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分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超级光学显微镜
目前针对纳米尺度的生物医学研究,如何快速、准确、友好、高效地获取研究对象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高时间分辨、高通量、多参数的信息是商品化成像与传感光学仪器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微纳光学实验室以显微成像的超高分辨率、传感检测的超高灵敏度、拉曼光谱增强效应等传统研究领域以及表面等离激元(SPP)等新一代光学手段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为动态全光控表面等离激元新型高性能多参量光学显微镜的开发提供原创设计思想与关键核心技术和方案。显微成像、传感检测、拉曼光谱三个功能单元
南开大学 2021-04-14
计算机控制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精密加工中心
Ø  成果简介:7轴5联动,最大加工范围1500mm,加工面形精度优于10nmRMS。国家863计划支持,获得部级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Ø  技术领域:装备制造Ø  现状特点:多自由度工具装置,工艺数据库, 预期前五年平均年销售额达3000万~5000万。Ø  应用范围:新型光学元件先进制造领域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元件的高质量制造,即可服务于国防、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太阳能电池高效陷光技术
 太阳能发电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领域,提高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率,已经成为光伏领域的重要课题。太阳能电池的本征吸收层很薄,甚至小于光的波长,使得进入太阳能电池光子的光程很短,成为除材料以外,制约太阳能电池进一步提高光伏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光子在太阳能电池本征吸收层中的吸收率,需要研究在降低电池表面反射的同时,延长光子在本征吸收层的光程,实现高效陷光。 本项目基于微纳光学理论和微纳结构加工技术,提出了“低表面反射+低光能逃逸+高效延长光程”的高效超陷光机制,设计了具有“低表面反射率+低光能逃逸+高效延长光程”的高效超陷光结构。利用宽带陷光技术研发的宽带陷光光伏玻璃,在38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高于40%的雾度。宽带陷光光伏玻璃基片应用于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 在380nm~1200nm波长范围内,对于准垂直入射光的反射率小于3%. 在AM1.5测试环境下,太阳能电池光伏效率比较没有陷光结构光伏玻璃的太阳能电池相对提高5%。以上。 基于微纳光学结构的太阳能电池高效陷光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的光伏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光学反射模型与微波散射模型协同的森林生物量反演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反射模型与微波散射模型协同的森林生物量反演方法,包括 1)通过对比光学 与微波辐射传输模型的异同,构建光学与微波辐射传输协同模型;2)基于单木生长模型、光学与微波 辐射传输协同模型,构建森林的光学二向反射和微波后向散射特征数据库及相应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参数 库;3)基于光学与微波协同模拟数据库,分别构建生物量反演的单源光学模型与单源微波模型;4)通 过光学与微波关键因子的敏感性分析,确定协同模型中光学与微波数据各自所占权重,从而构建 AGB 反演的光学微波协同模型。本发明将光学遥感数据与微波遥感数据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反演生物量的 优势,有效提高了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定量反演精度。
武汉大学 2021-04-13
VFT真空光纤馈通法兰真空环境下光学监测薄膜吸附检测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2-21
磁敏电阻芯片及系列传感器
磁敏电阻芯片及相应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是磁敏传感技术近二十年来最蓬勃发展并实现产业化的新兴分支。1.我们研制的高分辨率(1000~4000脉冲/360º)磁编码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关键技术指标频率响应达300KHz,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30%,是光学编码器频响的3倍。2。我们生产的具有判向功能、从0~数万转速的测速传感器,具有信号无接触测量,无触点、无磨损、无噪声、使用寿命长,分辨高,检测距离远、频率响应宽达到0-200KHZ、性能明显优于光电测速传感器和电感测速传感器。已成功替代纺织进口设备传感器3。无触点磁敏电位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获得过国家专利,该产品内部具有信号无接触测量,使用寿命长,分辨率高,转动力距小,高频响应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油、水、粉尘等惡劣环境的特点。4。最新结构的倾斜角传感器(建设部项目),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信号感应检测无磨损   无电噪声 、高可靠性、高分辨率、 高稳定性、特别适用于运动频繁要求使用寿命长的场合,环境适应性强,可用于潮湿、油污、粉尘、盐污、露天等多种工业场合。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及其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是一种融合传感、控制等功能的网络系统。光纤传感器通过改变的各种特性,比如波长、相位、强度等,来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传感。同时光纤又是一种很好的通信媒介,因此可以很好的同光纤传感网络系统融合。该网络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远距离分布式监测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便开始了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九五期间又承接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研制任务。多年来潜心攻关,埋头研究,成功的研制了多模光纤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各类光纤传感器件(包括微弱力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等)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各项成果通过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该成果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在光纤传感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领域的发展,为发展全光传感控制网络奠定了基础,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管道监控以及周界安防等领域。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物柱面反射棱镜耦合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包括光发射组件、光接收组件和用于接收光发射组件发出的光线并将其反射至光接收组件的光反射组件。所述的光发射组件沿光线方向依次设有光源、扩束镜、准直镜、滤光片和矩形光阑;所述的光反射组件由抛物柱面反射棱镜和位于抛物柱面反射棱镜的焦线部位的金属薄膜组成;所述的光接收组件由接收光反射组件发出的光线的偏振分光棱镜、用于接收偏振分光棱镜发出s光的第一CCD阵列和用于接收偏振分光棱镜发出p光的第二CCD阵列组成。本发明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结构简单紧凑,光束汇聚准确,制作与调试简便,有效提高了角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检测稳定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应用于大型工程监测的光纤传感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大型工程活动的安全关系着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活动,桥梁、隧道、建 筑物的结构失稳、崩塌、火灾等事故应做到及早预测与警报。光纤传感系统作为 智能结构的神经网络,可为人们获知结构内部工作状态信息提供有力工具,用来 测量混凝土结构变形及内部应力,检测大型结构、桥梁健康状况等。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技术创新: 光纤传感器:新型的光纤温度、应变传感器具有高灵敏性、高精度以及体积 小的特点,便于做分布式安装,达到多点化、实时化的精准测量。 光纤解调系统:研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光纤光栅温度、应变传感在线监测仪。 基于 DSP 技术,可实现波长解调速度 200KHZ、智能分析、智能判断和实时传 输。特别适合多通道多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有同步要求的监测设备。 研制了低熔点玻璃焊接封装的渗压计,极大降低了温度和湿度对压力测量的 影响。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专利:“光纤 Bragg 光栅传感解调装置及解调方法” 200510014877.7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光纤传感器进入结构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光纤传感器的轻巧性、耐用性 和长期稳定性,使其能够方便的应用于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等各种建筑材料的内 部应力、应变检测。已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等多家机构合作,成功在石油、电力、桥梁、隧道等多个领域,实现 400 多个项目的应用。 应用领域:石化系统、电力系统、隧道监测、桥梁监测、大型结构监测等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天津大学 2021-04-11
永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永磁电机的位置传感器增加的电机的成本,降低了电机的可靠性。在风机、水泵等领域应用的电机,可以通过控制的方法,去掉电机的位置传感器,减少成本并提高系统可靠性。本课题组针对高速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建立精确离散化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离散滑模理论、状态观测器等方法的转子位置观测器,实现了10kHz控制频率下的10万转高速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以及快速正反转启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79 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