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转化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2-酮基-D-葡萄糖酸 (2-keto-D-gluconic acid,2KGA) 是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有机酸,主 要用于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及D-异抗坏血酸钠的合成。本项目采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静息细胞转化法生产2-KGA。转化反应体系中,底物葡萄糖浓度达到300g/l左右,2-KGA的产 率在95%以上,时空产率达到13.48g/l/h。国内外报道的最高发酵生产水平是11.4g/l/h。 现有的2-KGA生产,主要通过荧光假单胞菌发酵葡萄糖或淀粉水解糖。工艺面临的主要问 题是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连续发酵的周期长、菌体与CaSO4 的分离等。 本项目采用静息细 胞转化法生产2-KGA。本项目和发酵法比较,具有转化反应简单、易控制、时间短、后处理容 易等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1, 2-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1,2-二酮衍生物,其结构如式(1)所示,R1为取代苯基、萘基、吡咯基、噻吩基或呋喃基;R2为苯基或噻吩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1,2-二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3-二酮化合物、亚硝酸叔丁酯、无水三氯化铁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20~35℃下搅拌反应完全。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过程使用的催化剂价廉易得、生物相容性好,制备过程环境友好。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 明 人】郭立玮;付廷明;朱华旭;潘林梅;沈强;樊文玲;董洁;王天瑶【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干粉吸入剂,特别是一种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及该复合干粉吸入剂的制备方法。【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含有三七总皂苷8~10重量份,丹参酮1~2重量份,丹参酮包覆于三七总皂苷的粉粒表面或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分散附着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将三七总皂苷溶于水,喷雾干燥成三七总皂苷粒子;将丹参酮溶解于溶剂环己烷,与三七总皂苷粒子混合,搅拌下挥发掉环己烷,制得包覆型复合干粉吸入剂;或用1~3重量份的泊洛沙姆188在50℃温度下熔融并与丹参酮混合,然后与三七总皂苷水溶液混合,喷雾干燥得混合型中药三七总皂苷一丹参酮复合干粉吸入剂。本吸入剂用于吸入用药过程中,三七总皂苷和丹参酮两有效成分可同时到达人体的肺泡部位,协同治疗,不会在吸入过程中发生分离的现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3β-羟基雄甾-17(20)-烯-21-酮的合成方法
以 3β-羟基-5α-雄甾烷-17-酮为原料先制得 3β,17-二羟基-20-炔-21-苯基(或为对甲苯基,或为对氧基苯基, 或为对氟苯基, 或为间氟苯基)-5α-雄甾烷, 然后通过 Meyer–Schuster重排得到 21-苯基(或为对甲苯基, 或为对氧基苯基, 或为对氟苯基, 或为间氟苯基)-5α-雄甾-17(20)-烯-21-酮的合成路线。 该方法具有合成步骤少,成本低,反应条件易控制,收率高,适于大量制备的优点。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气相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技术及催化剂
甲基异丁基酮(MIBK)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其应用范围广泛,需求量与日俱增。据多方面资料报道,目前我国每年需求MIBK约3.2-3.7万吨。但长期以来,由于合成MIBK的催化剂和工艺技术上的原因,目前在国内没有生产能力,长期依赖进口,是一个长线缺口产品。 南开大学克服了一系列技术上的难点,研制、开发成功新型催化剂和新的工艺路线,并进行了工业催化剂的放大与制备,并在放大装置上完成了年产100吨规模中试试验,获得了批量合格产品,其技术指标达到了生产要求,为设计并实现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该新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三嗪酮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药工业生产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催化氧化处理三嗪酮废水的方法。所述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嗪酮生产废水中加入复合菌剂,厌氧培养,得到降解后的三嗪酮生产废水;(2)将降解后的三嗪酮生产废水加热,搅拌条件下蒸出馏分,得到蒸馏后的废水;(3)使用紫外光结合电催化将蒸馏后的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得到含特戊酸的废水;(4)在25‑30℃条件下,向含特戊酸的废水加入萃取液,得到萃取液层和水层;(5)水层用液碱调pH至中性,减压蒸馏,得到回收水;将萃取液层减压蒸馏,冷凝回收萃取液,同时得到含特戊酸的釜残剩余。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以降低COD和氨氮的量,同时提高特戊酸回收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1,3-环戊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1,3-环戊二酮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中间体,在抗生素、除草剂以及香料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合成中间体。由于其制备方法较少,合成难度较大而使得其目前在市场上较为紧缺,特别是百公斤以上的供货非常难得,且售价很高。 项目特色: 本课题组发展了一类易于大规模生产 1,3-环戊二酮的合成方法,以 4-氯乙酰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四步反应,以 30%的总收率得到 1,3-环戊二酮,产品纯度大于 98%,产品外观成淡黄色,符合目前市场要求,整个生产工艺投料简单,后处理不涉及硅胶柱层析等复杂操作,目前以进行多次公斤级投料,产率稳定,三废较少,且易于处理。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溶酶体定位荧光探针硒代吗啉-氟硼二吡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溶酶体定位荧光探针硒代吗啉?氟硼二吡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分子Se?BODIPY,该荧光分子Se?BODIPY包含氟硼二吡咯荧光团和硒代吗啉溶酶体定位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荧光分子Se?BODIPY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分子可以作为溶酶体定位荧光探针。本发明的溶酶体定位荧光探针是由8?氯甲基?1,3,5,7?四甲基?氟硼二吡咯和硒代吗啉反应制得的荧光分子,通过过氧化氢诱导的硒代吗啉氧化反应,由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灵敏调控探针分子的荧光发射性能,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生物相容性好,能快速进入溶酶体,可作为性能优异的溶酶体定位荧光探针,在荧光成像、生物荧光分析、荧光标记、内源性或外源性过氧化氢检测及凋亡细胞黏度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2-氟代苯胺喹唑啉类肿瘤正电子显像剂及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F-18标记的2-氟代苯胺喹唑啉化合物,由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产18F,通过放射合成模块进行自动化合成,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国产F-18多功能合成装置经流程改造后进行生产。本发明是2位正电子核素氟-18取代的苯胺喹唑啉结构,可以在6位,7位,以及与氨基相连的苯环上进行修饰。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型肿瘤正电子显像剂,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相比较,该类显像剂有特异性,可以识别那些表皮生长因子(EGFR)高表达肿瘤。制备方法设计合理,标记方法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适于实用。本发明结构通式如下:。
浙江大学 2021-04-13
喹噁啉类三种兽药的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控技术
该项目2016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乙酰甲喹和喹烯酮尚未确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残留标识物(MR)和靶组织(TT),未能制订最高残留限量(MRLs)和休药期(WP),喹乙醇仅有猪肌肉暂定MR及MRL,这三种药物一直没有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管控技术,消费者健康受到威胁。 该项目主要创新如下: 1、针对代谢资料缺乏、无MR等问题,在猪、鸡和鲤开展放射示踪研究,鉴定出代谢物33种,发现残留物20种,阐明了代谢机制、残留消除规律及种属差异,确定了MR及TT,为有害残留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提供了翔实、科学的基础数据。 2、针对毒理资料缺乏、无MRLs等问题,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毒理和暴露评估研究,揭示药物的毒性和毒作用特点,阐明量-效、时-效关系,确定了ADI,制订MRLs 18个、休药期6个,为有害残留的风险管控与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3、针对缺乏新型、高效检测技术的问题,自主研制残留物的标准品17种,建立定量/确证分析方法9种,发明快速检测的核心试剂22种,创制基于抗体的高效检测试剂盒6个,为有害残留的风险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现的代谢物和残留物,自主研制的标准品、检测方法及其标准,发明的快速检测核心试剂及试剂盒,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升了兽医兽药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喹乙醇新MR的发现改正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往推荐的错误标准。 成果完成时间:2012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