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省级融媒体平台党建宣传的实践探究——以湖北广电长江云移动政务平台“建党百年”专栏为例
新媒体时代,各类融媒实践逐步开展,本项目致力于研究省级融媒平台长江云的党建宣传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新视野关照现实问题。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杨寒露 网络新媒体 2019/2023 王嘉琦 广播电视 2019/2023 黄艺丹 网络新媒体 2019/2023 吉珈漩 网络新媒体 2019/2023 杨宁 广播电视 2019/2023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袁满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讲师 网络与新媒体 四、项目简介 新媒体时代,各类融媒实践逐步开展,本项目致力于研究省级融媒平台长江云的党建宣传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新视野关照现实问题。以2021年湖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长江云融媒体平台中“建党百年”的专栏内容、专栏形式以及专栏机制为例,研究其对党建宣传活动的报道的内容、形式、机制、技术和服务,分析研究省级融媒体平台对党建宣传活动的实践路径。结合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以及统计学的知识,通过数据分析、个案分析和访谈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地探究省级融媒体平台对党建宣传活动的实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9
“高等教育这十年——新时代、新科技、新内涵”云端展览:实践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实践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主要面向高校创新创业部门及大学生群体。该专区旨在宣传推介高校创新创业特色项目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构建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库,并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政、产、金、贸、媒等服务,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12
关于公示北京市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评审结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5号)要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北京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市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评审已结束,现公示推荐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名单,公示期7月12日—19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2-07-13
专家报告荟萃③ | 赵明阶: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地方本科院校 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结合重庆科技大学推进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围绕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与大家分享几点认识。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05
综合实践活动室
产品介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科技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科技活动两大部分。科技活动可以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老师们结合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该实验室设计新颖、独特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完全能满足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内容。 金工:机械缝纫、手工工艺、木工、烹饪、电工、电子、洗涤等八大功能。 金工:可完成钣金、划线、锉削、锯割等技能点的教学。 木工:可完成划线、锯、创凿、连接、锉钻等技能点的教学。 烹饪:可完成主食、普通菜肴制作等技能点的教学。 洗涤:可完成日用品和简单服装洗涤等技能点的教学。 缝纫:可完成手缝、刺绣、裁剪、勾线等技能点的教学。 工艺:可完成剪、粘、折、贴、扎糊、雕刻、彩绘、编织等技能点的教学。   电子电工:可完成电烙铁焊接技术、一般电路的认识、装配普通收音机和电子门铃、模拟家用照明电路的安装、家用电器维修及保养等技能点的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活动课程特点:   1、实践性。2、开放性。3、自主性。4、生成性。5、综合性。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地理综合实践套装
   中教启星地理综合实践套装以以色列neulog传感器为核心,基于新课标提出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配套开发了系列地理实验探究课程,是学生进行地理实验活动的有利工具。    地理综合实践套装由NeuLog数据分析软件、高精传感器、指导手册组成,具有模块化拼接、独立数字显示、触屏等多种功能,支持多平台连接。其中,NeuLog传感器基于即插即用系统原理设计,可以直接连接到NDU(监控显示)和实验操作的软件。    NeuLog传感器系统具有两种操作模式:在线实验模式和离线实验模式,包括温度、光强、氧气、PH值、湿度、声音、CO2、气压等17种传感器,可以满足大专院校和中学地理教学野外实践考察学习的需求,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需求。 产品组成 产品特点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共建电磁兼容及抗干扰技术创新平台
电磁兼容及抗电磁干扰技术是保障电子电气产品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是新一代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所急盂的共性技术。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产品不满足电磁兼容性能,将遭受干扰致无法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根据相关法规,产品在取得国内或国际市场准入资格前,必须符合电磁兼容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技术要求。但是目前市场上电磁兼容技术难度大,研发费用高,企业难以承担;电磁兼容设计水平低,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企业竞争力下降;产品性能难以提升,产品有被淘汰的风险,企业生存困难;产品的正常功能失效,引发安全和可靠性问题,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浙江大学在电磁兼容技术领域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顶级水平的研究团队,团队在集成电路和射频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以及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在电子电气相关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解决市场痛点,浙江大学寻求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重点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车辆、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发电、家用电器、无线通讯、航空航天、医疗仪器、机器人、以及国防军工等产业提供电磁兼容技术服务。
浙江大学 2023-05-10
生物医药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创新应用平台
生物医药的发展遇到计算性能达不到规模要求的瓶颈,该项目选择以生物医药学相关算法的高性能并行计算为目标,利用高性能并行计算系统,对生物医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及化学信息学手段开展了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工作,其中包括SARS,HIV以及广谱药物的研究。拥有自主开发的于模代数理论的快速大规模多重比对算法SMA。在计算机药物设计方面,开发了DDS—SIM模块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并拥有一套小分子和已有药物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特性的化学数据库。 创新点: 1.利用高性能并
南开大学 2021-04-14
水处理组合工艺与生态高效低耗技术创新与研发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主要内容: ① 用吸附-混凝-超滤组合工艺,高效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采用光催化-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有效去除水中亚硝胺类污染物;同时采用正反冲清洗方式的膜滤装置,最大程度提升清洗效果;研制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三相分离器,解决污泥沉淀区入流口和回流口的重合问题,提高了气液固的分离效果。 ② 研制了具有不同内部构造的EDI工作模型,实现了无酸碱再生、零废酸废碱排放条件下的连续、高效的废水直接处理,所得淡化纯水和高浓度浓缩液均得到回收利用。 ③ 研发了铝盐型、铁盐型、硅酸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型等一系列复合高效絮凝剂,在提高其絮凝性能、注重技术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保障了生态安全性。 ④ 开发了以生物膜叠球填料为特征的剩余污泥减量型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建立了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有机废水能源化处理技术体系,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和污水处理能源化;通过开发联合改性催化剂和泥炭吸附剂,解决了既不能生物处理、也不具备能源化的废水处理问题。 ⑤ 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耗、应用范围广、使用便利的挂膜式浮动链曝气污染水体修复方法,有效实现区域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系列重金属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特别是利用水生植物千屈菜修复铬污染水体,治理效果明显,美化景观环境。 项目特色: 本成果明显使操作费用降低、膜使用寿命延长、污水处理排污费减少,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已在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和广东等省市多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实施转化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明显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2-07-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458 4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