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RFID 技术的智能铣削刀具系统,包括 安装在机床的基座上的主轴,主轴上安装有刀柄,刀柄上安装有刀具, 基座上固定安装有初级单元,刀柄上固定安装有次级单元,刀具上固 定安装有传感单元,传感单元安装在靠近刀具的切削刃的部位,传感 单元与次级单元通过导线连接;传感单元用于在切削的过程中实时感 知刀具的物理量;次级单元用于在线采样传感单元感知的物理量并通 过无线传输通道向初级单元传输;初级单元用于产生射频载波及在无 线传输通道中获取次级单元传输的数据。本系统通过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数据的铣削刀具磨损监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刀具磨损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的铣削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铣削刀具工作时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出电流信号;(2)将采集到的所述三相输出电流信号进行清洗;(3)采用压缩感知方法及关键点理论自清洗后的所述三相输出电流信号中提取出表征所述铣削刀具磨损的特征系数;(4)根据实时采集的某一铣削刀具正常加工时所述主轴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出电流信号在线计算特征信号指数,进而对铣削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离散刀具轨迹的曲线拟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刀具轨迹的曲线拟合方法,首先根据离 散刀具轨迹建立拟合曲线,其次通过采样点将所述拟合曲线划分为多 个采样区间,并通过计算多个采样区间内的最大弦高差,以及离散刀 具轨迹到拟合曲线的距离,从而判断所述拟合曲线的最大弦高差是否 超过加工系统的弦高差阈值,以及所述拟合曲线的光顺性是否满足加 工系统的要求,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拟合曲线进行调整,最终建立具 有满足加工系统误差以及光顺性要求的轨迹曲线。通过本发明,能高 效率地全面检测拟合曲线上超过加工系统的误差阈值的区间,从而使 得离散刀具轨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航空航天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刀具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航空航天中的钛合金框架类零件,拟通过加工工艺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双目标;并以典型零部件,即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切削大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目标优化分析,研发可替代进口航空航天精密刀具 9-12 种。并将应用对象扩展到大飞机滑轨零件、涡轮盘零件、航空高温合金零件等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二、市场前景及应用该项目成果已在西飞、西航等大型航空航天企业的重点型号工程上得以应用。预期在未来五年内产生 1 亿元的经济效益;相较现有加工方式,预期可节省 10%的原料,同时缩短加工周期;项目预期产生 2 亿元左右的间接经济效益;项目成果的整体性价比优于同类国外进口刀具产品的 15%。本项目极大推动了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制造大数据示范应用及工业 4.0大学版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部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行业引领和国际领先。三、技术成熟度概念验证四、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技术入股 转让附图:原理样机 工程样机 中试产业化授权(许可) 面议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104 工业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航空航天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刀具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航空航天中的钛合金框架类零件,拟通过加工工艺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双目标;并以典型零部件,即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切削大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目标优化分析,研发可替代进口航空航天精密刀具 9-12 种。并将应用对象扩展到大飞机滑轨零件、涡轮盘零件、航空高温合金零件等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二、市场前景及应用该项目成果已在西飞、西航等大型航空航天企业的重点型号工程上得以应用。预期在未来五年内产生 1 亿元的经济效益;相较现有加工方式,预期可节省 10%的原料,同时缩短加工周期;项目预期产生 2 亿元左右的间接经济效益;项目成果的整体性价比优于同类国外进口刀具产品的 15%。本项目极大推动了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制造大数据示范应用及工业 4.0大学版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部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行业引领和国际领先。三、技术成熟度概念验证四、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技术入股 转让附图:原理样机 工程样机 中试产业化授权(许可) 面议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104 工业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航空航天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刀具
本项目针对航空航天中的钛合金框架类零件,拟通过加工工艺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双目标;并以典型零部件,即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的切削大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目标优化分析,研发可替代进口航空航天精密刀具9-12种。并将应用对象扩展到大飞机滑轨零件、涡轮盘零件、航空高温合金零件等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 该项目成果已在西飞、西航等大型航空航天企业的重点型号工程上得以应用。预期在未来五年内产生1亿元的经济效益;相较现有加工方式,预期可节省10%的原料,同时缩短加工周期;项目预期产生2亿元左右的间接经济效益;项目成果的整体性价比优于同类国外进口刀具产品的15%。本项目极大推动了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制造大数据示范应用及工业4.0大学版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部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行业引领和国际领先。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在位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在位检测设备,其包 括成像装置和位姿调节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相机、远心镜头和同 轴光源,所述远心镜头安装在相机上,同轴光源固定在远心镜头的末 端;相机的像素不低于 200W,其芯片尺寸不小于 1/1.8 英寸;远心镜 头的畸变率不高于 0.02%;相机与远心镜头组合的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400pixel/mm,整体长度不大于 150mm;所述位姿调节装置用于实现成 像装置的多自由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用机器视觉取代人类视觉,为传统装备增加视觉判断与智能定位功能,可实现“无人车间”的智能检测与机械手的准确定位,实现装备智能化,解放劳动力。 该技术由太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通信研究所独立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硬件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该技术从准确性、精度、速度、硬件成本等指标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生产线装备的实时在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检测准确度97%以上,精度0.3mm以下,定位精度可达0.01mm以下。 该技术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8项,软件知识产权5项。 2015年以来,先后应用在上海地铁隧道灾害监测、沈阳公路隧道检测、西安铁路高铁桥墩裂缝检测、爱旭太阳能义乌生产线的硅片崩边缺角及隐裂检测、通威太阳能成都、合肥生产线的硅片碎检及隐裂检测,河北电力的绝缘子检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GPS车辆跟踪监控定位报警系统
项目的来源于国家项目,并已经申请专利。 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本系统采用GPS技术、GIS技术,集通讯、报警、定位、防盗等功能于一体,专门用于各种车辆(移动目标)和固定目标(储蓄网点等)的定位跟踪、报警监控。 本系统由监控调度指挥系统、车载设备和室内报警系统三部分组成。监控调度指挥系统由调度、报警、电子地图及大型数据库组成,基本设备是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电台以及大屏幕投影仪等,安装在公安局110报警指挥中心(或保卫部门)。车载设备由GPS卫星接收机、计算机和电台组成,安装在车上。室内报警系统由报警探头和无线发射机或电话报警装置组成,安装在金库、储蓄所等重要场所。该系统对移动目标的管理功能有: 1、调度:监控调度系统可以和任何一台车辆单独通话,也可以和所有车辆同时进行通话;还可以随时监测每台车的状况(无须打扰司机),这样便于车辆的集群调度。 2、定位跟踪:将车辆的位置、速度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以便于监控、调度。系统具有测量车辆行驶距离、保存并调阅车辆的历史行车信息等多种功能。还有车辆越区报警功能,这一点对于银行系统车辆尤为适用。 3、跟踪报警:当车辆遇到打劫时,司机只要触动暗藏开关,即可发出报警信号,报告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系统还可对固定目标(储蓄网点)实施管理,当储蓄所、金库等场合发生被盗、被抢、火灾等情况时,现场的无线发射机或电话报警系统立即向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针对市场需要,已开发了三种GPS车辆跟踪监控定位报警系统: 1、监控十台运钞车, 适用于地市县级银行。 2、监控300个用户(包括50个移动点和250个固定点)。 3、监控2000个用户(包括500个移动点和1500个固定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位移等分测量定位系列新技术
本技术从原理上区别于传统的位移(包括线位移和角位移)测量,它是利用多个小范围高精度传感器进行大范围位移测量,而其大范围位移测量的精度仅取决于小范围高精度传感器的精度,即本技术是将小范围测量的高精度沿展至整个大范围位移测量,从而使位移测量系统的相对测量精度得以极大地提高(例如:小范围r的测量误差为△r,其相对测量误差为△r/r,若测量范围为L,其中L可是r的数倍,数十倍,甚至上千倍, 应用本技术,则大范围L的测量误差仍为△r,甚至更小,其相对误差减小至△r/L)。 与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等位移测量技术的比较 无论是光栅,磁栅,还是感应同步器位移测量装置,其测量精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它的感测目标(光栅和磁栅的的各个栅线,感应同步器的绕组)的均匀分布位置精度(各个栅线及各绕组在测量范围全程的间距均布精度)的提高。而在较大的测量范围内实现感测目标高均布位置精度的难度较大,往往造成成本很高,对环境要求也十分苛刻,甚至无法实现。本技术由于测量原理上的不同,并不要求感测目标的均匀分布,因此,其位移测量精度不受此限制,仅与所用传感器本身的精度有关。 本技术附有的几大优点: 低成本高精度、测量范围大。 用于本技术的传感器可为现有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传感器产品,因此传感器的选择范围非常广泛,且因传感技术的成熟而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技术利用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等,但本技术的测量精度只与传感器在测量时间内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关,而测量时间一般较短,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则可忽略不计,因而就本技术而言,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本技术无零漂问题。因为传感器所在的任何位置均可作为本技术测量装置的起始零点,对传感器而言没有回零问题,故测量装置无零漂问题 。 本技术无任何理论上的误差,因而其测量精度可随传感器精度地提高而不断 地提高。 本技术可进行静态或动态测量;接触或非接触测量;等分及连续测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8 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