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报告荟萃⑱ |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怀勇: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5-07-02 10:00:00
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怀勇

王怀勇以《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分析了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并聚焦西南政法大学新文科建设的探索、政法院校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一、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政法院校的新文科建设与文科教育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进入了2.0阶段,新时代对政法院校的法学新文科建设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围绕各大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政法院校还存在法学与工科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有待加强,科技赋能法学教育教学的程度有待加强,法学教育的实践程度有待加强三方面不足。

二、西南政法大学新文科建设的探索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是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办学时间最早、培养法治人才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政法院校。近年来立足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深化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强化创新实践,转化协同培养的成效,扎实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聚焦四个方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一是革新培养理念,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积极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紧跟“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数字经济等国家重大战略,设立涉外法治、科技法学、法律金融、法律审计等校级拔尖班,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培养,配套专项经费和推免指标倾斜。依托政法院校唯一的国家安全学博士学位点,面向海外利益保护、海外利益安全,开办全国首个海外利益保护实验班,设立全国首个海外利益安全本科专业,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法学+”人才培养项目集群。

二是强调课程育人,重塑精课体系。打造“五类金课”矩阵,实施“西政金课行动”,建成国家级法学一流课程15门,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坛”,联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庭审进校园,开设《庭审技能实训》《模拟联合国实训》等61门项目制课程,打造校外实践课程。上线AI智能教学助手“西小政”,引入AI课程资源库。

三是聚焦学术信念,夯实学生的学术根基。实施“毓秀学术成长计划”,面对全校的本科生开展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学术训练,举办“新苗学术沙龙”活动,扎实推进了“博雅菁英计划”,实施“笃行”社会实践项目。

四是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产教协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共同体,设立了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柬埔寨司法部等34家单位共建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做优做强产教融合专业群、现代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项目,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涉外法治专业群、智慧司法专业群。

三、政法院校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考

政法院校进一步推进新文科建设,要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地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强化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专业壁垒,深化协同育人,激活多元主体的功能,拥抱科技的变革,创新教育的形态。

唯有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才能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