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麒麟工坊与北航、南开等高校共建实训基地
麒麟工坊以企业化生产实践场景为载体,呈现三大特点真项目、真场景、真实践。 一、应用类别 解决方案项目 二、项目简介 麒麟工坊,以企业化生产实践场景为载体,将生态适配、移植技术等大量产业真实项目带进学校,企业导师通过学生边学边做项目,完成真实商业项目交付,形成实训实习一人才评价认证-就业闭环联通模式。打造网信领域“引产入校、工学结合’新模式,助力学生有使命感的高质量就业。 麒麟工坊有三大特点:真项目、真场景、真实践。 1.真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完成真实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老师点拨来解决问题。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实践、团队协作、自我反思、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真场景:为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企业级商业项目交付,麒麟软件对标在全国各地的适配测试中心建设内容,搭建教学所需的项目场景,重构适用于适配迁移、移植开发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完成真项目提供了软硬件保障。 3.真实践:麒麟工坊的移植开发项目融合了一线的商业开发流程管理工具;且按照麒麟软件现在运行的生态适配流程规则来要求移植软件全产品的周期管理。因此学生是完全遵循标准化工作流程,完成企业相应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的真实践。 三、麒麟工坊项目案例素材 麒麟工坊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与麒麟软件联合推出的“百城百万”操作系统培训专项行动中重点开展的实践基地共建项目。麒麟工坊现已被推广至50多所院校,本期以麒麟工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的实施应用案例作为重点来推荐。 一、“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共建——“百城百万”操作系统培训专项行动 “麒麟工坊”实训基共建旨在面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征集共建50个示范性实训基地。由教考中心中心与麒麟软件共同为共建院校授牌,三方共同制定“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包括实验室实训、训练营、项目实战、专业教学及科研等多样化场景项目。麒麟软件负责根据产业需求提炼实际项目案例,结合岗位技能要求,为“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训环节提供专项课程和教学模式支持服务,帮助学生通过真实场景训练有效提升就业能力。 二、麒麟工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麒麟软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共建合作,开展麒麟软件大学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麒麟工坊建设。校企双方将行业用人需求融入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共同推动操作系统领域人才的高质量就业。 合作以来,双方建立了常态化校企联合实习实训模式,目前已联合共建课程3门,共建实践基地2个,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开展党建+就业活动、麒麟大讲堂、企业开放日、科普活动、校园招聘、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十数次,覆盖近千人次。 本案例经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推荐,成功入选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就业育人项目精选案例。 三、麒麟工坊-南开大学     麒麟软件与南开大学于2021年成功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软件测试与维护》新工科建设。本项目结合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适配需求与业务现状,与实践课程相融合,引入麒麟工坊核心生态适配项目与考核验收机制,形成“引产入校”的最佳实践。 (一)教学设计 麒麟软件从提高学生们对国产操作系统的认知与应用技能出发,本着科学合理原则,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为重点,将本项目设置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模式。 具体内容涵盖软件测试与维护公共理论知识,自动化测试开发、自动化运维实践环节。课程实施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全程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最后通过两个大作业产出丰硕成果,可为下一步工具演进提供技术参考。 (二)教学成果 本次校企联合大作业成果显著,验证了麒麟自研工具目前基本能够满足生态应用适配需求,并针对此工具产出以下成果: 在项目《麒麟自研AutoGUI进行自动化测试用例的开发》中,通过使用UnitTest+PaddleOCR+KylinAutoGUI,对桌面20多个常用应用进行了工具试验,合计转化测试用例超200条,覆盖微信,蓝信,浏览器,阅读器,杀毒软件,输入法等;针对此工具收集了近40条的创新建议与方案设想;建立了19个代码仓库;提交了超10万行代码行数;提交总数达600次,充分验证该工具基本满足生态应用适配需求,并为下一步工具演进提供技术参考。 在项目《对虚拟环境指标监控的开发任务》中,使用Vue+Django+InfluxDB,实现对国产化适配环境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对物理硬件、虚拟机等资源的自动添加、移除、指标监控等自动化平台管理能力,为麒麟软件“国产软硬件环境管理平台”拓展了功能。 四、麒麟工坊-天津科技大学 麒麟软件与天津科技大学以特软学院建设为主线,开展麒麟工坊-信创适配实训营,打造服务信创产业的校企协同育人特软样板间,本实训营是国内首个基于信创适配测试“真项目”的引产入校合作模式项目。 实训营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为重点,引入多位技术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整体教学设计以麒麟软件适配测试真实核心项目为基础。面向软件工程专业大四本科生,学时8周,首届招生共20人。通过真场景真项目的实训实习机制,夯实学生就业能力,最终助力学生实现信创领域100%高质量就业。 本项目案例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提名。 (一)合作亮点 1.真项目,真场景 麒麟软件作为操作系统国家队,生态适配是关键,目前尚有千万量级生态适配需完成,故提供给学生真实项目,在企业导师带领下,按照企业商业交付的标准来实施交付。 2.能力分解/精准招聘 麒麟软件以始为终,从行业需要人才出发分析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并通过实训营来直接培养锻炼学生的七大能力。首先将真项目拆解成单独的任务,以组合方式来定义学生完成情况,并通过软件将学生行为轨迹表现出来,便于做更精准的人才匹配。 3.公司制管理 本训练营要求保证出勤,钉钉打卡记考勤。需按时提交日报周报,每日晨会沟通交流。 (二)合作成果 1.就业效果喜人 高质量就业100%,offer签约率95%,有1名学生选择读研究生。 2.高质量商业项目交付 国内信创领域首次把真实适配测试项目引入高校,实现学与产的无缝连接。 3.建设了一套企业内部适配测试工程师的人才培养体系。 麒麟软件通过本项目梳理了适配测试典型任务和岗位发展路径,建立了基于内部的适配测试人才标准,从而形成了适配测试岗位能力模型和培训评价标准。未来麒麟软件将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推进适配验证领域规范化培训和能力评价,最终推动我国适配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 五、麒麟工坊-天津职业大学 为加强国产操作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适配测试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麒麟软件与天津职业大学基于麒麟工坊开展了国内职业类院校首个基于信创适配测试“工学结合”的师资实训项目——适配测试师资实训营,旨在通过先赋能高校老师,进而培养学生。老师学会真项目流程及技术,有助于学生具备更夯实的基础。 实训营为期了5天,培训了近20余名学员,课程围绕提升操作系统适配测试专业教学能力展开,通过集中讲解和实训指导,帮助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在短时间内提升对操作系统适配的综合认知和灵活运用能力。实训营面向一线教师,可帮助老师们明晰适配测试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短板,完善知识构成体系,提升教学能力,从而培养优秀的适配测试专业技能人才。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2022-07-22
一种提高喷膜主液稳定性的喷膜防水材料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喷膜主液稳定性的喷膜防水材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由主液和丙烯酸盐组成,其重量组分为:主液+丙烯酸钙液体+丙烯酸锌固体,各组分的配比为:100份主液+5-20份30%丙烯酸钙液体+0.8-2.0份丙烯酸锌水溶液。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喷膜主液自聚及团聚,以提高喷膜主液稳定性,确保喷膜施工的顺利进行,稳定喷膜防水材料力学性能。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碳纳米管海绵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储能应用
碳纳米管海绵材料具有轻质、柔性、抗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微观上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能够承受大应变的反复压缩而不坍塌,同时,碳纳米管互相搭接形成高导电的三维网络。这种综合的优良力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碳纳米管海绵在功能复合材料、吸附过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日趋重视,各种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的研究如火如荼。
北京大学 2021-02-01
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项目
氢能源是高效的绿色能源,如何低廉高效的大规模生产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电解水制氢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寻找廉价高效的非铂电催化剂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本项目分别采用辐射法及水热法制备了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其催化析氢性能优于商用Pt/C(20%Pt)催化剂,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适合大规模制备。
北京大学 2021-02-01
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厂拌热再生及其高性能化成套技术
厂拌热再生技术强调原路面 RAP 的不均匀性进行改善和控制,通过对原路面材料特性的聚类分析,从源头上降低 RAP 不均匀性,并据此动态调整铣刨、筛分和材料组成设计的策略,可将提高 RAP 掺量提高至 50%,节省材料成本 30%以上。此外,通过控制 RAP 预热温度、拌合工艺、再生剂用量等参数,提高 RAP 颗粒中旧矿料的迁移程度、促进新旧沥青融合进程,减少再生混合料体系中的复杂、薄弱界面,从而使得再生路面的使用寿命较当前水平提高 30%以上。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基于相变材料的片上光电存算一体化器件的研发
现阶段所设计的存算一体器件单元结构如图 1 所示: 器件的基本结构由波导和功能层(由下到上分为加热层、电极层、保护层、相变材料(硫系化合物)层)所构成。拟通过在当前流行的绝缘层上硅(SOI)光子平台上集成四氮化三硅光波导的方式实现器件的光学读取功能,即在非常厚的硅衬底层上生长一层绝缘层二氧化硅和波导层,然后在基片上通过光刻、显影、刻蚀等工艺制备四氮化三硅波导。功能层主要用于实现器件的电学写入功能。加热器层的主要用途是与相变材料层形成电接触,通过较小的接触面积使接触处的热量集中,从而可以在较小的电压或电流下使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因此需要加热器层具备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同时在近 C 波段具有较低的光损耗,可采用石墨烯。电极层可用于提供相变材料器件单元所需要的编程电脉冲。当前拟采用硒掺杂的相变材料合金(如 GSST)作为器件的核心功能层的相变材料。该材料在通信/非通信波段显示了极低的光损耗和更高的品质因数,且相变前后在通信 C 波段具有足够大的光学常数反差,可在更恶劣的高温环境下进行操作,适用于硅基光子器件应用。 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① 依托于相变材料的电致和光致相变特性,通过电学编程、光学读取的方法实现器件的存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存储功能的实现:拟利用相变材料晶态低透过率和非晶态高透过率分别代表二进制中的‘1’和‘0’,实现数据存储(编程)功能。例如在电极两端施加合适的电脉冲,所产生电流流经加热层时,生成的热量主要集中在加热层和相变材料层接触处,使得接触处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实现存储功能。在完成上述编程操作后,从器件波导输入端输入读取连续光。由于相变材料功能层对光强的吸收能力在编程和非编程区域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当输入光经过波导后,其能量会因为相变材料编程区域的吸收而发生改变,进而显著改变输出光强能量。所以通过测量输入输出光强的能量之比(即透过率),可实现对先前编程区域的读取。  算术和逻辑功能的实现:通过调整编程电脉冲的幅度和宽度可以动态调控相变材料的相变程度,使得器件的中间透过率值可用于代表不同的数值,实现多级存储功能。所以拟采用输入脉冲数量对应加数的方法实现标量加法计算。同时由于所设计器件的读取连续光输出功率可视为读取连续光输入功率和器件透过率的乘积,因此可采用将输入功率和透过率作为被乘数和乘数的方法实现基本乘法运算。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器件功能层的初始状态设置为非晶相,把晶化脉冲幅值和不足以产生晶化的脉冲幅值分别作为输入逻辑‘1’和‘0’;同时设定一个判定阈值并与编程后器件透过率的变化率进行对比,把高于和低于阈值的透过率变化率分别作为输出逻辑 ‘1’和‘0’;通过合理选择编程脉冲有望实现各种逻辑功能输出。 ② 基于器件透射率可调特性验证其实现神经突触的可行性。并依托所设计人工突触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芯片,实现图像、语音和文本识别功能:  突触可塑性是大脑记忆和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是人工类脑器件需要实现的首要功能。为实现突触可塑性,拟把相变材料和波导之间的耦合区域视为仿生神经突触,左右两端电极分别代表突触前和突触后,分别施加在两端电极上的电脉冲则作为突触前和突触后刺激。通过调节从左右两端电极输入耦合区域的电脉冲时间差对耦合区域的光透过率进行连续调控,进而依托于上述存算理论模型和实物器件仿真和实验实现仿生神经突触的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Spike-Timing-Dependent-Plasticity, STDP)。  将不同波长的光脉冲序列输入所设计的突触单元, 经过相变材料的作用,脉冲强度发生变化,对应于乘法器。进而借助于微环结构,将不同波长的脉冲导入进同一波导中,该功能类似加法器。相加后的脉冲光强较小时,读取光与微环发生共振,在输出端口没有光强输出。当光强达到一定的阈值后,读取信号不再和微环发生共振,而是传播到输出端口。这一过程类似神经元脉冲信号的激发,实现了非线性激活函数的功能。利用上述的单个神经元结构,验证其监督式机器学习和非监督式机器学习。对于监督式机器学习,权重的数值通过外部管理器设置;对于非监督式机器学习,不再需要外部管理器来设置权重值,而是通过输出光脉冲进行反馈控制,调整权重值。在单个神经元结构的基础上,更复杂的光学脉冲神经网络结构,证明该结构的可扩展性。拟设计的神经网络中的每一层结构包括三个功能单元,即收集器、分发器和神经突触结构。收集器将上一层不同波长的光脉冲信号收集到同一根波导中,分发器将光脉冲分发给多个神经元,神经突触结构则产生光脉冲信号,输入给下一层结构。基于上述结构实现图片、语音和文本的识别。 创新性分析:①首次研究了一款基于“电学编程、光学读取”模式的光电混合存算一体化器件。与传统电学存算一体化器件相比,拟研发的器件可以进行长距离的信息传输,具有传输带宽高、信号间延迟低、损耗低、抗干扰、集成密度高等优点。②采用硒(Se)掺杂的相变材料作为存算一体化器件的核心功能材料。与采用其他相变材料的存算一体器件相比,以硒参杂的相变材料作为功能材料的存算一体器件有望展现出极低的光损耗。③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学脉冲刺激、光学权重调节”的人工神经突触。该突触器件有望成为未来通用型人工神经突触,填补了光电混合型人工突触的技术空白。 先进性分析:①所提出的光电混合工作模式使得该存算一体化器件不但具有传统集成电路的高密度特性,且兼具光通信技术的宽频带、低延迟、抗干扰的优越性能。②所采用硒参杂的相变材料不但继承了传统材料具有的快速相变转化速度、低功耗和稳定性强等特性,且本身在通信波段非晶态透明的同时还保持了相变前后足够大的光学性能差异的特点。③所设计的突触继承了人工电子突触和全光突触的优点,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超快响应时间、稳定性强等优点。 独占性分析:根据已取得成果正在撰写专利,以获得该关键技术的独有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5-11
聚偏氟乙烯基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基扣式与卷绕式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聚偏氟乙烯混合液制备;(2)聚偏氟乙烯复合膜制备;(3)对复合膜活化处理,制得扣式与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的聚偏氟乙烯膜电极材料。以聚偏氟乙烯膜材料为扣式与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制备成扣式超级电容器与卷绕式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不用直接添加活性物质,其成本低、充放电速度快、工艺简单;制备的扣式与卷绕式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且电极材料可加工为任意大小,其厚度大约为85~120μm,符合器件小型化的要求及扩大其应用范围。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生物活性仿生磷酸钙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的生物活性仿生磷酸钙纳米材料,是含硅、锶、锌和镁中至少两种元素的纳米磷酸钙颗粒,其组分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CaO?40~55%;P2O538~44%;SiO20~0.3%;SrO?0~5.5%;ZnO?0~3.5%;MgO0~4.5%;H2O?3~8%,上述组分之和为100%,且SiO2、ZnO、MgO和SrO至少两种物质不同时为0。其制备方法是向模拟体液中添加含侧链羧基的链式聚合物溶液,并加入含硅、锶、锌和镁中至少两种离子的无机盐溶液,反应陈化,析出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的仿生磷酸钙纳米粒,过滤、洗涤、干燥而成。这种纳米材料在骨组织中能持续降解并同步释放钙、磷酸根离子和微量元素,适宜于人体骨齿损伤修复应用。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纳米粒形貌和尺寸容易控制、微量元素复合比例易于操控等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可生物降解的生物活性掺锶硫酸钙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生物活性掺锶硫酸钙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是将含Ca2+和Sr2+的溶液与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混合,再将该混合溶液滴加到持续超声和搅拌处理的含SO42-的无机盐溶液中,析出掺锶二水硫酸钙微粒,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在150~170oC热处理后转化为掺锶α-半水硫酸钙微粒,再按固/液比0.5~2.0的比例将掺锶α-半水硫酸钙微粒与生理盐水调和形成糊状物,经水化反应并固化形成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骨损伤中持续降解并释放钙、锶和硫酸根离子,适宜于各种人体骨齿损伤修复、药物缓释等应用。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微粒形貌和尺寸容易控制、锶摻杂比例易于操控等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表面氧缺陷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氧缺陷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表面氧缺陷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透明溶液、2)将步骤1)中的透明溶液与软膜板剂混合,得到二者充分均匀分散的分散液,充分混合形成金属盐凝胶、3)将步骤2)中得到的金属盐凝胶制备成干凝胶、4)将步骤3)中得到的干凝胶高温煅烧,所得灰分即为表面氧缺陷多孔金属氧化物、本方法能够同步合成出表面氧缺陷多孔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方法相对简单,在形成多孔结构的同时增加了材料表面的氧空穴浓度,改变了材料的电子结构,可应用于吸附、光电催化及电池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9 320 321
  • ...
  • 495 4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