗氧化 等特性的活性膜。 创新要点 (1)加入壳聚糖纳米粒的可食用膜,其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基于壳聚糖本身的抗菌能力,含有空白壳聚糖纳米粒的膜本身具有一定的 抗菌能力; (2)与壳聚糖能够形成纳米粒的聚阴离子可选范围广泛,制备的纳米粒之 间存在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最终形成膜的性质的可调性; (3)在膜中添加活性物质,可以避免了活性物质与食品体系自身物质之间的不良反应。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大功率液力传动产品绿色节能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成果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面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效传动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针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从掌握液力传动产品瞬态复杂流动机理着手,提出了大功率液力节能产品定子/转子多流域耦合的尺度解析模拟方法,创建了动态空间非定常多尺度漩涡流动可视化测量体系;首创了定子/转子耦合叶片边界层流动新型仿生主动控制技术,实现仿生耦合叶片减阻增效;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封装的大功率液力产品优化集成设计体系,形成融合轴向力动态监控模型和运行热平衡反馈自动补偿系统,攻克了大功率液力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性能预测难、叶片优化难、动态匹配难、精确制造难、极限工况运维”等难题,最终形成了适应大型泵与风机等高耗能设备的自调节的大功率液力调速装置、满足首台最大吨位12吨装载机用的高效率液力变矩器、匹配大吨位和长距离制动的重型车用液力辅助系统等新型绿色节能液力传动产品。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刘春宝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批量
吉林大学 2021-05-11
海洋食品0摄氏度至负4摄氏度非冻结冷链保鲜与节能技术及其产业化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目前的海洋食品保鲜商用冷链主要是3条:①传统4℃冷藏链,贮藏期最短,7天左右,不能满足商业流通要求;②冰鲜(冰藏)冷链,贮藏期短,15天左右,商业流通半径受限;③传统-18℃以下的冻藏冷链,贮藏期长,半年或一年以上,但是存在海洋食品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和解冻汁液(营养与风味)流失等品质大幅下降的问题,商业价值锐降。 冰温是继冷藏和冻藏后的一种新兴食品保鲜技术。包括冰温贮藏、熟成、发酵、浓缩、干燥和流通6个方面,冰温温度带指的是零度到食品冻结点之间的温区,该温区加工的食品新鲜味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本研究团队研发了食品冰温真空干燥(脱水)实验机和中试机,物料脱水过程中温度波动控制在±0.5℃以内。海洋食品的冰点多在-1℃~-2℃,冰温带狭小是其商业应用难点,本成果提出“冰温真空脱水+冰点调节剂”方法(实审中发明专利:一种拓宽生鲜食品冰温带的方法,申请号201810870251.3),将食品冰点降至-4℃以下,实现0℃至-4℃海洋食品非冻结商业流通,突破了冰温技术应用瓶颈。以草鱼片为例,适口含盐量2.5%和含水率60%鱼片(冰温真空脱水后),0℃至-4℃非冻结贮藏期70天以上,为传统4℃冷藏的10倍,鲜味成分倍增。 另外,海洋食品0℃至-4℃非冻结保鲜冷链,涉及到“冰温真空脱水机”的冷阱制冷系统,0℃至-4℃贮运装置(冷库和冷藏车)的制冷系统,本团队“制冷系统中两相射流泵代替膨胀阀”专利技术解决了制冷剂节流损失回收的难题,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节能幅度达9%。 冰温真空脱水(干燥)机 射流泵供液制冷系统实验台 创新性: ① 海洋食品0℃至-4℃非冻结保鲜冷链的创建,创新装置:冰温真空脱水机-精密温控技术; ② 射流泵代替膨胀阀冷链制冷系统节能技术,创新设备:冷链用两相射流泵供液系统-制冷剂节流损失回收利用技术。 先进性:本成果海洋食品非冻结保鲜贮藏期国际领先,射流泵代替膨胀阀冷链制冷系统的节能幅度国际领先。 独占性:本成果的核心技术涉及3项授权发明专利,为上海海洋大学独有。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大功率液力传动产品绿色节能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本项目成果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面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效传动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针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从掌握液力传动产品瞬态复杂流动机理着手,提出了大功率液力节能产品定子/转子多流域耦合的尺度解析模拟方法,创建了动态空间非定常多尺度漩涡流动可视化测量体系;首创了定子/转子耦合叶片边界层流动新型仿生主动控制技术,实现仿生耦合叶片减阻增效;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封装的大功率液力产品优化集成设计体系,形成融合轴向力动态监控模型和运行热平衡反馈自动补偿系统,攻克了大功率液力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性能预测难、叶片优化难、动态匹配难、精确制造难、极限工况运维”等难题,最终形成了适应大型泵与风机等高耗能设备的自调节的大功率液力调速装置、满足首台最大吨位12吨装载机用的高效率液力变矩器、匹配大吨位和长距离制动的重型车用液力辅助系统等新型绿色节能液力传动产品。研究团队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刘春宝教授研发团队。成果成熟度批量应用范围:本项目成果通过突破“流动解析实现高精度预测性能”、“性能预测指导叶片设计”、“流动解析完善液力产品匹配建模”、“先进制造保证液力产品与设计一致”、“大功率液力调速装置自动补偿系统智能运维系统”等涉及设计、制造与运维等核心难题的、紧密相连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在工程机械、重型商用车、电力和化工等行业成功应节能降耗的目的。“大功率液力调速产品集成设计关键技术及其节能应用”、“工程机械液力变矩器绿色节能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先后获得2020年吉林省技术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成果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绿色节能液力传动产品设计、制造核心技术,提高了国产液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突破了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扭转了国外产品逆向开发的局面,打破了国内液力产品不成体系而难以推广应用的现状,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品牌大功率液力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促进了绿色制造与应用产业的节能减排,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工程机械液力传动领域专业人才。本项目制造的液力变矩器、液力缓速器、液力偶合器等成果先后在国内首台最大吨位12吨柳工装载机、国内首台重型铁路养护车用的YH350多档变速器、一汽解放J6卡车、电力和化工等“大国重器”大功率调速设备中得到应用。
吉林大学 2021-04-10
传统蛋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提升示范
已有样品/n传统蛋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提升示范。  成果简介:研究皮蛋腌制中多种金属离子作用机理,发现蛋壳“腐蚀孔现象”与蛋清蛋白质碱解聚与凝胶调控分子机制,揭示蛋清胶体流变学特征,得出腌液对蛋白、蛋黄物性参数的影响,探明不同铜、锌、铁及锰盐在加工中作用差异;找到铜锌复合盐代铅及其比例、用量与生产规律,建立“无铅低铜工艺”技术,铜含量降低29.7%,改变长期使用氧化铅的现状。研制出多种安全涂膜剂与包装方式,构建离子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方法,改变包泥裹糠的传统方法。  应用前景:在全国1000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出口肠衣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该成果 2011 年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发出集“肠衣超声波漂洗技术、 天然还原护色技术、 栅栏保藏技术”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优质出口肠衣安全生产体系, 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保护了肠衣色泽,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肠衣加工副产物肠粘膜为原料,研发出肝素钠超声酶解提取技术,集成树脂分离纯化技术、动态吸附与解吸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肝素钠高效提取技术体系,解决了肝素钠产品效价低,残留杂蛋白难以除去等难题。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522 5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