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苏州市华夏科技展示品制作公司
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 苏州市华夏科技展示品制作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苏州市科协下属机构,和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是二个独立法人集体企业,由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和高级技工组成,陈凯歌高级工程师出任经理、所长,下属有木工、雕刻工场、铜铸工场、精密加工作坊及定点石雕厂等。设计与制造能力,从中国第一台能按天文数据设计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行演示仪的成功研制,足以证明我公司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现在该天文仪器展示于黑龙江科技馆。   十几年来,我们已开发了:   1、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如指南车、记里鼓车、针灸铜人、火龙出水、龙骨水车等83种复原模型,每件制作精细,保持原有功能。   2、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也是88种。如北宋苏颂水运仪象台、浑仪、简仪、浑象、元齐政楼铜壶滴漏、龙舟香漏、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等。   3、明清时期古董钟表40多种,如郭守敬大明殿灯漏、铜人敲钟机械钟、插屏钟等。   4、我们研制了很多现代天文仪器与科技模型,如太阳系九大行星演示仪、大型精密三球仪、九星秤、大型彩色立体景泰蓝会发光会讲话的铜质地球仪等。   5、我们为大、中、小学制作了几百件教具,为上海、苏州、昆山等地学校,建立了十座校办天文馆、科技馆。我们还为上海教育系统编制的新教具制作了16.8万件。   十几年来我们已为很多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制作了各种科技展品:   1、紫金山天文历史博物馆   2、河南博物院   3、上海天文台        4、陕西天文台  5、北京天文馆        6、内蒙古师范大学  7、中国科技馆        8、江苏科学宫  9、黑龙江科技馆       10、山东省科技馆  11、香港科学馆        12、烟台德胜科技馆  13、台湾高雄天文教育馆    14、南京博物院  15、福州科技馆        16、四川科技馆  17、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18、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  ……   苏州市华夏科技展示品制作公司、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自己在金庭镇缥缈峰旅游区创办了中国民间规模最大的“华夏天文博物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绾院士亲自提写馆名并赠送一副精美对联。其古代天文仪器展品品种之多,目前可称中国第一。   自公司成立之日开始,我们决心为海内外科技馆、博物馆、科技公园、学校、旅游景区乃至大型主题公园提供良好服务,我们出售的展品长期负责保修与服务。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我们把中华古代科技展品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融合起来,集展品、场景灯光、当地历史文化、特技于一体的展示方法,并组成一个一个专题,使每件古展品能演示、可参与,使展品更具有人性化、人情化、更能达到激发兴趣、开阔眼界、思维,培育爱国精神,提高素质的目的。
苏州市华夏科技展示品制作公司 2021-01-15
微生物发酵生产 L-脯氨酸
通过微生物育种和基因工程手段相结合,获得了一株脯氨酸高产菌株黄色短杆菌。发酵培养 65~68 h, L-脯氨酸产量高达 100 g/L,葡萄糖得率为 45%左右。 关键技术 (1)本研究以玉米浆为氮源,有效的降低了发酵成本; (2)以葡萄糖和味精为原料生产 L-脯氨酸的高转化率发酵,该法绿色、环保、可持续,具有经济竞争力,有很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江南大学 2021-04-11
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行技术
项目背景及主要用途: 有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秸秆、城 市污泥等。其产生量巨大,且有机质含量高,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 染。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迫在眉睫。而厌氧发酵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到清 洁能源的转换,符合国家倡导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要 求,实现了环境与能源双赢的局面。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技术采用混合物料厌氧发酵,对基质性质进行调节,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154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55 和效率,对有机固废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保障 工艺系统安全运行。 技术特点: (1)反应装置停留时间短 (2)沼气产量高 (3)充分回收生物质能 已有示范工程:市政污泥与餐厨垃圾发酵示范工程(深圳) 应用领域: 该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有机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
项目背景及主要用途: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热值是甲烷的 2.5 倍。目前,氢气的工业 化生产主要有烃类的高温催化裂解和水的电解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能 耗较高。而厌氧发酵制氢可以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获得氢气能源,是一种经济环 保的方法。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先利用产氢产酸菌,在酸性厌氧条件下将有机 污染物转化为氢气和有机酸,再利用产甲烷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分别从两相反应器中回收氢气和甲烷,氢气和甲烷可进一步提纯作为替代燃料。 技术特点:生物质能产率比单相工艺提高 30%以上,运行费用较低。该技术 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应用领域: 该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有机固体废弃物、农 业废弃物的处理。 17 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行技术 18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 19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天津大学 2021-04-11
金银花发酵菌液系列保健饮料研制
金银花菌是2013年国家卫生部新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原料,目前世界上尚无金银花菌发酵菌原液制成的制剂,本品不仅有广泛的抑菌、消炎作用,还有良好的调理肠胃的作用,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已经完成金银花菌发酵液生产工艺优化、金银花菌质量标准研究,以及金银花菌液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实验。已获金银花菌深层发酵生产工艺研究专利一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05-07
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技术
国内外首次利用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和鸡粪,秸秆经 发酵后,能够使 CP 含量提高 318.92%,NDF、ADF 和 CF 含量分别下降 20.89%、 29.94%和 49.07%,各种氨基酸含量提高 100-200%;能够使骨粉、CaHPO4 和 Ca3(PO4)2 溶磷效果分别提高 701.75%、586.03%和 680.73%,使动物体内磷的表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9- 观消化率提高 13.15%。利用该菌株发酵鸡粪,能够使鸡粪中氮、无机磷、有机 质含量分别提高 12.13%、74.7%、15.6%,CF 降低 39.15%,氨气降低 55.12%, 鸡粪大肠杆菌值为 0.05g,寄生虫卵死亡率为 96%;臭度达到 M2 级,符合 NY/T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申请国家专利 (200810086018.2)。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项目适于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和 加工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便可以快速生产出发酵制剂 并投放市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发酵秸秆工艺简单,既适合于规模生产又可 以分散加工,便于广大农村和企业推广应用。采用本项技术可有效利用秸杆资 源,改善环境,防止污染,缓解蛋白资源短缺,达到节约饲料的效果。另外, 该发酵菌还能够使鸡粪中的氮、无机磷、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粗纤维和氨气浓 度降低,为鸡粪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该项目 属于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重组毕赤酵母发酵生产碱性果胶酶
该项目 成功 构建 了 一株高 产碱 性果 胶 酶的毕 赤酵 母工 程 菌 (Pichia pastoris GS115),通过对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在 3L 罐中酶活达到 890U/mL。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碱性果胶酶的中试及其工业化研究,在 10 吨发酵罐中产酶达到 1305U/mL.采用该重组碱性果胶酶代替传统的强碱高温工艺,废水 COD 显著降低,可生化性较大提高。处理体系 pH 值为 9.4,代于碱精练水平;酶处理温度低于碱处理,这些结果对棉织物前处理的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乙醇-沼气双发酵生态耦联环形关键技术
本项目采用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技术:木薯中淀粉经酵母发酵转化为燃料 乙醇,不能被酵母菌利用的纤维素等生物质以及酒精酵母代谢副产物经厌氧沼气发酵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沼气,沼液经过水资源化技术处理达到资源化指标后回用作为工艺用配料水,从而达到无废水排放、大大降低新鲜水资源;形成可连续稳定运转、无限循环的酒精-沼气双发酵绿色制造技术,实现燃料乙醇“零能耗”、“零污染”的绿色制造。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牛蒡发酵茶的加工方法
普通牛蒡茶一般都是在切片以后采用室外晾晒,使其自然晒干然后再加工, 虽然节省了成本,但是存在质量隐患与风味不好的状况,普通晾干的牛蒡茶往往 容易卫生指标不合格并且口感发涩,淡而无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我们发现市场上这一类牛蒡产品处于空白状态。如果能够对普通牛蒡片进行发酵处理,改进生产工艺,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稳定生产质量,使其具备普通牛蒡茶没有的风味与口感,并且增加一些功能性成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牛蒡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一种新思路,推动牛蒡这一种健康食物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发酵的方式使其具有一般牛蒡茶不具有的风味,同时去除 了生牛蒡片的腥味,牛蒡中还原糖和总黄酮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得到了 10%~20% 的提高,使得产品在有营养的同时品质更稳定。同时利用接种发酵与渥堆发酵相结合的方式,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品,并且规范了生产加工工艺,具有生产规范,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推广至牛蒡茶的规模化及规范化的生产。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氨基葡萄糖的发酵生产技术
本项目通过过量表达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基因(glmS)、氨基葡萄糖乙酰化酶基 因(gna1)、敲除丙酮酸激酶基因(pykF)、甘露糖磷酸转移系统编码基因(manX)以及乙酰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系统编码基因(nagE),构建了一株可高效合成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大肠杆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阶段葡萄糖流加和溶氧控制等技 术,建立了一种重组大肠肝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新工艺,并进行了发酵过程中试放大及产品提取与化研究,显著提高了大肠肝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产 量与生产强度,在 7-L 发酵罐上氨糖产量达到 120g/L,在 100-L 发酵罐上产量达到 90g/L。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