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车件快速成型复合材料用高温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制
碳纤维复合材料要真正应用于汽车领域,必须适应高产量汽车生产的成本和生产速度,因此对复合材料的规模化、自动化、快速成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率批量化生产要求新型的快速固化成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预浸料的模压成型工艺:利用固化时间在2~5min的环氧树脂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生产。首先使用2~3分钟即可硬化的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制造预浸料,然后再放入模具加热,在3~10MPa的高压下冲压成型。成型周期仅为约10分钟,在热硬化性CFRP中生产效率上佳。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中心将化学流变学理论应用于碳纤维预浸料专用树脂体系的设计指导通过流变学调控树脂体系的初始粘度,实现树脂对纤维的充分浸润。通过化学反应降低预浸料的树脂流动度,提高预浸料的工艺性能。已申请专利6项。在工艺设备创新方面,采用双行星双动力的搅拌方式,低速运转的行星搅拌锚使物料上下翻动混合,高速运转的行星分散盘使物料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剪切。课题组充分利用北京化工大学的高分子学科优势,基于国产碳纤维的产能扩张,结合不同级别国产碳纤维(T300、T700、T800) 的表面特性,自主设计了不同耐温等级的环氧树脂体系,开发了系列化(80、90、100、120、180度)的预浸料专用树脂体系,以开拓国产碳纤维的下游加工应用。 在快速固化耐高温韧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制方面,环氧树脂分子设计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含有噁唑烷酮环的环氧树脂固化后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亦高于纯环氧树脂和其他的传统环氧热固性材料。2.具备出色的电气绝缘性能,物理机械性能。3.噁唑烷酮结构极性基团的存在使得环氧树脂与碳纤维的粘结强度增加。4.聚氨酯柔性链的存在,使得树脂的柔韧性提高。固化体系设计包括:固化剂的液化改性;储存稳定性;吸水性;分散性。MHT150-PN预浸料树脂是中高温固化快速成型的阻燃环氧树脂体系,具有高耐热、环保阻燃和高韧性等特点,主要用于汽车件等快速固化预浸料领域,具有优异的操作性及贴合性。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科技金融指数体系构建
课题组对科技金融指数环境进行了量化测评,对国内城市的科技金融指数进行系统的排序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新型住宅结构体系研究
课题组对新型住宅结构体系-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如下:/line1、试验研究充分——完成了异形柱承载力试验,框架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7、9、12层整体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line2、理论分析完善——提出了异形柱双向受剪承载力、不等肢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受剪承载力、L、Z等异形柱双向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异形柱空间整体结构弹塑性分析,提出了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line3、研究成果在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结合江苏省第一个国家康居示范小区——南京月安花园等工程,完成了多层异形柱框架结构、中高层异形柱框架加短肢剪力墙结构等多项试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line4、编制标准推广应用研究成果——编制了江苏省地方标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B32/512-2002),对该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规范和指导设计与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东南大学 2021-04-10
企业编码体系的设计
项目概述 目前,许多制造型企业热衷于采用ERP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升级。但是由于没有解决企业管理信息采集的问题,ERP系统的实施效果不佳。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必须解决企业各类数据的录入与采集问题,其基础工作就是建立企业的编码体系。主要特点 依据唯一性、扩展性、可读性、规范性的编码的原则,确定企业编码体系,并对在生产与采购中所涉及的全部物资进行了编码。 企业编码体系是企业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工作,编码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编码的唯一性会影响整个管理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果。本项目组能够根据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合理的编码方案,制定物料编码(包括生产物料、成品等)、供应商编码、客户编码、仓库编码、工作中心编码、人员编码等编码规则,并协助企业相关的编码工作。通过编码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管理,解决了物料分类不规范,物料名称不统一的问题,为企业上ERP系统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市场前景    许多中小制造型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在没有建立编码体系的情况仓促上马的,因而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本项目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编码体系,为企业上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信息采集打下基础。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高效人工光捕获体系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陈旭漫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题为“Efficient Near-Infrared Emissive Artificial Supramolecular Light-Harvesting System for Imaging in Golgi Apparatus”的学术论文。 光捕获过程作为将自然光进行捕获、能量转化并利用的步骤,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第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构筑人工光捕获体系对于光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构筑具有高效人工光捕获体系仍存在很大挑战。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杯芳烃诱导聚集”策略,设计合成两亲磺化杯芳烃和阳离子型萘基吡啶衍生物作为荧光给体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并引入尼罗蓝作为荧光受体分子,成功构筑了近红外发射的超分子人工光捕获体系。 通过进一步研究,团队发现该体系在细胞内依然保持很高的光捕获效率和高度稳定性,同时证明了其对高尔基体染色的选择性。该研究对于人工超分子光捕获体系传感、成像、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陈旭漫,东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东南大学 2021-04-11
质量监测体系与分析
本项目应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配合学校逐步形成 OBE 管理模式,为学校构建从生源质量、过程质量到结果质量的全面质量监测与分析报告体系。成果导向的质量监测体系为学校教学与质量管理、二级院系和教师考核、专业建设和专业调整以及院校评估、专业认证提供数据支撑与管理分析报告。
麦可思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2021-12-20
固相力化学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新技术
传统制备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如插层复合法工艺复杂,需要加入增容剂或对层状无机物进行有机化处理,此外单体插层聚合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熔体插层则要求聚合物的熔体粘度低。针对传统插层复合法存在的问题,本项目将固相力化学方法引入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利用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独特的三维剪结构所提供的强大挤压剪切力场和粉碎、混合、分散及固相力化学反应功能,在磨盘碾磨过程中同时实现层状无机物的粉碎、片层滑移和剥离,聚合物的粉碎和嵌入,聚合物与无机填料的固相分散和混合,得到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粉体,再经进一步加工成型,可制备用途广泛的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如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具有导电、导热、电磁屏蔽、阻隔或隔音降噪的功能材料等。 主要技术指标: 可制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及具有导电、导热、电磁屏蔽、阻隔或隔音降噪的功能材料等; 所制备的PP导电导热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5.2×10-4 S×cm-1,导热率可达0.69 W×m-1×k-1; HDPE导电导热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10-3 S×cm-1, 导热系数可达2.2 W×m-1×k-1 建设投产条件(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需要带分级装置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双螺杆挤出机及注射/热压成型机。
四川大学 2023-05-15
一种家禽气体致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家禽气体致晕装置,主要由自动运输通道、气体释放装置、气体浓度检测控制仪、家禽入口、家禽出口、人员出入口、气体回收装置、下水道、开关、LED灯、换气扇构成,其创新点有:自动运输通道采用螺旋式设计,保证足够致晕时间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占用空间缩小;实时监控致晕室气体浓度,并随时调控,保证显著致晕效果的同时又降低了致晕气体使用量;剩余气体可回收,节约成本;运输速度可调控,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加快或减慢,操作简单,便于控制。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拉伸型叠层压电致动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伸型叠层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元件、绝缘件、连接件、驱动电源和控制 单元,压电元件在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厚度和宽度方向的尺寸,用来输出拉伸致动位移;连接件一端 连接压电元件,另一端设有螺纹开口用来连接工作装置或力传感器;绝缘件用来提供绝缘保护,防止高 压击穿造成破坏;驱动电源用来给压电元件提供高压电场,控制单元用来对驱动电源进行控制。本实用 新型利用压电材料的 d31 效应,可直接输出拉伸致动,且具有较大的输出力,非常适用于
武汉大学 2021-04-14
磁致伸缩导波单方向检测方法
磁致伸缩导波单方向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领域。该方法将两激励信号分别输入两激励传感器,在待测构件中激励出单向传播的导波,两接收传感器分别接收导波信号,选择将其中一个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导波信号延时处理后与另一个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导波信号相减,最终得到与导波同向的检测信号。本发明利用双磁致伸缩激励传感器进行激励,叠加后的激励信号幅值加倍,从而提高了激励能量,也提高了信噪比;同时,本发明利用双磁致伸缩接收传感器进行接收,接收到的两个导波信号通过信号叠加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提高了缺陷的检测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44 2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