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IVF不明原因的胚胎发育停止的基因诊断
IVF不明原因的胚胎发育停止的基因诊断。本项目利用在我院收集的IVF过程中原因不明的胚胎发育停止的病人中利用基因芯片和长非编码RNA芯片同时检测精子基因。目前检测出的结果已初步得到验证,该诊断项目将为这一类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体外的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IVF不明原因的胚胎发育停止是导致试管婴儿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项目的转化和产业化将为解决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供较好的解决途径。
四川大学 2016-04-29
大骨节病亚临床期诊断与分期综合治疗
在国内外大骨节病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高发区的易感人群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工作。在影像学、组织学和酶学、细胞因子的层面研究亚临床期诊断方法和标准,探索亚临床与早期患者减缓或阻断病程进展的干预措施,使阿坝州大骨节病新发病例明显降低,现症病人减轻症状,阻止病情恶化,改善功能,减轻残障程度,为全国现有高发区的防治工作提供可借鉴与推广的经验。
四川大学 2016-04-29
交通车辆远程状态监测智能诊断系统
面向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监控需求,提出和设计了测控管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发了一套运行状态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可对在线设备记录数据和系统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监测和实时远程无线传输,并基于专家系统对设备记录数据和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故障分析与诊断,此系统非常适用于交通车辆运行的监控等。 创新要点: 1.依托便携式车载数据分析装置、多网融合无线车-地通信系统以及地面智能诊断预警平台,进行交通车辆运行状态和设备记录数据远程采集和无线传输、故障分析诊断,诊断信息和故障解决方法可
河海大学 2021-04-14
iMago c21型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医学影像实验室与声泰特(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从事医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的研发工作,应用数字信号(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科学可视化、三维成像、弹性成像、宽景成像等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并结合自适应波束形成、回波合成技术、彩色方向性能量图、自适应彩色增强技术、自适应滤波、自适应斑点杂讯抑制算法、相位翻转谐波成像、DSP和FPGA开发平台,完成设备软、硬件的设计、实现及优化。目前该仪器已取得美国FDA、欧盟CE的医疗器械认证,是目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四川大学 2016-04-21
基于细胞类型解卷积的癌症诊断芯片及设备
在临床和科研中,识别细胞类型是癌症诊断、血液分析等的重要内容,项目拟开发一套基于细胞类型解卷积算法,并与基因芯片结合,建成细胞类型分析设备。 在血细胞检测、免疫力评估、癌症诊断、干细胞移植、肿瘤微环境分析等临床应用中,必然要判断样本中的细胞类型和丰度。目前,临床使用的方法(染色、流式细胞等)存在:细胞类型判断不准、过分依赖抗体、流程复杂等缺陷。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如Drop-Seq、10X genomics等)由于细胞泄露等原因,检测基因不全,导致对细胞类型的判断有误,且需要新鲜样本,实验较复杂,后续分析复杂。 因此,在临床和科研中,亟需一种能快速、简洁、准确地分析样本中所有细胞类型及其丰度的方法和设备。项目将开发一种基于解卷积的细胞类型识别算法,并和基因芯片技术结合,集成为细胞类型分析设备。只通过一组基因的表达水平,判定样本中所有细胞类型及其丰度;且可根据组织类型定制芯片,扩展应用。该设备可用于临床和科研中关于血液疾病、癌症、免疫分析等,成本低、操作简单、准确性好。
东南大学 2021-04-13
PDM2000设备故障诊断与预知维修系统
PDM2000 设备故障诊断与预知维修系统是集设备测试、状态分析、设备管理、故障诊断及预知维修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对于故障设备可有效而准确的诊断出故障部位和故障程度;对于正常设备可对其实现剩余寿命预测和故障预测,实现预知维修。另外该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很方便的在现场进行作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船舶主(副)机性能在线监测、诊断系统
本系统为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对船舶柴油机在运行中的性能参数进行监测。如柴油机的振动、噪声、油温、输出扭矩、输出转速、缸压、输入扭矩、输入功率、曲轴箱及螺旋桨的变速箱等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实时多通道采集分析。系统自行对相应的变化做出反应,自动报警。并对测试结果自动打印测试报告。该系统具有黑匣子功能,对故障信号能够自动存储、分析和诊断。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核酸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智能检测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盛副教授团队在已开展的核酸测序方面的专用图像传感元器件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冠状病毒核酸智能检测技术”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案。课题组通过远程网络讨论与协作等多种方式,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多次进行技术研讨,并与深圳市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合作,在两周内快速进行原理论证,形成技术方案,完成智能检测装置的原型结构设计及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核酸智能检测能力的低成本嵌入式物联网设备,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提供更加有力、且具备“提前生产、快速部署、分散检测”特点的新型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未来冠状病毒传染事件中基因序列的快速发布与潜在感染者的本地化核酸检测能力快速部署,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或社区对感染或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减少潜在感染者的聚集与交叉感染,快速实现核酸检测层次的确诊检验与病症初筛,助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储备。
清华大学 2021-04-10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 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制备功能型纳米荧光探针为主,主要包括量子点荧光探针(QDs)和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并利用制备的荧光探针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的定量检测。项目设计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的QDs荧光探针和基于CuMn双掺杂的ZnS QDs比率荧光探针,分别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多巴胺和叶酸的定量检测(图13),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探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项目成果将为医学检测和POCT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CdTe量子点在紫外灯下的实物图及其吸收和发射光谱 成果优势: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指颗粒半径小于激子波尔尺寸半径的纳米晶粒,属于三维尺度限域的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一般在10nm以下。QDs有许多显著地光学性质:优良的抗光漂白能力; 较宽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窄;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 成果成熟度:中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等。 市场展望: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提高疾病诊治水平,推动医学科技前沿发展,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等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北大学 2021-05-11
3D打印高分子材料
FED是目前在研的几种平板显示器中的一种,也是唯一能够保持 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Display,简称CRT)高显示 质量的新型平面显示技术。在家用电视机、电脑显示器、车用显示器、工业监视器、 医疗仪器设备、军事、航天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特别是FED具有比现有的平板显示技术更高的抗恶劣 环境的能力,在军事、航天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针尖型冷阴极的FED制作成本昂贵,而采用纳米线 冷阴极,具有制备方法简便、电学性质可控等优点。 本技术成果采用自组织生长纳米线冷阴极结合微加工薄膜工艺制作高分辨率的FED,在纳米冷阴极可 控生长及其栅极微结构集成、纳米冷阴极FED器件封装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掌握了从材料、器件结构、 制作工艺到驱动技术的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自主建立起纳米冷阴极FED的整套工艺线及其工艺。本技术 成果在大面积玻璃衬底上实现了高精细定位生长纳米冷阴极;研制出可用于高分辨率FED的栅极结构纳米 冷阴极电子源阵列;开发出了纳米线冷阴极FED器件的真空封装技术;建立起纳米冷阴极FED工艺流程; 研制出栅极结构纳米冷阴极FED样机。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