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凹凸棒石基环保型涂料添加剂
凹凸棒石粘土是一种具有规整孔道(0.36nm×0.64nm)和纳米棒晶结构(棒晶长约1-5μm,直径约20-70nm)的天然一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吸附性能与胶体性能,与传统涂料中使用的增稠剂有机膨润土相比,可大幅提高漆膜的光泽防止漆膜流挂现象和涂布过程中的飞溅现象,防止颜填料沉降,改善涂料水分,使涂料外观均匀,并对微生物、盐、轻度酸碱呈惰性,可有效改善涂料的稳定性。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凹凸棒土作为触变型防沉增稠剂,在水性和溶剂型体系中均具有良好的防沉、增稠效果,并具有以下特点:高触变性,可防止漆膜流挂现象和涂布时涂料的飞溅,有利于建立厚层涂料、提高遮盖力;当施工剪切时,粘度迅速下降,因此在凝胶结构重新建立前,改进了流动和流平性;良好的流变性,这包括颜料的优良悬浮性,可防止颜填料沉降,改善涂料分水;很好的抗流挂性能,可防缩孔和鱼眼,使涂料外观均匀;物理性能稳定,对微生物、盐、轻度酸碱呈惰性,可稳定涂料体系,延长储存期限,提高开罐效果,并可以干粉状态下加到配方的颜料分散中,或在预凝胶后加入;可取代部分纤维素增稠剂而减少对水的敏感性,与其他增稠剂间有着很好的相容性。
兰州大学 2021-01-12
基于聚合物胶体粒子的 Pickering 颗粒乳化剂
利用不同拓扑结构的无规共聚物或改性天然大分子制备聚合物胶体粒子,通过对聚合物链结构以及制备方式的控制,得到不同形态、大小、表面性质的聚合物胶体粒子;此类聚合物胶体粒子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可作为颗粒乳化剂稳定油/水界面,相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和无机固体颗粒乳化剂,其具有极高的乳化效率,且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控手段实现乳液的相反转或者制备高内相乳液,可用于涂料、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江南大学 2021-04-13
非钳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能源需求巨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 严重。氢-氧质子交换膜动力燃料电池(PEMFC)以其高效、洁净、兼容可再生能 源技术等特点,被认为是后石油时代解决移动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理想方案。然而, 当前PEMFC所使用的催化剂为贵金属Pt基催化剂,其对Pt资源的需求巨大,成 本高昂,难以成功商业化推广。因此,开发出符合动力输出性能的非钳燃料电池 技术,契合我国对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高性能动力电池汽车的迫切需求。 以该项目为依托制备的非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以可以使单电池的最大输出 功率达到0. 6 W. cm-2,已经完全达到贵金属Pt基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可以满 足动力输入应用要求。目前,该催化剂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属于国际 一流国内领军的高科技技术。该催化剂的成功推广势必将从根本上解决机动汽车 尾气对我国环境的污染问题,降低对石化能源的需求。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迅猛,行业总体步入正轨。2010年,燃料 电池堆的全球出货量有23万台,而在2007年只有1. 1万台出货量,2011年至 2012年的全球燃料电池的出货量有85%的年增长速度。在2010年全球售出的燃 料电池中,便携式燃料电池占到这一总数的95%,其中超过97%采用质子交换 膜燃料电池技术。2007年至2010年间,燃料电池出货量翻了 20倍。从应用上 看便携式小幅增长,交通运输应用在近几年大幅增长,而在电站的应用则呈现平 稳增长态势。2012年,燃料电池行业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全世界市值,并且 亚太国家运送超过3/4的燃料电池系统到世界各地。2014年起,按每年22. 6% 的复合年增长率计算,全球燃料电池产能在2020年预计将达到664.5兆瓦。在 未来六年时间里,各国政府对加氢站及相关氢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成为这一增长的 推动力量。随着燃料电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作为其关键材料的催 化剂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丰厚的利润。 另外,制备该催化剂的原产料价格便宜、方法和工艺非常简单, 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很容易开展下一步工业生产。
重庆大学 2021-04-11
剪分式连续输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分式连续输草装置,包括主体草箱、纵向压草轮,主体草箱的下部的下料口处设有间歇送草装置总成和剪切分层装置,间歇送草装置总成的前方设有相向转动的刮草棘轮和辅助滚轮,自刮草棘轮与辅助滚轮之间的间隙处斜向下至纵向压草轮的前方设有承草板,刮草棘轮上设有同步输送带,同步输送带靠近承草板的上表面。主体草箱内设有抖草装置、压草装置和压草滑道。用于在草方格沙障铺设过程中,连续输送散草,能够将草箱中的散草顺利的铺设到沙地表面,输草连续、不易堵塞、自动化程度高。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可拆卸多功能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多功能收纳装置,由安装装置和可拆卸收纳袋组成,安装装置包括柱身,挂钩,柱身上面设有挂钩,柱身外圆上均布有六条凹槽;每条凹槽内部两端分别设有弧形圆杆,可拆卸收纳袋包括收纳袋,可拆卸直杆,收纳袋一面设有若干个杆套,并套于直杆上固定收纳袋;可拆卸直杆两端分别设有上,下卡口,可拆卸收纳袋与安装装置通过柱身上的凹槽及弧形圆杆和可拆卸直杆及上,下卡口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装置和可拆卸收纳袋,两者相互配合使用.柱身凹槽中可拆卸直杆,杆套可脱卸收纳袋,使收纳装置可根据需要调节其大小,整体可悬挂并360°转动,操作简洁,节省空间,方便取物.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一种装卸助力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卸助力装置,涉及装卸机械技术领域。机架为H形结构,机架横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落地立柱,上半部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垂直滑槽一,下端设有滑轮,垂直滑槽一的中部侧面设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水平方向第二滑块;横梁内侧设有一对带垂直滑槽二的立柱,与垂直滑槽二配合的第三滑块与气弹簧固接;连杆三的一端与垂直方向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连杆一的上端铰接;连杆四的一端与连杆三的中部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二的铰接端与水平方向第二滑块铰接,连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杆一铰接;连杆一的下端与平板侧面中部铰接;钢绳的一端与平衡器固结,另一端绕过滑轮与垂直方向第一滑块固结。主要用于装卸助力。市场前景分析:装卸、物流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活塞式浮力调节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浮力调节装置,它包括防水舱体、活塞驱动机构、输油管路等部分。防水舱体包括防水舱体、上下两个防水舱盖以及连接于舱体上的法兰块等。活塞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传动副、滚珠丝杠传动副以及机架等支撑件。输油管路包括油缸、阀块、开关阀、输油软管以及皮囊。通过移动活塞改变进入皮囊中油液的体积,从而改变皮囊大小,进而改变装置的浮沉状态。本发明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尤其可以延长水中无缆设备的续航能力;采用活塞和缸体的形式,排油量和排油速度与反馈活塞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呈线性关系,使得装置的状态易于控制;把油作为介质并且把皮囊与水环境隔开,使得运动部件免于腐蚀,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浙江大学 2021-04-11
煤矿井下喷浆 搅拌装置
机械搅拌主体为龙门式结构,由液压缸构成的可升降两立柱跨骑于矿车轨道上方,由液压马达驱动螺旋搅拌头实现对矿车中喷浆混凝土料的搅拌,液压泵站位于巷道一侧,液压控制可手动或 PLC程控实现。该装置与现有搅拌装置相比具有体积小,可手动或程控切换,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井下中小及大型巷道断面均适用等特点。成果处于应用研究阶段。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循环氢脱硫工艺与装置
循环氢脱硫溶剂发泡,引起胺液跑损,夹带的分散相提高了循环氢的分子量,增加了循环氢压缩机的能耗,降低了氢气的纯度,缩短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反应的效率。针对我国石油炼制行业原料油含硫量逐渐提高,循环氢气夹带重烃升高的趋势,提出并首先实现循环氢旋流脱烃、脱硫方法,发明预旋流脱重烃的循环氢气脱硫新工艺:采取预旋脱烃方法控制脱硫剂发泡、降低循环氢压缩机工质的分子量;采取后旋脱胺方法回收“跑损”胺液、降低胺液微粒危害。该工艺,在脱硫塔前设置了循环氢分烃设备,有效地脱出其中的液相组成,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了循环氢带液的问题;在脱硫塔增加旋流分离器组,控制循环氢带液量,节约能源,部长环氢压缩机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该工艺可推广应用到炼油厂加氢裂化、催化裂化、焦化、重整以及催化裂解等装置产生的循环氢、液态烃、柴油和低分气的脱硫系统,以及含硫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推广到由油田伴生气、天然气、水煤气合成等加工过程附产的液化气和燃料气的脱硫系统。本项目研究成果及衍生成果已申请了11件中国专利。其中,中国发明专利9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件和实用新型专利2件,负责编写国家标准1件(GB/TXXX-XX 液-液分离旋流器技术条件.计划编号:20079030-T-606)。目前拟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大型乙烯装置优化控制技术
石油化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乙烯工业则是石化工业的核心和发展标志。本项目 从大型乙烯装置优质增产、节能降耗的需求出发,融化学工程、乙烯工艺、自动控制、人工智 能以及系统优化等技术为一体,通过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了芳烃液化气裂解过程 工艺研究与优化、液相烃裂解反应过程模拟与优化、十万吨裂解炉温度与负荷先进控制、十万 吨裂解炉燃烧过程工况研究与优化、十万吨裂解炉烧焦模型与在线自动清焦控制、急冷油减粘 系统工艺研究与优化、乙烯装置老区与新区裂解气负荷优化分配、冷箱系统用能分析与优化、 碳二加氢反应过程先进控制与优化、乙烯精馏过程先进控制与优化、分离系统热区精馏过程模 拟与优化等大型乙烯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关键技术。 裂解炉、乙烯和丙烯精馏塔的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已在中国石化七家乙烯企业全面推广应 用,有力推动了我国乙烯行业乃至石化工业的科技进步。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5 66 67
  • ...
  • 358 3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