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避免氢气泄放损失的液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旨在提供可避免氢气泄放损失的液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该可避免氢气泄放损失的液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包括液氢储罐、主燃料电池电堆、电气组件、电机、压力变送元件、辅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辅助设备、蓄电池组和控制系统模块,液氢储罐的燃料出口分别连接至主燃料电池电堆和辅燃料电池电堆,主燃料电池电堆经电气组件后分别与电机和蓄电池组连接,辅燃料电池电堆经电气组件后与蓄电池组连接。本发明不仅避免了氢气的间歇性泄放,而且使挥发的氢气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蓄电池组中储存的能量可供汽车行驶一定距离,避免了液氢燃料电池汽车长期停放后因燃料挥发耗尽而无法行驶的情况。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混合动力公交车在线自学习能量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公交车在线自学习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出厂时设置的初始能量管理策略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转矩分配,随着公交车在固定路线上的运行,获得初始策略对应的动作值函数后,可以从该动作值函数出发,通过公交车在道路上的往复运行,在线、自主地学习适合于公交车运行路况的能量管理策略;本发明充分利用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同一路线上往复运行的特点,采用自学习的方法来获得适用于公交车运行路况的能量管理策略,具有能源分配合理、燃油经济性高、尾气排放少、鲁棒性好、节能环保的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安徽大学在生物分子动力学荧光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观测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过程和信号小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作用对于探索生理病理新机制及疾病治疗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张忠平课题组(张瑞龙、田肖和、韩光梅、刘正杰),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设计一系列多响应、多重定位的新型光学探针,实现了活细胞内信号分子对蛋白/酶活性的调控以及遗传物质动力学的分子影像分析,在理解细胞内生物分子动力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代表性进展主要包含:(1)气体信号分子对细胞内酶活性的调控; (2)膜穿透性碳点对活体内DNA和RNA结构及动力学的超分辨影像分析;(3)超分辨成像揭示活性氧调控线粒体核蛋白动力学;(4)超分辨STED和电镜关联成像对细胞微管蛋白超精细结构的分析。 上述进展解决了生物探针对细胞内多种组分和细胞器的特异性识别问题,不仅有效避免了荧光光谱的重叠,还同步结合电镜对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的进行研究,为我校双一流学科生物医学探针和成像方向再添新成果。
安徽大学 2021-04-10
一种超滤膜成孔剂溶出动力学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滤膜成孔剂溶出动力学实验装置,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内设有第一搅拌头,所述外槽内设有第二搅拌头;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搅拌头和第二搅拌头的转动;所述外槽内设置用于固定内槽的支架;所述内槽内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本实用新型的超滤膜添加剂溶出动力学实验装置可以实现准确控制凝胶浴温度,可开展温度对添加剂溶出动力学的影响等相关实验研究。保证凝胶浴中各个点位添加剂的浓度始终是均一的,有效克服取样点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效的研究超滤膜成孔剂溶出动力学。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液氢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亿华通是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培育的新能源科技公司,是车辆与运载学院科研成果转化的典型代表。亿华通于 2020 年 8 月 10 日登陆科创板,被业内称为“中国氢能第一股”,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2020 年 9 月 8 日,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建秋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燃料电池液氢电动轮重卡于服贸会正式亮相,燃料电池液氢电动轮重卡为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成果,由清华大学联合福田汽车、亿华通等单位共同推进。新型重卡搭载了“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液氢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据李建秋教授介绍,此项技术的载体先后历经了客车、卡车,后逐渐拓展到重型车辆。在研发过程中,李建秋教授团队先后攻克了大功率燃烧电池发动机技术、车载大容量液氢储供氢技术以及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桥技术等难关,实现了重卡领域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使本次展出的项目成果成为全球首台同时集成这三项关键技术的重卡。另外,这款新型重卡的所有关键零部件均为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试制,代表着我国在重型车辆电动化方向的研发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站上了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
清华大学 2021-04-13
科研进展|西湖大学杨剑团队开发MeDuSA研究细胞状态动力学
北京时间2023年7月13日23点,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宋立阳领导的一项研究,题为“Mixed model-based deconvolution of cell-state abundances (MeDuSA) along a one-dimensional trajectory”。
西湖大学 2023-07-17
一种用于降低液压机装机功率的动力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液压机装机功率的动力装置,动力 装置包括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转速传感器、油泵和飞轮;电动 机上依次连接所述变频器、控制器和转速传感器,飞轮和油泵分别安 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上,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飞轮的转速并传送给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转速传感器的转速并根据此转速信号控 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以在飞轮转速下降时调整电动机定 子绕组的频率和每相电压,从而使电动机定子绕组频率和每相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外加剂及电动力学对鬼针草修复Cd污染土壤研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本成果主要在添加外加剂(EDDS和槐糖脂)、电场以及极性交换电场和外加剂共同施加时,鬼针草修复Cd污染土壤。主要对比不同条件下鬼针草的株高、生物量、含水率、根冠比、鬼针草积累的Cd含量、富集系数、抗性系数和转运系数,研究上述有关因素对鬼针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
中国矿业大学 2023-07-13
面向高粉尘强腐蚀环境的新型取料检测机器人
针对高粉尘、强腐蚀、易结疤的恶劣工业环境,研究具有防尘、抗腐蚀、防结疤功能的机器人机构,并基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对颗粒物料进行自动取样和非接触动态在线检测,降低技术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时间长度,同时提高粒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工作流程: (1)机械臂取料:从生产线上进行取样; (2)物料传送:对采集样本进行打散、干燥、运输; (3)粒度检测:基于机器视觉实现样本的非接触检测 (4)返还样本:将检测后的样本返还至生产线; 性能指标: (1)总体重量: 1000 kg; (2)取样行程: 1~2 m; 取样速度: 2-5 kg/min; 工作时间:24 h/天; (4)检测范围:直径 0.5-25 mm (5)重复精度:<2%  主要特点与功能: (1)采用仿生外骨骼、驱动器远置、自清洁机构实现机器人的防尘、防结疤; (2)通过双CCD提高检测精度与速度; (3)基于视觉伺服实现采样和检测速度的自动控制; (4)建立粒度检测数据库,实现检测结果的实现显示和历史数据的远程查询;(5)实时数据与生产控制DCS系统连接,将检测数据用于生产造粒参数控制      
燕山大学 2021-05-04
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环境的准完美序列设计方法
采用本发明得到的准完美序列组,具有接近完美的相关特性,即绝大部分自相关函数取值为零,并且绝大部份互相关函数取值为零。本发明所得到的准完美序列组,可以广泛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如信号同步、信道估计、多用户扩频等方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8 129 130
  • ...
  •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