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山东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1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孙璟睿副教授在Nature Water发文综述河流障碍物检测的发展历程
研究团队全面对比了现有的河流障碍物检测方法(记录、计数和分类),包括实地调查、建模模拟、自动化检测等。研究表明,不完整的障碍物数据库,特别是当大量的小型障碍物数据缺乏时,会导致水资源管理不可靠和低效的生态修复效率。
云南大学 2025-02-07
一种利用稀土永磁材料检测钢管管壁厚度及质量缺陷的检测装置
(1)能够实现在复杂的管道内的行走和检测,且对管道表面要求较低,能够实现自适应运动模式。 (2)能够适应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管道测量,同时可以在恶劣的管道情况下进行绕管道一圈稳定行走。 (3)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完成水下的检测作业。 (4)能够实现在线准确测量管壁厚度、裂缝深度及范围及其他管壁质量缺陷,可以实现离线保存功能。 (5)能够解决目前管道等特殊环境下普通测厚方法无法进行厚度测量及管壁质量预测的问题; (6)采用永磁技术,能够实现无源测量,可避免因为电源失电而导致测量失误的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开放磁路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放磁路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接收线圈和磁性装置,磁性装置包括多 个检测模块,并且这些检测模块周向均匀布置,以用于吸附到被检细 长构件的外侧;每个检测模块均包括外壳、永磁铁和导磁板;相邻两 外壳通过一调节装置连接;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靠近检测模块并同轴 套设于被检细长构件的外侧,激励线圈输入正弦交变电流,以在接收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以使计算机接收到此感应电压的信号并判断被 检细长构件内是否存在缺陷。本传感器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 轻、安装方便的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便携式果蔬内部腐烂变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果蔬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果蔬内部腐烂变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构造有容纳空间;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用于照射待测果蔬的光照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能够沿所述箱体的纵向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果蔬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果蔬支撑结构的下方的光谱传导器件,用于传导待测果蔬中的光谱信号;设置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运动学变换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学变换的数控砂轮磨削加工方法,包括:生成初始砂轮加工路径并执行离散化处理以产生多个离散点;在砂轮架驱动轴的移动范围内选择位置点,并根据这些位置点网格划分生成多个立方体网格单元;找到分别包含各个离散点的立方体网格单元,然后计算离散点在所处网格单元中的体积误差矢量;利用体积误差矢量对各个离散点执行转换,由此生成新的多个离散点;通过拟合方式生成新的砂轮加工路径并执行相应的磨削处理。本发明中还公开了对计算体积误差矢量和点压缩处理方式的改进。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由于数控磨床运动学特性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实际磨削轨迹与理想磨削轨迹之间的偏差,相应提高加工的几何精度和尺寸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共轭聚合物的多级组装及其电子学器件的研究
共轭聚合物因其柔性、可溶液加工、低成本等优点,在柔性显示、电子皮肤和生物传感等功能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高均匀性的大面积加工是共轭聚合物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一步,但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由于共轭聚合物的分子间强相互作用和复杂的链缠结,溶液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结晶与无定形区域、排列缺陷、厚度变化等非均匀性现象,限制了共轭聚合物的大面积加工。即使在稀溶液中,共轭聚合物分子之间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因此,如何通过调控聚合物从溶液到固相薄膜的聚集行为和组装过程,从而实现共轭聚合物的大面积加工,并进一步实现“从下而上”器件加工方式,成为了很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实现了聚合物单分子薄膜大面积加工,并获得了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有望应用于加工制备大面积、高性能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共轭聚合物由于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链段缠结,在溶液中形成了特征的1D蠕虫状组装结构,组装体在溶液加工过程中进一步的生长,形成了网络状组装结构,最终通过沉积方法可以在基底上形成2D聚合物单分子层网络(图1)。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混合溶剂策略调控氟代苯并二呋喃二酮(F4BDOPV)片段与联二噻吩(2T)片段形成的共轭聚合物(F4BDOPV-2T)在溶液中组装行为,并通过垂直提拉法表征了沉积薄膜的形貌。原子力显微镜(AFM)高度图表明在氯仿溶液中沉积得到的薄膜具有特征的网络状形貌,且厚度在很大的实验加工窗口内均保持聚合物单分子层量级(约4 nm)。薄膜吸收光谱、AFM高度以及掠入射X射线散射证明了聚合物单分子层的厚度,且表明单分子层的形成具有宽的加工窗口。聚合物单分子层的形成与基底的性质关系较小,在具有不同接触角的基底均可以沉积得到聚合物单分子层网络。宽的加工窗口和弱的基底相关性非常有利于加工大面积和高均匀性的聚合物薄膜。
北京大学 2021-04-11
旋转机械轴承转子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
提出了复杂摩擦学,动力学系统的系统工程新思想,并用于旋转机械的轴承――转子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这与传统的摩擦学分别对各摩擦副独立的进行设计有较大区别。在理论分析及计算软件方面:在研究所历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理、扩充,使其界面友好,并适用于系统设计。把用于个别目的的单个程序集成起来,嵌入了优化和某些简化的非线性分析环节,集成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开发了迷宫密封气流激振计算程序,并用于实际机组计算,这种运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实验研究方面:改进了轴承及转子试验台结构的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东北师范大学糖生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该论文揭示了聚糖诱导半乳凝素-3(Gal-3)寡聚化的机制,首次提出了聚糖诱导Gal-3寡聚化的动态模型,并阐述了这种动态聚合反应与Gal-3/聚糖功能的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 2022-06-08
中国抗疫医护的经历——基于现象学的质性研究
4月29日,The Lancet子刊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IF=15.873)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精神与心理健康研究团队的重要质性研究文章“The experiences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in China: a qualitative study”(《中国抗疫医护的经历——基于现象学的质性研究》)。健康学院护理系教师刘茜、罗丹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健康学院护理系、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教师杨冰香、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炯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参与该研究的还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刘忠纯教授、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王晓琴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郭巧红博士等。该文通过访谈13名战斗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讲述了新冠肺炎初期本省支援医护的抗疫经历。在全国支援力量到达之前,湖北本地医疗系统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支援医护缺乏感染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的工作经验,面对这样一种新型疾病,他们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新组成的团队高效配合,应对工作上的专业挑战和身心挑战,承受着自己或家人可能被感染所带来的不确定感。然而他们临危不惧,不忘初心,通过自身调节和外界的各种社会支持,努力调适自身状态,为抗疫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研究指出,医护人员是抗疫的中坚力量。为了维护医护人员健康、提供高质量医疗和护理,综合性的支持系统十分重要,包括人员调配、防护物资供应、强化培训、持续的院感防控和必要的精神心理支持等。该文是我校护理学科首次在《柳叶刀》系列期刊发文,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同期发表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副教授彭伶丽团队对该文的述评文章。论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lo/article/PIIS2214-109X(20)30204-7/fulltext
武汉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 95 96
  • ...
  • 214 2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