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除草剂抗性基因及应用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主导了全球分子育种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长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基因,制约了转基因育种产业的发展。该技术克隆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基因,尤其是抗草甘膦基因,具有较好的抗性,已在水稻中完成了中间试验,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可达推荐剂量的8倍以上。表明这些基因达到了应用水平,可用于转基因抗草甘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作物的创制。 该技术具有独立知识权产,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投放市场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牛支原体致弱菌株及其应用
该项目利用体外高温胁迫连续传代180代将牛支原体临床分离株HB0801致弱,获得致弱株系列,通过牛体试验证实,第150代致弱株(F150)可作为疫苗株。还利用细菌发酵技术,筛选与优化将牛支原体的活菌数由109CFU/ml提高至1010CFU/ml,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国内外均无此类产品上市销售,可申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牛支原体致弱活疫苗为黄色或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疫苗每头份活菌数不少于1×108CFU/ml,纯粹无杂菌,免疫保护率可达70%以上,剩余水平小于4%,-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牛支原体致弱活疫苗可应用于1-5月龄的本地黄牛和奶牛,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牛支原体肺炎的免疫预防。 市场前景:目前市场上均无牛支原体弱毒活疫苗销售,牛支原体每年给我国的养牛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场上急需可以有效防控牛支原体肺炎的疫苗产品。牛支原体致弱活疫苗的市场前景广阔。 预期经济效益:销售成本:12/头份,销售价格:20元/头份,年产值:2000万元,年利税:400万。 转化条件: 按年产100万头份计算,投资总额:1000万 所需厂房:800-1000平方米 所需人员:10人;主要设备:GMP车间、发酵罐、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锅、洗烘联动机、分装扎盖机、贴签机等。 成果完成时间:2012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玫瑰花提取物及其应用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氧自由基不仅与衰老有关,而且与人类大多数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从人类死亡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到人类最可怕的癌症以及艾滋病,无一不和自由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科研人员试图通过防治自由基产生或清除过量自由基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目前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诱变性,在使用上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试图从植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叶中的茶多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和萜类等。本研究项目是从玫瑰花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并对其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应用进行探索。 本项目涉及天然植物玫瑰花的提取,该提取物包括多糖类、蛋白类和有机酸类,总有效成分占提取物总量的 30%,其中主要包括含多糖 84.74%,蛋白 8.57%,没食子酸衍生物 6.69%。得到的玫瑰花提取物不仅对机体红细胞溶血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对组织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高效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是一种高效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玫瑰花提取物通过防止机体的自由基产生和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预防与自由基有关的各种疾病的发生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用于天然保健品开发。该植物资源丰富,提取容易,安全无毒。
南开大学 2021-04-13
生物法制备环磷腺苷及其应用
环磷酸腺苷(cAMP)为蛋白激酶致活剂,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对糖、脂肪代谢、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调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心源性休克。它也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制备二丁酰环磷腺苷和环磷腺苷葡甲胺,发挥更有效的生理及药理作用。cAMP还可用于畜禽食品添加剂,在离体条件下模拟生长激素的作用,促进畜禽生长,增加优质禽产品产量。通过筛选获得了cAMP的高产菌株,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对菌株进行改造,结合代谢调控手段,进一步提高cAMP的产量,由此可产生数亿直接经济效益。相比化学合成法,可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原料成本和能量消耗。本产品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如医药、食品添加剂产业的繁荣发展,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数十亿。 生产规模及设备投资:发酵罐、离交柱、结晶釜,总投资1000万 经济效益估算:年销售额4000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结核亚单位疫苗的应用开发技术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已有的结核疫苗BCG对预防儿童严重的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效,但其免疫保护作用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至成人阶段已无有效的保护作用。兰州大学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发结核亚单位疫苗,经八年潜心研究,已筛选获得有效的结核亚单位疫苗。我们融合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时期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构建ESAT6-Ag85B-Mpt64(190-198)-Mtb8.4(缩写为EAMM)、Mtb10.4-Hspx(缩写为MH)、EAMM-HspX(缩写为EAMMH)和EAMM-Rv2626(缩写为EAMM26)等八种以上融合蛋白亚单位疫苗。通过动物毒力株攻击保护效率试验评价,筛选到EAMM+MH、EAMMH和EAMM26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力,其保护效果与BCG疫苗诱导的保护力相当或更强。
兰州大学 2021-01-12
多种结构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球状、管状等多种结构纳米炭的制备及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医用栓塞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纳为主要原料,通过适当的工艺条件将其进行交联,并制备成水凝胶微球。微球的粒径可以根据用途进行调整,范围在 100-500 um 之间。产品可用做医用栓塞剂,治疗肿瘤疾病。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安全无毒。 创新要点:合成工艺与配方独特。 效益分析:根据投资规模确定。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品质环糊精的开发及应用
环糊精(cyclodextrin,CD)又称为环聚葡萄糖又名环链淀粉,能与范围极 其广泛的各类客体,比如有机分子、无机离子、配合物甚至惰性气体,通过分子 间相互作用形成主客体包合物, 从而对客体具有屏蔽、控制释放、活性保护等 功能,因而广泛应用到医药和食品领域; 同时利用环糊精空腔与客体分子空间 尺寸的匹配性,还可用于各种异构体的分子识别,制备分离材料等。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为β-环糊精,但其存在结构刚性,水溶性差等显著缺陷, 针对这些缺陷,本研究团队开发了环糊精空腔扩腔技术、环糊精化学衍生技术、 环糊精酶法衍生技术、环糊精聚合技术等,开发出高水溶性的系列高端环糊精产 品,如γ-环糊精、大环糊精、葡萄糖基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麦芽 三糖基β-环糊精、羟丙基环糊精、环糊精高聚物等。高品质环糊精具有水溶性 好、包埋效果好、安全无毒等显著特点,能够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农药、 兽药等领域。 针对目前环糊精领域存在的微囊化效果差、微囊条件复杂等特点,本研究团 队开发了简便快速的微囊化技术,制备了可溶性芥末粉、稳定型薄荷粉、分散型 维生素粉、分散型氟苯尼考粉、分散型制霉菌素粉等系列产品。相关产品均已具 备较好的市场效果。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雌马酚激活 BKCa 通道的应用
雌马酚(equol)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组分之一大豆黄素(daidzein)在结肠 微生物菌群作用下转化产生的具有稳定化学结构的最终代谢产物,比其母体具有 更高的生物活性。大豆黄素的生物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归因于其代谢产物雌 马酚。然而,人群中能代谢大豆黄素为雌马酚者约为 30%~50%。因此,人体能否 将大豆黄素代谢为雌马酚是决定大豆黄素能否更有效地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关键。 雌马酚具有抗氧化、抑制心肌钙超载、影响血管反应性、抗肿瘤、防治更年期综 合症和骨质疏松等作用。 大电导钙激活的 K+通道(big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 channels,BKCa 通道)是收缩表型的血管平滑肌主要表达的 K+通道之一。由孔形成亚单位 α 和 调节亚单位 β1 共同组成跨膜蛋白复合体。β1 亚单位影响通道的 Ca2+/电压敏 感性、对药理学调节剂的反应以及通道向质膜的运输。血管 BKCa 通道激活引起 平滑肌细胞膜电位超极化,关闭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导致血管扩张,从而对 抗压力和血管收缩剂引起的血管收缩。更为重要的是,BKCa 通道呈现组织和功 能异质性。在脑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电流密度、对雌激素(作用于 β1 亚单位)的敏感性、β1 亚单位在 mRNA 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 β1 与 α 亚单位 蛋白的比值均明显高于骨骼肌等外周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提示 β1 亚单位可能在 脑血管 BKCa 通道的调节中意义更为重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雌马酚激活 BKCa 通道的应用,在应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尾套法测量大鼠血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测脑实质和软脑膜血流 量及离体血管肌张力描记和膜片钳技术的基础上,对雌马酚的药用活性进行了检 测,结果表明雌马酚通过激活 BKCa 通道 β1 亚单位,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保护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有益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可用于相关药物的制备。 而我们目前的工作可作为临床前药效研究的主要部分。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位于中国第一水乡——昆山周庄,距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20公里,毗邻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和吴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一流,体现了“小桥、流水、书院”的建筑风格,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 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2005年改制为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设有工学院、商学院、时尚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海外教育学院,设有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应用技术教育研究所,获批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等,现设有3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8000余人,担任各类课程的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60%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占80%以上。 学院秉承发扬苏州大学百年办学传统,坚持“能力为本创特色”的办学理念,改革、创新、奋斗十多年,形成了依托行业、强化应用、开放办学、高效管理的办学特色。由社会各界和高校百余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专业设置、师资聘请、教学计划审定、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坚持“加强理论、注重应用、强化实践、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苏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本院的骨干教师,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场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十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奖项32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奖30多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6%,协议就业率均在94%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已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优秀学生出国交流、攻读双学位、硕士学位等项目。 近年来,学院积极把握国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机遇,以获批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以及“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为契机,积极配合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坚持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并逐步开展应用型硕士教育,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将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让百年学府在千年古镇创造出新的辉煌。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5 76 77
  • ...
  • 433 4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