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学活性甜味抑制剂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D-取代乳酸酯与取代苯磺酰氯反应生成对应的R-取代磺酰基乳酸酯;然后将所得到的R-取代磺酰基乳酸酯与对甲氧基苯酚盐在溶剂下反应生成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酯;将所得到的酯水解、酸化后,再与含钠离子的碱反应,即得。本发明首次研发出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光学纯度高;感官法测定S-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较外消旋体对蔗糖有更好的甜味抑制效果,可以减少外消旋体中非有效成分R型在人体中的代谢负担,并且消除了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5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吸烟者对SARS-CoV-2的易感性研究
2020年3月5日,苏州大学在preprints网站上上传了一篇题为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of COVID-19 in Smokers Based on ACE2的研究,在公共数据库下载了三个数据集(GSE994、GSE17913和GSE18344)。利用相关性和分析对ACE2的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分析了ACE2在三个数据集的不同组中的不同表达。结果表明,与ACE2相关的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和免疫反应等重要生物过程中富集,且ACE2高表达于吸烟者的肺内气道(GSE994)和口腔上皮细胞(GSE17913),非吸烟者则表达不高。在小鼠肺组织中观察到吸烟和ACE2表达之间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并且长时间不吸烟可显著减少ACE2表达。该研究通过分析人和大鼠的ACE2表达情况,暗示吸烟可诱导呼吸道中ACE2增加,表明吸烟者可能对SARS-CoV-2的易感性较高。
苏州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大动态范围 CMOS 图像传感器的研发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该项目是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通过了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组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完成了 CMOS 图像传感器 1024×768 像素阵列的版图设计,通过了仿真验证,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在 Chartered 公司0.35um 工艺线上成功试制了关键模块和小规模完整的 CMOS 图像传感器样片。样片工作正常,能够正确的拍摄运动物体,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背景:CMOS 图像传感器是当前已广泛用于民用、工业、科技和国防领域的各类图像摄取系统,近年来民用电子产品领域发展迅猛,如照相手机、PC 机、像机等。该成果主要用于图像摄取系统的核心部件—CMOS 图像传感器设计中。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CMOS 图像传感器利用成熟的 CMOS 工艺制作光敏像素单元,因此可以把光电接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单个芯片上。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像素阵列、消噪放大电路、模数转换器、时序控制电路和测试系统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功能要求对系统进行架构设计,将系统分为时序控制电路部分(数字电路实现)和从像素阵列到 AD 转换的信号处理部分(模拟电路实现)。版图设计完成后,导出 GDSII 文件,在新加坡 Chartered 公司 0.35um 工艺线进行流片,然后进行封装。根据芯片工作对外界的要求设计 PCB电路板,搭建测试系统,对芯片功能和各项电学指标进行测试分析。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技术水平属国内先进。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该项目取得了 CMOS 图像传感器的核心设计技术,可用于各种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中,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需求庞大,年复合成长率达到 60%,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外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芯片的开发成本,因此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功能上可完全兼容、并替代进,通过合作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产品种类和指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应用领域:CMOS 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消费类、工业和科技等各个领域。 民用领域:拍照手机、数码相机、可视门镜、摄像机、汽车防盗等;工业领域:生产监控、安全监控等。
天津大学 2021-04-11
柑桔接穗预处理促使复合感染病原脱除的技术
柑橘黄龙病和柑橘衰退病复合感染现象日益严重。研究新型的、高效的、操作方便的脱毒技术十分必要,有效的脱毒方法对柑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属于无病毒良种繁育技术领域,涉及柑桔接穗预处理促使复合感染病原脱除和分子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打破季节的限制,在不同的季节,获得茎尖接穗,有利于改进茎尖微芽嫁接脱毒操作。在接穗和苗木的预处理及茎尖微芽嫁接的双重脱毒作用下,获得健康的柑桔苗木。 在熟练的操作人员运作下,在一年内可以完成批量的优良品种的脱毒,获得健康的无病毒母本苗木,为采穗圃建设和良种繁殖提供健康的原始材料。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1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天然高Vc超微柿叶茶粉的制作技术
柿叶中富含维生素C(Vc)、多酚、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预防贫血、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我国柿资源丰富,主要食用果实,柿叶一部分加工成柿叶茶代用茶。 该成果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柿叶Vc含量的累积和化学变化特性,采用新的制作方法,制作一种高Vc超微柿叶茶粉,使其达到富含维生素C、汤色黄绿、滋味醇和,口感较好的品质要求。该成果制作的超微柿叶茶粉外形为粉状,富含Vc,Vc含量可以达到30-40 mg/g,不仅可以单独冲泡饮用,而且还能作为面包、蛋糕等食品添加辅料,提高食品中Vc含量,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柿叶是柿树( ( Diospyros kaki L.f.) 的叶子,柿树在我国广泛栽培,云南、广西、湖北、江苏、浙江、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分布。全国柿树分布面积近100万公顷。按亩生产1kg超微粉500元计,亩增收500元,100万公顷可增收增收70亿元,不包括添加柿超微粉产品带来的附加值。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多尺度参数相关的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
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部 “973”重大基础研究、“863”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点项目,旨在解决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中的科学问题和生产实践推广,此技术可广泛应用到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化工、农业等多个应用领域,开发的技术及工艺、工程和装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技术特点: (1)提出了工业发酵过程工程的多尺度优化理论,建立了基于细胞代谢的宏观代谢流检测与控制和参数相关分析的优化研究方法,建立了基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相结合的工业发酵放大方法; (2)研制了专门用于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的装备,并应用到工业发酵过程中; (3)建立了基于工业发酵过程数据处理与实时远程诊断的工业发酵过程信息处理系统; (4)开发了专门用于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软件包; (5)已应用到十余个产品的过程优化中,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6)实现生物过程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研究。 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申请专利十余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光纤连接器用氧化锆陶瓷套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用氧化锆陶瓷套管的制备方法: (1)原料:采用含3mol%三氧化二钇的国产氧化锆粉料。 (2)造粒:采用喷雾造粒技术,对含有三氧化二钇的二次粒子平均粒径1.0~3.0μm的氧化锆粉体进行处理,达到比表面积12~35m2/g。 (3)成型:采用弹性模具震动装料法,装料后采用等静压成型,成型压力为60~200MPa。 (4)烧成:利用硅钼棒电炉烧成,烧成温度1380~1480℃,烧成周期48~50小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壁厚仅为0.6mm氧化锆陶瓷套管毛坯的圆度、同心度以及粉体成型制成素坯时具有足够高的精度,采用廉价的国产氧化锆粉体为原料,制备符合光纤连接器技术要求的氧化锆陶瓷套管。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干法脱硫粉煤灰制备低热水泥的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法脱硫粉煤灰制备低热水泥的技术,本发明涉及的以粉煤灰制备低热水泥的方法,包括步骤:取改性粉煤灰42~81%,强度为50~65MPA水泥熟料15~50%,碱性激发剂3~8%,高炉矿渣0~20%,石膏1~5%各组份,混合并磨至0.045MM筛,筛余小于10%,制得32.5~42.5MPA强度等级的粉煤灰低热水泥。 发明人:杨久俊、孟昭贤、张茂亮 等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聚苯乙烯乳液的制备;Fe3O4颗粒的制备;溶胶-凝胶法制备聚苯乙烯(PS)改性TiO2;制备功能性TiO2。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方法制备的多孔TiO2以聚苯乙烯为模板,对废旧泡沫塑料进行二次利用,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PS改性TiO2光催化剂,体现了资源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成本低廉、经济,操作简单。在PS改性基础上,通过引入Fe3O4,使得催化剂吸收波长红移,提高了太阳光利用率。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重庆51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2020年2月24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刘雷课题组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了研究成果,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1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with COVID-19 in Chongqing,China”,对重庆市51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     为了总结非武汉地区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对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51例确诊为新冠肺炎的住院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病例系列研究。   这51例患者于2020年1月20日至2月3日住院,除1例死亡外,其余50例于2020年1月29日至2月11日出院。 研究组收集和分析了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治疗数据,对入院和出院时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同时还比较了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51例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中位年龄为45岁,男性32例(62.7%)。 43例(84.3%)患者曾到过湖北,其中4例(7.7%)在病发前有明确接触史,4例(7.7%)无明确接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烧(84.3%)、咳嗽(74.5%)和疲劳(43.1%),一些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6名患者发生淋巴细胞减少(51.0%),32名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62.7%)。 CT典型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80.4%),部分患者肺炎局部实变(33.3%)。 大多数患者接受了中药汤剂治疗(54.9%),所有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a-1注射,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片口服进行抗病毒治疗(100%)。 大多数患者服用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来调整肠道菌群(86.3%)。 10例(19.6%)患者接受了短期(3-5天)糖皮质激素治疗。 与44例非重症患者相比,7例(13.7%)重症患者的年龄更大,糖尿病比例更高,大多数需要抗生素治疗和营养饮食,更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其中大多数需要无创机械通气。 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50例均按标准出院,一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淋巴细胞明显增多,CRP明显下降。 中位住院时间为12天。   总之,对于新冠肺炎,目前尚无特殊药物可治疗,除吸氧和抗病毒治疗外,中药辩证治疗、肠道菌群调节、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均可临床获益。 这项研究存在一些局限: 1)样本量很小,特别是重症患者; 2)大多数出院患者是非重症患者,重症和危重患者通常并发症更多,住院时间更长; 3)重庆有四个新冠肺炎治疗中心,目前还未进行相关的比较分析。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8 949 95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