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环境CO2监测仪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其带来的温室效应,正在给全球农业生产力及粮食和营养安全带来极大挑战。研究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适应性和演化的影响, 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产品介绍 名称:微环境CO2监测仪 型号:PFC-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活体样品在监测时的外环境CO2浓度与检测数据结合 培养样品、处理样品时样品周围CO2浓度变化情况的数据记录 解决方法: 非损伤微测技术结合微环境CO2监测仪,能够实现活体的实时检测。能够得到活体流速数据以及活体样品微环境CO2浓度实时检测,两者实时数据相结合更能反映出样品与环境最真实的结合 微环境CO2监测仪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记录,并且能够输出文件,对于培养及处理样品时能够提供有效的CO2记录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检测培养、实验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ppm) 2.性能参数: 工作电压:5V1A 测试距离:1mm-150mm(请勿接触样品) 浓度变化周期:5s 浓度测量范围:400ppm~64000ppm 工作温度:-5℃~+50℃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环境温度红外监测仪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温度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它影响到植物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开花结实及植物的分布,在植物栽培过程中,只有对当地的气候变化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对植物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首先,植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一般而言,温度升高,生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下降,生理生化反应变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长逐渐缓慢、停止,发育受阻,植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其次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它因子如湿度、降水、风、水中氧的溶解度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子的综合作用,又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产品介绍 名称:微环境温度红外监测仪 型号:PFT-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活体样品的检测结合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实时变化是实验的难点,尤其是样品检测环境的温度,环境的温度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检测,而样品的温度不一定是环境的温度,在检测的过程中,样品温度实时的变化体现了样品当时的状态。 解决方法: 非损伤微测技术结合微环境温度红外监测仪,能够实现活体的实时检测,以及活体样品温度的实时检测,两者实时数据的结合更能反映出样品与环境最真实的结果。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检测试验环境温度(℃) 检测样品温度(℃/℉) 2.性能参数: 工作电压:5V1A 测试距离:1mm-20mm(请勿接触样品) 温度变化周期:5s 温度测量范围:-70℃~380℃ 温度测量误差:±0.5℃(室温下)分辨率0.02℃ 使用环境温度: -40℃~125℃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污染水体泥水同步修复船及使用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222276.9)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染水体泥水同步修复船及使用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同步修复船包括船体、扰动系统、水草收割系统以及漂浮物收集系统;扰动系统包括防翻车、离心泵、气囊以及转辊;水草收割系统包括固定刀片、旋转刀片以及导草板;漂浮物收集系统包括主动轮以及收集网,水草收割和漂浮物收集系统清除水中杂物。该同步修复船在使用中,首先启动离心泵并开启泥浆喷射控制阀,并启动扰动系统,在船体行进过程中启动水草收割系统以及启动漂浮物收集系统,最后阶段性开启喷洒控制阀,将泥浆水抽吸喷洒至岸边花木。本发明能够实现泥水同步修复,避免污水穿透底泥污染地下水,提高修复效率,并具有收集水中杂物以及底泥资源化等附加功能。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生物矿化过程模拟及仿生牙修复方法的建立
课题主要研究在模拟及真实口腔环境中,发展缺损牙齿和种植体表面蛋白质组装体等生物调控因子的程序化构筑和仿生矿化修复技术,并从微、介到宏观尺度探究材料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组装体介导的生物矿化机制。该研究为原位仿生矿化方法修复牙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陕西师范大学 2021-02-01
国际领先的牙体硬组织原位修复及脱敏材料
"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和牙齿相关疾病的防治,全球口腔医学材料及器械市场高达2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10%。项目团队基于临床需要,研制了一系列APD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防治牙齿敏感症、原位修复牙体硬组织等多种功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完成动物实验等临床前研究,项目团队已经完成初步融资,正在进行产业化开发。 "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系统耦合模式修复河流水质的方法
依托国家重大专项-水专项中的“伊通河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子课题完成了本专利。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是将河岸植被缓冲带系统、多功能塘系统和河道滩地上的微地形改造系统有机耦合在一起,通过系统间水力联系实现对两岸面源污染的截留与上游河道污染物的净化,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强化其水质净化的功能,并增加系统的经济收益。主要技术指标:因受周围耕地限制,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宽度控制在20-40 m 间,主要对其内的植被配置进行了优化。多功能塘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约为20 d,塘中以2:2:3:2的比例放养是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并设置面积为500 m2的植物浮床;塘出水利用60m2的芦苇人工湿地及高20 cm的溢流堰净化处理后排入伊通河。利用粒径200-400 mm的砾石构成的溢流堰将滩地泡沼与伊通河进行水利连通。上述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耦合系统,此耦合系统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对两岸面源污染截留和对上游河道污染物的净化效能,改善整体环境质量,增加生境多样性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有效地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问题,并提供了一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4-29
发现LTR-lncRNA在同源重组修复中的功能及机制
采用RNA组学技术,从肝癌TCGA数据中鉴定并命名了一个与p53突变相关的、由LTR12C家族衍生的LTR-lncRNA成员PRLH1。该研究发现,PRLH1可与DNA修复蛋白RNF169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RNA-蛋白质机器,通过排除DSB位点的53BP1蛋白(非同源重组修复关键蛋白),启动DNA同源重组修复(HR)。在这一过程,PRLH1对RNF169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研究还发现,p53可通过NF-Y通路抑制PRLH1在肝癌中表达及其介导的HR修复。p53突变将导致癌细胞同源重组激活,成为癌细胞抵抗凋亡及耐药性的基础,该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过lncRNA转录调控这种新的作用方式来抑制HR修复
中山大学 2021-04-13
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制备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水泥基渗透性抗裂防水复合修复材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祖坟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粉煤灰3~20%、石膏2~10%、高铝水泥2~10%、硅酸钠1~4%、萘系高效减水剂0.1~1.5%、碳酸钠0.1~2.0%、整形石英砂40~70%、聚丙烯短纤维0.1~3.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05~1.0%;本发明材料性能优良、无毒无污染且具有粘结牢固、渗透深度好、防水抗渗效果和抗裂效果奇佳等特点,同时生产成本低廉、制备工艺和施工方法简单、使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一种可控的无砟轨道的自修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控的无砟轨道的自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修复材料与无砟轨道混凝土混合,浇筑成无砟轨道板;根据修复材料的性能选用相应的物理场施加到无砟轨道板上,使修复材料发挥其修复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控的无砟轨道的自修复方法,通过预先将修复材料与无砟轨道混凝土混合制成无砟轨道板,再根据修复材料的性能选用相应的物理场施加到无砟轨道板上,使修复材料发挥其修复的功能,即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得修复材料在需要修复的时候发挥修复的功能,实现修复材料的可控性,方式简单,提高无砟轨道伤损修复的效果,延长无砟轨道使用寿命。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一种断裂缺损青铜器文物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属于考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裂缺损青铜器文物的修复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 修复前处理;2、建立修复模型;3、制作封装模具;4、配置焊粉;5、模具装配;6、装粉;7、修复; 8、后处理。本发明通过自蔓延焊粉的放热反应,获得与青铜器文物基体成分一致的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65 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