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础设施缓冲保护材料
本成果是一种应用于基础设施缓冲保护的高分子聚合物,它由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发泡剂、阻燃剂、环氧树脂等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形成,该缓冲保护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型速度快,且材料可直接覆盖在基础设施表面,能够直接用原土回填,而基础设施不受破坏,避免了借土回填或砌筑条石保护涵施工工序周期长的问题,极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达到了有效保护基础设施的目的。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海上基础冲刷防治新技术
海上风电是一个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领域,加之海上风电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其技术难度进一步提高。从其环境来讲,海上风电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风、浪、流等气象水文条件因素。在风电场建成后,浪、流等水动力作用会对风机基础单桩产生严重的局部冲刷,从而影响风机基础单桩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海上风电场的防冲刷能力进而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就需要对海上风电场进行防冲刷防护处理,现实中海上风电场防护面临如下问题: 以淤泥、粉质砂土等为主的海床地质条件的海床土壤易液化,海底的浪、流会在基础单桩的周围冲刷形成底坑,影响了基础单桩的稳定性;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对基础单桩进行冲刷,长此以往基础单桩外部会受到严重腐蚀。 本技术采用改变桩周流场的主动防护理念改善海上构筑物基础的冲刷问题,具有理念清晰、治理成本低、安装简单、防护效果好等优势。 创新点 该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从改变流场的主动防护模式实现海上桩基冲刷防治。 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建设,海上风电桩基尤其是大容量的风电桩基不断出现。目前,我国沿海分布有约3000台海上风电桩基,这些桩基普遍面临着冲刷的威胁。保障桩基冲刷安全、避免桩基冲刷引发风机倾覆损失的需求更加迫切。现阶段我国海上风电桩基冲刷灾变防控技术尚不成熟,具体体现在地基冲刷机理和防治手段不清晰、防护方法不彻底等方面,有效防护方法的缺失增加了风机结构运行的风险,推高了海上风电桩基的建设与运维成本。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08
LED护眼教室灯(基础款)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品牌:Nonton捷能通 产品品名:LED护眼教室灯 产品型号:NT-JSD-1501-036 产品功率:36W 产品额定电压:AC220V 产品显色指数:>90(R9>50) 产品色温:4900K-5100K 产品认证:CCC
厦门捷能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栖源”校园基础云平台
以多云缓和异构为基础架构的混合云管理平台,对接IT资源或云资源池,为学校系统提供all-in-one的IT服务管理能力。
成都华栖云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新型基础护理操作实习模型
XM-5新型基础护理操作实习模型   XM-5新型基础护理操作实习模型共有5个部件组成,分别为:透明洗胃训练模型、静脉输液手臂模型、男性导尿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女性外生殖器模型,能按操作规程进行21项基础护理操作。   部件1:男性上半身,该部件为透明洗胃训练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口腔护理 ■ 氧气吸入法 ■ 鼻饲法 ■ 经口经鼻吸痰术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 洗胃法 ■ 十二脂肠引流术(用四个灯泡示意胆汁排出的部位)   部件2:静脉输液手臂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肌肉注射 ■ 皮下注射 ■ 静脉输液(血)   部件3:男性导尿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男性导尿术 ■ 膀胱冲洗术 ■ 股外侧肌肉注射 ■ 臀部肌肉注射 ■ 外阴护理 ■ 造瘘引流术   部件4: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肌肉注射 ■ 灌肠法   部件5:女性外生殖器模型,可与部件3进行互换,可作如下操作: ■ 女性导尿术 ■ 膀胱冲洗术 ■ 外阴护理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区块链基础仿真平台
通过抽象仿真模拟实现基础知识形象化、复杂原理可视化,让学生掌握区块链基础知识、原理、关键技术及主要特性等认知。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岩土科技-世界基桩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领跑者
目前,自平衡试桩法已被写入多部的行业标准和检测技术规范,住建部在201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自平衡试桩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桩基检测技术依靠其自身优越性,在许多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广西岩土新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郑华庭 注册时间 2017年6月 注册所在省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451300MA5L6C0G1D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机械设备研发;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用机械销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通用设备修理;建筑材料销售;机械设备租赁;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管理服务;土壤及场地修复装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企业地址 来宾市高新区金峰路99号 获投资情况 未获投资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郑华庭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2017年6月毕业 桑润辉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2021年9月入学 牙政锐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2016年6月毕业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江杰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研究员 基坑工程 桩基工程 隧道工程 欧孝夺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教授 环境岩土工程、地下结构及尾矿库安全性研究 五、项目简介 工程上,静荷载试验方法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然而长期以来,静载试验的装置一直停留在压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堆载法、锚桩法)两种形式,试验工作费时、费力、费钱,因此人们常力图回避做静载试验,且堆载法在堆载和检测过程中存在堆载物易倾覆的安全隐患;锚桩法则存在锚桩施工繁琐,工期长和费用高等问题。传统试桩法已不能适应桩基础承载力检测需要,亟需一种新的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J.Oterberg发明了桩底加载测试单桩承载力的方法,称之为桩端加载试桩法,也用其名将该方法命名为Oterberg试桩法、O-cell试验,并在1984年第一次将该测试方法应用于单桩承载力检测。我国最早由史佩栋教授自1995年在许多地方做了推广介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于1996年率先在国内开始实用性应用,并于1999年编制了江苏省地方标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将其命名为“自平衡试桩法”。 目前,自平衡试桩法已被写入多部的行业标准和检测技术规范,住建部在201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自平衡试桩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桩基检测技术依靠其自身优越性,在许多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
广西大学 2022-08-11
基于离散切线刚度估计的实时混合模拟试验反馈力修正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混合模拟反馈力修正方法,首先通过对试验子结构的正弦波位移追踪试验,确定其初始刚度,测量位移噪声和测量反馈力噪声分布;次之确定离散刚度估计算法参数:包括修正参数,历史数据存储容量,瞬时刚度更新频率,瞬时刚度估计阀值。然后,在实时混合模拟试验中插入瞬时刚度估计模块,并向其同步输入测量位移与测量反力。其中,瞬时刚度估计模块采用离散切线估计算法同步计算试验子结构的瞬时刚度。最后,利用每一步所估计的试验子结构瞬时刚度,修正测量反馈力。本发明可以极大提高试验子结构瞬时刚度估计的准确性,并能进一步准确的修正测量反馈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轴加工系统的相对动刚度获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加工系统相对动刚度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多轴加工系统的工作范围建立其刀尖点可达姿态的工作空间,并将该工作空间离散化,即对每个轴的行程,均用一系列离散点表示;(2)对于任一离散点,建立其对应的多轴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3)计算该离散点对应的相对动刚度矩阵 KD。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获取方法在加工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机床本身结构、刀具和工件的动刚度特性及其相互耦合关系,能够准确表征多轴加工系统在工作空间中的相对动刚度分布规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带有诱导结构和刚度梯度的锥形缓冲吸能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诱导结构和刚度梯度的锥形缓冲吸能装置,属于缓冲吸能技术领域,锥形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外层薄壁管、内层薄壁管,所述的外层薄壁管与内层薄壁管同轴,且外层薄壁管比内层薄壁管在轴向方向高15mm;所述的外层薄壁管为圆锥管,内层薄壁管为六边形方锥管;外层薄壁管、内层薄壁管之间由六个连接隔板连接,连接隔板前端为三角形结构,用来设置刚度梯度,以增加碰撞初始阶段,吸能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设计的锥形管相较于直管在压缩过程中不易发生整体屈曲,同时具备更高强度的抗斜载荷能力。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