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畜禽
抗生素
减量和养分减排的新型微生态制剂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应激和疾病是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被动的导致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和养分排放的增加。为此本项目针对畜禽抗生素减量和养分减排,开展了新型微生态制剂技术的研发。以高效分泌抗菌肽、丁酸、蛋白酶和淀粉酶且抗逆性强为目标,筛选得到了耐热、耐酸和耐胆盐的新型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并研发了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连续、混合液体深层高密度发酵技术,研发的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产品获农业部2个新产品饲料证书[新饲证字(2009)01号和新饲证字(2009)02号],制定了 2 项行业标准(NYSL-1001-2009 和 NYSL-1002-2009),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 项(ZL201410030648.3、ZL201410021906.1),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18 篇。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大环
内酯类
农药的应用开发技术
兰州大学药学院刘映前老师课题组围绕阿维菌素的衍生合成、结构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多个活性较好的先导分子,改造后的新化合物克服了原母体阿维菌素的某些不足,在防治范围、杀虫活性和对人畜及环境毒性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以期获得具应用价值的阿维菌素大环内酯类衍生物。
兰州大学
2021-01-12
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大环
内酯类
农药的应用开収技术
阿维菌素是从链霉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 分离获得的一组大环 内酯类农畜两用抗生素,对线虫、昆虫和螨虫均有驱杀作用,用于治 疗畜禽的线虫病、螨和寄生性昆虫病,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等特点。 近年来,兰州大学药学院刘映前老师课题组围绕阿维菌素的衍生合 成、结构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多个活 性较好的先导分子,改造后的新化合物克服了原母体阿维菌素的某些 不足,在防治范围、杀虫活性和对人畜及环境毒性等方面有了进一步 的改善,以期获得具应用价值的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中山大学陈小舒、杨建荣、田国宝合作团队在
抗生素
耐药进化领域取得进展
在进化历程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每个核苷酸位点都可能发生突变,有些突变使细菌对抗生素更敏感,有些会导致更耐药。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更耐药的突变类型会更容易被筛选出来,并引起逐步扩散和传播。
中山大学
2022-05-30
荆芥
内酯
【项目来源】“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类 别】天然药物(Ⅰ类)候选药物。 【功能主治】抗流感病毒。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从临床常用传统解表中药荆芥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荆芥内酯为研究对象,对荆芥内酯的抗病毒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荆芥内酯的药代特性和早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从而阐明了荆芥内酯的成药性特征,获得了经规范的成药性评价的抗感冒病毒候选新药-荆芥内酯。 【主要技术指标】 1.体内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对感染甲型H1N1 BALB/c小鼠早期肺内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其150mg·kg-1剂量组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数最低,为1.62±0.4,与阳性对照组(达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指数抑制率最高,为27.6%。 2.一般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对动物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478.72 mg·kg-1,大鼠灌服给药LD50为688mg·kg-1,犬口服荆芥内酯480 mg·kg-1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影响。 3.药动学研究表明,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吸收快、无蓄积,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4.长期毒性结果表明,荆芥内酯给药一个月及恢复期大鼠各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荆芥内酯对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及遗传毒性结果均为阴性,100 mg·kg-1以下剂量的荆芥内酯候选药物对SD大鼠子代无致畸作用。 【获奖情况】相关研究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 目前现代医学对流感的控制主要依靠特异性疫苗预防,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对宿主细胞也有一定毒性。抗流感病毒荆芥内酯候选药物的成功研制将为市场提供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毒高效中药抗病毒药物,该技术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良好的市场价值。 非典流行时,作为治疗特效药达菲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甲流暴发时,达菲仍作为主流治疗药物,但临床已显示部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流感仍有再次暴发的可能,因此一个低毒高效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应存在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技术产品占有率及社会效益,并将对生产企业有较好的经济回报。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获发明专利2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ε-己
内酯
无色液体、密度 1.0693、沸点 98~99℃/15mmHg、熔点约-2℃、折射率 1.4611;易溶于水、乙醇、苯;不溶于石油醚;加热变成二聚体或高分子聚酯。
扬州大学
2021-04-14
葡萄糖酸
内酯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先甜后酸。易溶于水(60g/ml),稍溶于乙醇(1g/100ml),几乎不溶于乙醚。在水中水解为葡萄糖酸及其-δ-内酯和-r-内酯的平衡混合物。1%的水溶液PH值等于3.5,2H后变为PH值等于2.5。约153℃分解。
山东凯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9
番荔枝总
内酯
滴丸
【项目来源】1、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抗肿瘤活性物质—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活性与结构-毒性的相关性研究(P09018)2009.12-2012.12;2、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抗肿瘤活性物质—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LZ09001),2009.10-2011.12;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四氢呋喃型系列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对肿瘤细胞线粒体复合酶I的ND2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20113237110009),2012-2014。 【类 别】中药5类新药。 【剂 型】滴丸。 【知识产权】已授权专利1项:专利名称“抗肿瘤活性精制番荔枝总内酯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 CN 101485700 B。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积杀虫。临床主要用于恶疮肿痛等;治疗肝癌,尤其对多药耐药性肝癌疗效较好。 【主要技术指标】 在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结构-药效、结构-毒性、药效-毒性等方面有诸多创新。 1、本研究已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鉴定了50多个化学成分,并对分离所得的12种番荔枝内酯进行了5种人实体肿瘤细胞毒性测定,同时考察了代表不同结构类型的番荔枝内酯的抗肿瘤活性。 2、以紫杉醇为阳性对照药进行了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抗癌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实验结果还显示部分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组相对于阴性组对小鼠的脾和胸腺免疫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而对小鼠肝脏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或负面影响,但阳性药紫杉醇对小鼠的脾、胸腺和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3、以5-氟尿嘧啶(10mg/kg) 为阳性对照,考察对肝癌(HepS)移植瘤小鼠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抗肿瘤活性作用优于阳性组。 4、作用机理的探讨,以邻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S作为工具药,发现在早期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释放活性氧,而后耗竭细胞内ATP,抑制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后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而这种膜电位的变化最后很明显地增强了白血病细胞对死亡受体蛋白(CD95,TRAIL)的凋亡敏感性。 【推广应用前景】 肝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大主要因素,番荔枝内酯治疗用量小,作用机制独特,对多药耐药的肝癌细胞也具有强大的抑制活性,不同于目前临床上用的各类抗肝癌药物,而且天然资源较丰富,可认为番荔枝内酯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项目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获发明专利1项,申报2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十二
内酯
合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δ-十二内酯的合成方法,其步骤:(1)缩合、脱水:在碱性条件 及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使环戊酮与正庚醛进行羟醛缩合,然后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 生成 2-庚烯环戊酮;(2)加氢:2-庚烯环戊酮在离子交换树脂载钯催化剂下加氢得 2-庚基 环戊酮;(3)氧化:2-庚基环戊酮与过氧化氢经 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得到粗品;(4) 精制:将粗品通过分子蒸馏的方法获得纯品。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原料易得, 使目的产物 δ-十二内酯的收率增大,纯度大大提高了,产物纯度大于 99.0%、产率在 80% 以上,所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纯度银杏
内酯
的制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在天然植物药的开发中,银杏叶的现代药用研究无疑是热点之一。 七十年代初,德国首先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大规模生产具有明确质量标 准的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为黄酮甙(含量在 24%以上)和萜内酯 (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总和,含量在 6%以上)的混合物,并以此 开发成了疗效显著、稳定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单方植物药,成为欧 洲最为畅销的药品,引起了国际医药界极大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银杏制剂所用原料均符合 EGb761的质量标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的药理和临床实验都证明了银杏叶提取 物中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甙和萜内酯的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 单一有效成分新药成为近十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八十 年代初,法国科学家 P. Braquet 领导的研究小组对银杏内酯的药理活 性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银杏内酯是一类非常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天然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是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 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 诱导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除导致血栓形成及参与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外,还与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哮喘、 休克、炎症、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等,因此 PAF 拮抗剂的研究一直 是八十年代以来寻找上述疾病的特效和高效治疗药物的热点。另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银杏内酯外,银杏萜内酯还包括另一类化合物, 即白果内酯,它能有效抵抗神经末梢的衰老,对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 有明显的疗效,尤其对抑郁症的治疗极为有效,且无毒副作用。银杏 内酯口服,生物利用率很高,并能在 1—2 小时内迅速进入血液,这 对一般疾病的治疗已不成问题,但用于急救,药效的发挥显得速度较 慢,因此近年来国际上热衷于银杏内酯针剂的开发,这对于银杏内酯 的制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根据黄酮和萜内酯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类兼具 氢键、疏水、筛分多种作用的协同效应的吸附树脂,成功地将黄酮和 内酯分离,可经吸附、洗脱一步制备含量高于 90%的银杏内酯提取 物。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通过改变反应单体和交联剂,使得所需的功能基团在树脂聚合过 程中即被引入到树脂骨架上,通过含有所需功能基的反应单体投料量的变化,控制树脂上功能基含量,使其与银杏黄酮类化合物可发生特 异性吸附。由于避免苯环的引入,树脂的极性较大,对银杏内酯的吸 附能力大大减弱,所以银杏内酯和黄酮得到有效分离。在此基础上, 制备一类孔径均匀的具有筛分能力的吸附树脂,通过改变树脂初始交 联度,使其在不同溶胀程度下发生后交联反应,可制备一系列孔径尺 寸可调的树脂,通过吸附实验筛选,得到适宜孔径的树脂,用于银杏 内酯粗提物中未知杂质的去除,使得银杏内酯含量达到 90%。 详细考察吸附溶液浓度、吸附速度、洗脱液浓度、洗脱速度等操 作条件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佳提取工艺。 应用领域、技术水平及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专利 应用领域为医药、材料行业,可提供低成本、高纯度的银杏内酯 提取物(总内酯纯度高于 90%),可进一步研究开发银杏内酯冻干粉 针剂,用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中风中经络的痰瘀阻络症 的临床治疗。专利(申请)号:200710057753.6。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利用此种新型吸附树脂制备银杏内酯提取物,工艺简单,可直接 用于工业化生产,且与溶剂萃取法相比,该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 此在价格上这种提取物本身已极具市场竞争力,由此开发出的银杏内 酯针剂,无疑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