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嘉兴学院
嘉兴学院是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肇始于1914年,此后百年间数易校址,相继在宁波鄞县、杭州建德办学,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被誉为中国有色行业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嘉兴学院成立后,原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四校相继并入。 学校办学所在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中心腹地,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发达、经济繁荣,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发源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地、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学校现有越秀、梁林和平湖3个校区,校园面积1859.19亩,校舍建筑面积46.6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7个教学单位、2个直属科研机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856人,成教在册生8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2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99.94万册、电子藏书187.76万册。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浙江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朱经武教授现为学校名誉校长。学校有教职工1504人,其中:专任教师991人,副高及以上教师4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85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等省级高端人才7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学校设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建设)、特色建设专业1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拥有省级一流学科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产学研联盟中心1个,嘉兴市重点实验室5个。《嘉兴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学报,“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省内外录取分数线持续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左右;与美、英、澳、德、日、韩等12个国家(地区)的34所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派遣交换生等合作,每年接收长短期来华留学生约100人;与浙江师范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在校培养研究生近100人。学校充分发挥与有色行业联系紧密优势,主动贴近地方企业产业发展需求,协同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学校被认定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一批合作院校;深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2项校企合作育人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个校企合作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高校第一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两学年连续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位列教学为主型综合性高校第一名。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了创业学院,构建了多资源支撑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实现在校学生100%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是“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牵头成立了嘉兴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先后荣获“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省级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嘉兴市级科技孵化器”等荣誉称号。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党的诞生地优势,以大力传承弘扬“红船精神”为己任,建有全国首个“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浙江省高校党员干部教师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浙江省高校二级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首批试点单位。学校“红船先锋营”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省身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党建工作在2017年省属高校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中位列第一名。学校学子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2008-2010年连续三届“浙江骄傲”、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省杰出志愿者、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浙江省首届美德学子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荣誉。 近年来,学校秉承“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校训,弘扬“求是求真求正”校风,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大力实施“重点突破、内涵提升、人才优先、协同创新”四大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应用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善创新、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嘉兴学院 2021-02-01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闻名遐迩的革命圣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之畔。嘉兴市毗邻上海、杭州、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人文荟萃,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称。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依托母体嘉兴学院办学,按照“独立办学、资源共享、规范运行”办学方针,与母体实行资源共享,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 学院实行“按大类招生,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的招生和教学管理模式,加大学生专业自主选择权。学院秉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占地面积590余亩,校园与母体嘉兴学院校区相邻,环境优雅。建立了以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医学实验中心、生化实验中心等八个实验中心为主体的实验室体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58万余册、电子藏书52万余册。 学院现有专业35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医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00余人(不含外教),其中副高职以上教师180多人,占专任教师的46.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20多人,占专任教师的80.75%;另有部分外聘教师。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近8000人。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文凭,自2008级学生开始,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学士学位。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2021-02-01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专家组线上走访嘉兴学院
3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专家组对嘉兴学院提名案例进行了线上走访。嘉兴学院时尚产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案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平台与路径障碍等问题,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实战性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撑。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2-04-14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浙江省立嘉兴农业学校,1998年与嘉兴丝绸工业学校联合办学,1999年筹建高职,2002年正式建院,2005年整体迁入桐乡大道校区,2016年7月与嘉兴市广播电视大学合署办学。学院目前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单位。 学校设有农业与环境学院、建筑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商与旅游学院、外语与贸易学院、纺织与艺术设计学院等7个全日制高职二级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学院、社科与体军艺部等6个服务性教学单位。有商品花卉、机电一体化技术、国际商务等全日制高职专业36个(其中国家支持发展专业2个,省优势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8个),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学校占地910余亩,校舍总面积近28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496.62万余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51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45人,硕博士学位339人,双师素质占比达到91%;拥有省“151”人才5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9名,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市重点创新团队各1个,市级杰出人才3名。为满足实践教学等需要,建有400余人的兼职教师师资库,每年企业兼职教师来校讲课总量约占总课时的20%。 学校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专业学科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38项(其中一等奖3项),省部级奖项302项。获得大学生科研(新苗人才计划)项目56项,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授权2311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公开发表论文389篇。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 学校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工作。近年来,教职工累计承担各类课题63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9项;公开发表论文1967篇,其中SCI、EI等检索论文80篇;获得授权专利407项,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项83项。学校被授予“浙江省重视教科研先进集体”和“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道路,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牵头成立的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目前有成员单位186家,在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成为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立足嘉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嘉兴农民学院等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目前年培训1.8万人次,技能鉴定9000余人次,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册学生8300余人,面向社区开展公益培训超过3万人次,社会服务总收入超过2500万元。 学校以体育特色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是浙江省非奥项目发展培训基地、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特色项目(地掷球)建设单位、嘉兴市非奥项目地掷球训练基地。2014至2017年学校累计获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一等奖89项、二等奖125项、三等奖58项;先后获得嘉兴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地掷球项目开展先进单位、2014-2017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2018年10月成功承办世界女子暨青年暨青年地掷球竞标赛。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洋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公司共同举办。南洋学院凭借上海交通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百年名校的办学经验,培养能够熟练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能力,掌握专业实用技术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南洋学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具有丰富办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直接管理。办学以来已有近百位上海交大教授和专业人士相继来校授课,部分专业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教师讲授。学院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等12个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方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方向)等3个专业方向的全日制高职专业。 学院领导在重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十分重视加强学生人文修养,确立“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强化素质,重视能力”的育人理念,要求教职工像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教育关心学生。一支敬业奉献、爱心育人的高学历专职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在校成长的良师益友。学院环境优美,学风严谨,管理有序,校园平安,是莘莘学子深造成长的理想之地。2012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6.19%。毕业生实现了在沪、杭、甬等长三角城市国家军工、船舶制造、中外合资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成功就业,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在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省、嘉兴市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南洋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框架协议》的精神,学院的发展被列入双方合作重要内容。南洋学院迁建升本合作办学项目计划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建校址。校园规划用地580亩,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总投资6.3亿元。一期工程项目先建成360亩,15万平方米建筑。该项目已于2012年12月25日举行开工典礼,新校区预计2015年投入使用,这将为南洋学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学院办学地物阜民丰,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嘉兴市所辖的平湖、嘉善、海宁、桐乡、海盐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列入全国百强县(市)。嘉兴与上海、杭州、苏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均在一小时交通圈内,高速公路星罗棋布,密集度为亚洲之最。杭州湾跨海大桥拉近了嘉兴与宁波、舟山的距离,嘉绍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沪杭高铁实现了嘉兴与上海、杭州的“同城效应”。杭宁、杭甬高铁开通在即。嘉兴正日益成为连接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与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的省会杭州之间宜学、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创业创新、人文生态、和谐幸福之城。 南洋学院位于嘉兴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区,由火车站可乘公交24、54路直达学院东大门。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学院2008年9月奠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简称“一基地三高平台”)为目标,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串联,打造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新路。   学院率先在全国提出“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依托79所本科院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和150余家协同育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及300余家行业用人单位,形成高校办学资源和产业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高校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教学资源孤立分散的问题。学院先后获批滨海高新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商务局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天津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蓄水池”职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年常驻在校生7000余名,年实训人次稳定在10000人次左右。设立天津场外交易市场(OTC)高校板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天津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引进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成立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人才工作专业委员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入选“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两个联盟,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学校被京津冀三地政府授予“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已与60余家企业、13所高校签订“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有效解决产教“两张皮”问题 学院集合全市优质科技、教育、行业资源进行平台建设探索并实践政府引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实训室和创新中心,与奇安信、麒麟软件等14家信创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二)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助力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和“天软创业育成计划”,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天软·创魔方”“中北·天软创业学院”、市级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构建了“校企协同开发-校企协同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三层校企协同创新模型。同时,构建了科技资源成果库与产业需求项目库,精准服务各兄弟院校师生技术创新,并努力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城校共生促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学院通过“管家+专家”的众创空间管理服务,以及自研的“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创业辅导方法论,帮助来自天大、工大、师大、理工、城建等高校的数十家大学生初创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先联合培养人才,再落地注册”的高等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路径,直接促成了中汽数据从北京亦庄迁徙落户天津西青,带动洪荒科技、齐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嘉兴精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嘉兴精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03-25,法定代表人为顾强,注册资本为440万元人民币,企业地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昌街道双联路128号科创中心B座441号(自主申报),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智能机器人销售;电子产品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伺服控制机构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嘉兴精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
嘉兴精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7
嘉兴鹰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德美鹰华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高科技激光设备制造和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嘉兴鹰华智能科技作为集团公司核心的硬件制造基地,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和德国机电设计公司,设计了多款智能激光设备,同时与众多高校通过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开发了以激光数控为核心的虚拟(VR)教学培训平台,对国内工科类学生各类竞赛提供更为前沿的激光加工平台和数控培训体验。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业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销售代理;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智能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嘉兴鹰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7
【央广网】天津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协同发展联盟成立
2025年4月2日,央广网以《天津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协同发展联盟成立》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1 2 3 4 5 6
  • ...
  • 240 2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