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E-1020 便携式叶绿素A测定仪
▷产品简介:TE-1020型便携叶绿素A测定仪采用荧光检测技术,灵活方便的手持式设计,特别适用于野外现场的超快速测定 . TE-1020型便携叶绿素A测定仪采用双通道设计,同时测量叶绿素A和浊度含量,并根据浊度数值对叶绿素A数据予以自动修正,从而提高精度,为您提供更加快速和精准的测量 . ▷适用行业:TE-1020型便携叶绿素A测定仪适用于海洋监测、自来水、污水处理厂、水文水利、养殖渔业、大学和科研研究所,环保研究机构 . ▷功能特点: 01)采用荧光度检测技术 02)可随时对仪器进行校准,无需定期回厂校准 03)抛弃型测量试管,一次性使用,免清洗,方便快捷 04)专用双通道设计,两种测量模式可实现单键切换 05)配备校准模块,可对仪器进行快速校准 06)内置大容量锂电池,连续待机时间超过一个月 07)具有浊度修正功能,有效消除浊度对测定的影响 08)具有环境温度及光照强度的测量功能,及时掌握影响叶绿素的环境因子状况 09)采用5寸触摸显示大屏,操作简单,一键检测 10)专用小型测量试管,有效消除测量池对测定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11)配备便携检测箱,可满足现场检测的全部需要 ▷技术参数: 1.型号:   TE-1020便携式叶绿素A测定仪 2.测量时间: 5秒 3.检测项目:  活体叶绿素 4.开机预热时间: 5秒 5.检测范围: 0-500ppb 6.显示:  5英寸触摸显示屏 7.检出限: 0.5ppb 8.打印:具有打印功能 9.样品管: 专用10mm方型测试管 10.自动休眠 :无操作5分钟后休眠 11.测量精度: 5% 12.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测定范围:300~1000nm) 13.外形尺寸:  200x155x50mm 14.光源: 进口光源 15.重量:  >1000g 16.数据存储 : 可存储100万组数据,可自由调用查看 17.数据传输: 配备USB接口和串口传输功能 18.系统 :专用水质检测系统 19.工作环境:5-50℃ 20.电源:内置锂电池或DC12V适配器
天尔分析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2022-07-18
开放式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平台
以电能为核心,可汇集和管理电、冷、热、燃气以及其他形式的能源,具备能量灵活转化、变换、传递和路由功能,并实现能源物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融合,是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装置。 1、独立统一的控制器、DSP(C6000)控制和快速原型控制器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2、交流端口、直流端口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端口数量和电压等级均可灵活变化。 3、直流端口电压等级可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端口复用。 4、具备策略调度系统功能,统一控制器下所有变流器之间不需要通讯,通讯调度不需要考虑延时,是真正意义的实时控制,离并网实时切换,外接设备即插即用。 5、能量路由器具备二次开发特点,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整硬件原理图和软件全部源代码。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2
TP-DSA1 自组式光栅光谱仪
      TP-DSA1 自组式光谱仪依照实验光路图分析仪器的结构,了解基本原理,并且在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调试,完成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搭建、紫外可见光谱的测量以及对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平台的建立。 主要技术特点: 光源:配置了氘灯、溴钨灯,可选配低压钠灯、低压汞灯。 探测器:线阵CCD接收器。 结构:采用经典C-T结构,所有光学元件(光栅、凸透镜、球面反射镜等)可拆装,自主搭建,升级空间大。 性能:波长精度高、单色性好、杂散光低。 软件功能:设备联机、采集模式(动态采集、静态采集、背景采集)、横纵坐标扩展、峰值标注等。  
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 2022-07-12
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Energy(IF:15.548);ACS nano (IF:13.903);《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4.695)。 发展高效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大规模应用具有关键作用。王湘麟团队基于结构明确的纳米石墨烯,合成了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接近商业Pt/C,并具有高循环稳定性。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徐虎和物理系博士后黄祥构建了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电催化反应过程。 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王湘麟团队与台湾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Wang Leeyih)团队合作,基于C60衍生物开发高性能的储锂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ACS Nano。 王湘麟团队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袁宏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具有出色的铁电性,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可有效降阻的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技术
针对火电机组汽轮机组凝汽器管式换热器、管式空预器易结垢与积灰、换热 端差大,清洗较困难,且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以带平衡孔的旋 流叶片为核心的清垢、清灰及强化换热装置,其能依靠循环水、烟气的流动实现 旋流叶片自激旋转,强化扰流,实现在线自动清垢清灰及强化换热,且在平衡孔 的作用下,能防止旋流片的偏斜而实现自平衡稳定。应用本方法与装置应用本方 法与装置于火电机组凝汽器,端差可降低为1~3C,应用于火电机组管式烟气换 热器,可提高热力发电厂热效率该装置还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 药、印染等表面式换热过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重庆大学 2021-04-11
InP基多量子阱光调制器/开关、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谐振腔滤波器、2×4分路器技术
基于平面光波光路(PLC)技术的各类光功能器件,是实现现代高速光网络、高速光信号处理、大容量光互连节点和终端设备中光信号处理模块的基础。/lineInP基多量子阱PLC器件基于成熟的半导体工艺,以脊波导为基础,具有体积小、功耗/损耗低、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点,在国际上即将形成新的产业热点。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顺应这一趋势,潜心攻关,埋头研究,历时四年完成了InP多量子阱PLC单元器件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PLC光路设计和光学特性测试平台,探索出国产化工艺加工途径,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地研制出InP基多量子阱PLC无源光子器件。包括光调制器/开关、可调式多模干涉耦合器、谐振腔滤波器、2×4分路器等,于2007年2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并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0
走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心怀国家育栋梁
黄大年精神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更多教师团队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 2022-05-26
基于传热传质过程的吸附式制冷循环分析体系
吸附床由6个吸附单元组成,吸附单元为壳管式换热器,吸附工质对是活性炭-氨.利用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概念,建立一个吸附单元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得出了吸附床内某种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的分布规律.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04
大型液压滚动式宽厚板剪切技术与装备
基于自主技术首创出大型液压滚动式宽厚板剪切技术与装备,发明了液压缸驱动复合连杆机构的钢板滚动式剪切新方法,实现了宽厚板全规格范围内的纯滚动剪切,解决了剪切轨迹不能随钢板规格调整这一问题。发明了新型11杆液压滚动剪切机构和整机结构,解决了设备重量随剪切钢板宽度和厚度增大而急剧增加的难题。发明了液压滚动式金属板剪切机的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宽厚板纯滚动剪切。发明了液压滚动式金属板剪切机抗偏载液压缸及其卧式增力结构与位姿设计方法,提高了液压伺服系统的可控性和运动平稳性。 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调试周期短等优点;同机械滚切剪相比,传动机构省去了主电机、减速机、曲轴等驱动装置,设备重量和投资降低40%以上;采用卧式液压缸增力机构,装机功率降低35%,极大降低了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成本。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特色出口农产品,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近些年来,花生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其主要是因为机械化水平还偏低,尤其是收获机具适应性不强,机具相关性能参数(收获率、破损率、遗漏率等)还不能达到农户的要求等。 本项目针对以上难点,创制了集拨禾轮-捡拾滚筒组合式捡拾技术,刮板-喂入轮组合式输送喂入技术,曲面无齿摘果技术,双级振动筛-风机组合式清选技术和弹性托板升运技术一体的新型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集捡拾、输送、摘果、清选、升运、集果功能于一体,提高了捡拾效率与摘净率,最大程度实现了花生果的完整性,有效解决了果秧分离不彻底、清选不净的难题。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6 117 118
  • ...
  •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