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超宽波段图谱关联探测装置与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波段图谱关联探测装置,包括扫描转镜、卡氏反射镜组、分光镜、反射镜、宽光谱透镜组、可见及近红外透镜组、长波成像透镜组、电荷耦合元件成像单元、焦平面阵列成像单元、傅里叶测谱单元和光栅测谱单元。本发明利用长波红外成像及可见近红外成像初步识别目标并引导测谱,利用测谱完成目标精确识别,解决现有探测装置探测波段不全,光路布局受限,设备体积大,探测动目标和动态变化对象能力差的难题。本发明体积较小、集成度高、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网络诱骗与反攻击的主动防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诱骗与反攻击的主动防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信双方设置多台主机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通过一个地址和端口跳变服务器动态随机选择一台主机作为通信主机;发送方选择一条或多条传输链路发送诱骗报文,以检测传输链路的安全性和信道质量,如果链路安全就构造并发送带反攻击性的真实数据,与此同时,发送方继续发送诱骗报文进行链路探测;中间节点负责检测传输链路的安全状况并反馈给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根据节点的安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视频摘要中事件与背景的融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摘要中事件与背景的融合方法。该方法在前景检测与目标跟踪的基础上,将事件与背景的融合问题分成事件预处理、背景帧选择、事件与背景融合三个步骤。首先对事件进行预处理,包括对事件按面积大小排序并调整局部亮度;然后,用事件投票的方式选择最优背景帧,使尽可能多的事件落在该帧背景上;最后融合事件与背景,根据当前位置的像素点在背景帧上的状态标志值和在图像块上的二值前景值选择使用泊松图像编辑方法融合或加权融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深度梯度的目标跟踪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梯度的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对获取的待跟踪 RGB-D 视频序列的第一帧进行标定,提取 RGB 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和深度图像的深度梯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对当前帧进行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并根据检测结果和跟踪结果,进一步得到最终目标框;最后,对下一帧重复前述步骤且在每一帧处理后,对分类器模型进行选择性调整。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应的系统。通过执行本发明中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当前目标跟踪方法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数据恢复的缓存替换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恢复的缓存替换方法,包括:数据 备份步骤:在数据备份过程中,按照数据块的备份顺序记录各数据块 所属容器的 ID,得到该数据备份的容器访问顺序;哈希表生成步骤: 根据数据备份的容器访问顺序信息,建立哈希表,其中:哈希表使用 容器 ID 作为键,相同容器 ID 被映射到一起,并按访问时间排序组成 队列;数据恢复步骤:在数据块进行恢复时,根据恢复缓存中的容器 恢复数据块,所述恢复缓存中存储有根据所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YOLOv8与LSD算法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8与LSD算法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适用于在雨天、夜间或标线磨损严重等复杂环境下准确识别车道线。通过在YOLOv8网络中引入Canny边缘检测,并结合LSD对检测区域内的直线段进行强化识别,可显著提升对模糊或部分遮挡车道线的捕捉能力。首先利用YOLOv8定位车道线大致区域,再采用Canny算法提取全局边缘特征,并在LSD算法的辅助下判断线段的长度、方向及完整性。若检测框紧贴图像边缘,则进一步裁剪子图并使用LSD检测线段连续性,通过周长与面积比值与紧凑度评估车道线是否已完全进入视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漏检、误检,适应多种光照与天气条件,为自动驾驶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高可靠度的车道线检测结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柔性电子制备、转移与封装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电子制备、转移与封装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基板转移模块、柔性电子制备模块、激光剥离模块以及封装与装卸模块,基板转移模块用于拾取基板并放置到柔性电子制备模块上,然后将制备好的柔性电子连同基板一起转移到激光剥离模块,最后从激光剥离模块上取回被剥离的基板;柔性电子制备模块用于在基板上完成柔性电子的制备;激光剥离模块用于将制备好的柔性电子与基板分离;封装装卸模块用于将需封装的产品放在封装模块上,并将从基板上剥离的柔性电子封装在产品上,最后将封装好的产品取下。所述方法利用所述系统进行柔性电子的制备、转移与封装。本发明大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
能源、环境及化工等领域广泛存在具有相变和反应的能质传递和转化问题, 具有多区域、多场、传递与转化等相互耦合的特点,是影响装备性能的关键热物 理问题,对提升性能至关重要。本项目针对上述领域中共性的多场耦合能质传递 机理反其强化和调控方法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 成果。主要发现点有: 一、 分区耦合多相传递可视化实验方法及其机理与特性:创新了滞止流和通 流槽道内逸出速率及位点可控的液滴和气泡动力学行为、变孔隙率网络流道及其 与外部流场耦合的两相流动、毛细阻力可调的多孔层内相变传热及含反应边界的 两相流及传递等可视化实验方法。获得了逸出液滴聚合衰减震荡机理及规律;发 现了微孔逸出气泡脱离后涌入和界面震荡现象;揭示了具有壁面逸出气泡的槽道 内两相流规律;阐明了具有微孔层和结构缺陷的气体扩散层内两相分布特征;厘 清了反向式毛细蒸发器多孔层内相分布规律反其对相变传热的影响机理;揭示了 燃料电池内两相流动和传输以及电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规律,获得了流道水淹与 压降之间的定量关系及膜电极表面温度分布特性。 二、 多元多相分区耦合能质传递及转化理论模型:建立了多场耦合固体基质 表面细胞吸附成膜理论模型,揭示了生物膜结构与能质传递及产氢/产电性能的 相互关系;建立了含生化反应的多孔填料床内多相能质传递的毛细管模型和多相 混合模型,阐明了流动和传输与生化反应的耦合特性,为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 性能预测提供了方法;建立了毛细结构材料内分区耦合相变传热理论模型,为反 向式毛细蒸发器和微槽膜状凝结换热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燃料电池两相传 输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和气体有效扩散系数的分形模型,首次利用V0F方法模拟 了边壁具有逸出液滴的燃料电池流道内细观两相流行为,揭示了多孔扩散层与流场板流道内两相流的耦合关系以及流道结构和工况参数对两相流特性的影响规律。 三、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方法:基于分区耦合强化传热思想,提出 了三维肋表面和螺旋扭带组合强化传热新方法;通过分区流动和传递强化与调控, 发展了三维柱状阵列结构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利用石墨 烯表面修饰,实现了多孔电极内微生物产电菌电子转移速率和活性生物量调控和 强化;创新性利用流场/浓度场/温度场/光场的强化和调控,结合表面修饰和弥 散光导体技术,实现微生物生化转化全过程强化;提出了通过外接电阻控制阳极 电势诱导和调控生物膜结构,强化了质子传输,大幅提升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
重庆大学 2021-04-11
群缝(槽)、群孔(坑)结构零件电解加工方法及设备
电解加工利用电化学过程的阳极溶解原理并借助预先成型的阴极将工件按照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型的工艺方法,具有工具无损耗、加工效率高、不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限制、成本低等优势特点。由于电解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过程是以尺寸极其微小的金属离子形式进行的,因此电解加工不仅用于常规尺寸零件的加工,而且在微纳制造领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本成果针对群缝、群孔等结构零件的传统加工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表面质量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零部件群缝(槽)、群孔(坑)复杂结构的整体电解加工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基于普通光源的镜面物体三维重建方法、装置和设备
1. 痛点问题 目前国内外三维重建主要是采用“立体视觉法”、“激光扫描法”、“结构光法”等的传统方法,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光源设备(如激光,红外等),设备造价成本高,且对于镜面、晶体等物体进行三维重建时,还需要在重建物体表面进行去反光、去透光的处理(如喷涂显像剂等)才能进行三维重建,存在重建效率低(一般需1小时以上)、成本高、难以普及等痛点。 2. 解决方案 本技术是基于局部的隐式可微体渲染方法,解决上述痛点问题,突破基于普通光源下镜面、非镜面、晶体等物体的三维重建,实现可应用在多种领域,且低成本、高效率(全过程仅需10分钟)、高精度、易普及的三维重建设备及应用。 3. 合作需求 1)寻求资源对接,目标合作领域为三维重建相关领域,目标合作企业为对三维重建应用有需求的各行业; 2、孵化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所需的资金。
清华大学 2023-04-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