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又一波浪潮。在这波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传统制造业、政务民生、公安警务等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
南京大学 2021-04-14
生物趋化方程组的理论研究
项目简介: 在生物学研究中, 生物学家常常通过具有扩散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种群迁移等现象。例如,当原始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如粘液霉菌形成、胚胎发育、肿瘤侵入健康组织等) 时,个体的非结构化行为在宏观层面上将转变为相当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
西华大学 2021-04-14
无机-有机杂化体系递送小干扰RNA研究
总结了过去20年来siRNA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发展进程、企业和市场分布状况;分析和总结了功能性无机-有机杂体系在siRNA递送进展中的优势;总结了杂化纳米材料构建的基本策略,以优化siRNA递送。同时,他们还分析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functiona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systems: advances in siRNA therapeutics”为题发表在Chem. Soc. Rev.上(Chem. Soc. Rev., 2018, 47, 1969-1995),并入选该期的封面(Chem. Soc. Rev., 2018, 47, 1903-1903)。综述第一作者沈建良博士于2014年毕业于我校化学学院,目前受聘于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及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主要从事智能多功能化纳米制剂在肿瘤中的诊疗应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凝胶隔膜的研究及产业化
本项目经过近4年的中试攻关,首次解决了第三代隔膜在电化学性能与机械强度无法调和的难题,在浙江地坤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位居国际领先。 本项目拥有4件授权发明专利,还申请了4件发明专利、1件PCT。 发明了第四代无孔隔膜(固态电解质),解决了金属锂枝晶和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可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召开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信息化论坛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重庆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厅签订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重点任务,推动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川渝高校数字化转型,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信息化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8
【比亚迪迪空间】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2025年3月27日,比亚迪迪空间微信号以《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高等教育数字化工作进展情况
一年来,教育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求,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3-02-09
智能生产线的精益化改造及数字孪生
项目背景:目前,国内脚轮生产基地大部分在南方地区, 据统计,中国脚轮产品市场份额约占全世界的 30%,全国需 求量约 600 亿元,公司为弥补北方高品质脚轮的空缺,进行 了注塑车间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了集中供料、集中供水电、 集中供气的智能化先进生产线,配合先进的冷却技术,通过 机械手以及输送带完成“注塑+成型+冷却+输送”一条线。 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器械以及机械、物流运输、环 保清洁用品、家具行业、美容器械、食品机械、五金生产等 各行业。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寻求针对脚轮产品制造过程中 的流程优化和技术改造方案。并通过对注塑机等设备 MES 数 据的提取和挖掘,实现注塑过程的数字孪生,并设计开发基 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决策系统。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能完成对脚轮生产线的精益改 造,并实现数字孪生技术的个性化应用。 
青岛伟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0
2π空间偏振观测仪器
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2π空间偏振观测仪器,其包括:1)基于2π空间天球划分的基准结构;2)上半球空间多角度观测的方位及俯仰一体化转台控制系统;3)变时相多弧度角面元光学偏振成像序列系统。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电控箱工作,电控箱连接安装基面、双轴转台、变时相多弧度角面元光学偏振成像序列系统、数据记录仪以及数据采集终端。应用范围 该系统可以获得任意时刻的天空偏振分布模式,为寻找大气中性点区域、全天空偏振场量表征和仿生偏振导航的天空偏振矢量线提供数据支撑。项目阶段 该项目所涉及实验正在进行中。
北京大学 2021-04-11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
本技术成果针对当前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与管理学、经济 学、统计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创新性提出了面向政府决策、企业管 理和公众认知的信息服务模式,并给出了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的“5C”原则。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433 4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