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TMP模块化高应用度全地形移动机构平台的设计研发与实现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简凯纳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 2018.9/2022.6 201831031312 张星 电气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18.9/2022.6 201831072307 陈浩彬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2020.9/ 202031030285 邓青蓝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2018.9/2022.6 20183105322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杨林君 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 实验师 机械工程 陈建勇 理学院/凝聚态物理 讲师 凝聚态物理 四、项目简介 目前,在移动机器人领域,轮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结构相对简单、驱动和控制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用在需要越过障碍物的工作中。但是,一般常用的移动装置为四轮驱动结构,动力相对不足,越障能力差;各种零部件之间拆装特别繁琐,不同模块之间管理混乱,更换属于一个模块的坏掉的零部件往往需要拆卸掉其它模块的零部件,电气元器件之间走线杂乱无序,电池等器件暴露在外部空气中,容易造成短路等安全问题。因此,增大驱动动力,提高越障能力,加强模块之间的管理,方便模块之间的拆装,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项目本次设计和研究的是一种六轮结构的全地形机器人,使用模块化安装,使结构更为紧凑稳定,适用于多场景,提高轮式全地形机器人的应用度。我们采用基于探索者的PLA材料高提纯外分子重结晶化密致处理,极大增强了摩擦系数,底盘采用西南石油大学自主研发探索者二代原理高致合度准刚性攀岩越障地盘,越野能力增强,其底盘后侧主要为空体重心靠前,便于越障。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20
海底/水下全地形自主移动作业车
研发了多种海底/水下履带式全地形作业车样机,综合采用虚拟样机技术、机电液控多系统联合仿真技术及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现已开展虚拟现实分析、陆地软底质试验及大型实验室水池试验。 全地形作业车可在海底/水下稀软底质、硬底质以及复杂崎岖地形上自主行走作业,具备稳定行走、爬坡越障、自主避障、路径跟踪控制等综合行走通过性能;可携带多种作业工具并提供动力与控制,具备良好的重载性、机动性及可靠性。
中南大学 2022-12-06
全地形车
全地形车
山东鸣川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022-03-01
柔性驱动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力放大单元、控制单元和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镶嵌有单向轴承的力放大单元放大输出力作用于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不断往复运动将能量输入储能单元中,当储能单元中的弹性能达到所需的要求时,通过通信单元遥控控制单元将储能单元中储存的弹性能一次性释放出来,以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切换。本发明采用智能软材料作为驱动器,其机电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噪音低。并且大部分的结构都可以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替代,抗破坏能力强;同时柔性驱动机构通过与不同外壳的组合可以同时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玩具,能量收集等多方面。
浙江大学 2021-04-11
柔性驱动机构、包含所述柔性驱动机构的柔性驱动机构组和柔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力放大单元、控制单元和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镶嵌有单向轴承的力放大单元放大输出力作用于储能单元。驱动单元通过不断往复运动将能量输入储能单元中,当储能单元中的弹性能达到所需的要求时,通过通信单元遥控控制单元将储能单元中储存的弹性能一次性释放出来,以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切换。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软材料作为驱动器,其机电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噪音低。并且大部分的结构都可以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替代,抗破坏能力强;同时柔性驱动机构通过与不同外壳的组合可以同时实现步行、爬行、滚动、跳跃、突进多种功能,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玩具,能量收集等多方面。
浙江大学 2021-04-13
慧星齿轮传动机构
本新技术成果为授权发明专利。项目创新性、先进性及主要技术指标等需要一台实物进行验证。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彗星齿轮传动机构
一种土工离心机试验的模型差异沉降控制装置,其组成为:模型箱箱底的一侧固定有两列支撑墩,两列支撑墩上部支撑有不动板;箱底的另一侧固定有两列升降机,两列升降机上部的法兰盘上固定有升降板;不动板及升降板上填筑路堤模型;升降机通过安装于模型箱箱底的转向箱与步进伺服电机相连,步进伺服电机与土工离心机的外部控制系统电连接。该装置能够在离心机运转状态下实现模型差异沉降的实时精确控制,从而掌握地基不均匀变形在路堤填土中的传递、扩散规律以及对路基面不均匀沉降特性的影响,为完善铁路与公路工程中不同结构物的均匀过渡技术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碳纤维双弹全地形假脚
目前,假肢脚板的内骨架一般采用木材、橡胶等制作,国内也有少数采用了强度高、质量轻的碳纤维,但结构设计不是很理想,使穿戴者行走感觉仍不舒适。国外虽然也推出了一些先进的碳纤维制品,但价格昂贵,不适宜广大截肢患者消费,且结构仍有待改进。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项目组设计开发了一款强度高、质量轻、弹性好、行走舒适的新型碳纤维双弹全地形假脚。该假脚由双下板、U形前龙骨、U形后龙骨、上板以及连接结构组成。其中,双下板及上板均为模仿正常脚板的弧形结构,在上下板之间为U形前龙骨及U形后龙骨,且U形结构的开口均向后,该结构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每个步态周期中的能量损耗,提高假脚的储能比,使穿戴者即使进行较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时也不会感到疲劳。而双下板的设计使假脚具有分趾特性,可自动适应崎岖不平的路面结构,增强了假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承受最大体重:100kg 最大重量:850g 使用寿命:5年(按每天走1000步计算) 储能比:90%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两轮腿移动机器人的悬架机构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两轮腿移动机器人的悬架机构,属于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悬架机构包括左轮腿安装支架、左橡胶减震器、左扭簧、中间安装支架板、右扭簧、右轮腿安装支架、右橡胶减震器、球铰、上辅助支撑杆、限位端盖、弹簧压杆、减震弹簧、弹簧套筒、下辅助支撑杆、左棘爪、左棘轮、右棘爪、右棘轮、辅助轮轴承、辅助轮轴及辅助轮。本发明的两轮腿移动机器人悬架机构,主要用于传递作用在机器人轮腿机构和车体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体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移动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智能移动机器人
研究领域1.嵌入式计算机测控系统。2.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3.物联网相关技术。                           科研成果及简介1.嵌入式计算机测控系统:主要应用于便携式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嵌入式控制器等。2.智能移动机器人:包括轮式和履带式驱动、智能控制移动机械手。主要应用于危险场合下的自主作业,可以完成移动机械手的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和仿真,加工调试,感知-决策-执行智能控制系统。3.ZIBGEE无线自组网传感器和控制网络、基于GPRS的远程测控系统。                             获奖与专利发明专利:1.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动态目标识别和定位方法      申请号:200910228580.9(已授权)     中国 2011.9.232.基于立方体投影对鱼眼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授权号:ZL 2009 1 0228581.3(已授权)  中国 2011.5.11实用新型:3.基于ARM和DSP的图像处理装置             授权号: ZL 2009 2 0250346.1   中国 2010.08.114.基于智能体及无线组网的移动机械手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75.8   中国2010.12.085.基于ARM和双DSP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装置 授权号:ZL 2010 2 0152847.9 中国2010.12.086.一种履带式全景视觉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79.6  中国 2010.12.087.用于事故现场的工业级无线抛洒传感节点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94.0   中国  2011.04.088.基于自组网抛洒传感器的泄露检测装置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87.0    中国 2010.12.08                             可转让项目1.双节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平台。2.嵌入式计算机软硬件平台。3.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无线自组网智能家居系统4.便携式电供热设备调温计量控制箱。5.基于3G的远程测控模块。                  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机电液一体化成套设备、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98 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