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徽大学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在结构精确团簇可控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尺寸介于金属配合物和等离子体纳米颗粒之间的纳米粒子。由于金属纳米团簇具有离散的电子能级和量子尺寸效应,这类纳米粒子展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光学、催化、传感、生物等领域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大学 2022-06-13
《Science》刊发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团队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近日,傅正义院士团队平航副研究员在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成果以“Mineralization Generates Megapascal Contractile Stresses in Collagen Fibril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上。
武汉理工大学 2022-10-13
安徽大学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在结构精确团簇可控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朱满洲/康熙研究团队发展了“双级动力学调控”策略,实现了多种原子级别精确银纳米团簇的高效高产率制备。
安徽大学 2022-06-01
酞菁/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用于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酞菁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廉价小分子半导体材料,但是其在常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且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在有机忆阻器中的进一步应用。许宗祥课题组从分子设计层面出发,开发了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具有高效分散特性的金属酞菁纳米线,通过溶液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红外响应特性的薄膜,并以此构建有机忆阻器,该器件是首次报道具有高稳定性和较强红外响应的有机忆阻器器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薄壁高强度风电轮毂的铸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薄壁高强度风电轮毂的铸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及铸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合金成分设计,结合微量稀有金属元素钡(Ba)、锑(Sb)、铋(Bi)和稀土元素(RE)的协同作用,以及通过添加三相SiC/SiO<subgt;2</subgt;/TiC纳米颗粒增强相,抑制珠光体形成并细化石墨球,使球化率≥95%、铁素体含量≥90%。通过添加纳米颗粒增强相,控制Ni≤0.8%等合金元素比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蚀性。以及智能控温控冷铸造工艺,制备出具有高球化率、优异力学性能、耐低温冲击性和耐腐蚀性的球墨铸铁材料,满足18MW级海上风电轮毂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在《科学》同期发表两篇论文 阐明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形成机理
2022年5月20日,《科学》(Science)杂志同期刊发了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华方圆研究员团队和方精云院士团队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分别以“Th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contributions and trade-offs of forest restoration approaches”和“Multispecies forest plantations outyield monocultures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conditions”为题发表,揭示了不同森林恢复方式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混交林的增产效应。
北京大学 2022-07-08
成功解析卡波氏肉瘤病毒(KSHV)重要功能蛋白ORF57C端(ORF57-CTD)的单体和二聚体结构
卡波氏肉瘤病毒,又名人类疱疹病毒8型,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肿瘤病毒,能导致卡波氏肉瘤和B细胞淋巴瘤等恶性肿瘤。ORF57是KSHV编码的早期基因,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能稳定病毒转录的mRNA从而促进病毒复制,是病毒裂解复制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蛋白。ORF57蛋白半衰期较短,因此维持其稳定性对其发挥功能至关重要。既往报道证实ORF57蛋白通过二聚化而得以稳定,然而ORF57二聚化的详细生化机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阐明。该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ORF57-CTD蛋白3.5Å分辨率的二聚体结构和3Å分辨率的单体结构,揭示了ORF57-CTD每一个单体球状核心区域底部都含有一个保守的锌离子CHCC结合序列并结合一个锌离子;此外,ORF57-CTD的每个单体N端延伸出一个长臂并包裹住另一个单体核心区域,且两个单体的核心区域以反向平行的形式相互作用。因此,N端长臂和核心区域的相互作用介导了ORF57的二聚化形成
武汉大学 2021-04-10
南京大学化院燕红课题组在碳硼烷选择性功能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
研究发现与羧酸基团相连的硼原子NPA (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电荷越大,对应的碳硼烷羧酸脱羧产生自由基的能垒就越低,实验上与三氟甲基烯烃底物的反应产率也越高,即富电子硼位点有利于脱羧产生碳硼烷自由基。 
南京大学 2022-06-14
Caspase 激活及募集结合域 3(Card3)基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中的功能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 Caspase 激活及募集结合域 3(Card3)基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功能 和应用。本发明以 Card3 基因敲除小鼠和心脏特异性 Card3 转基因小鼠为对象,通过阻断小鼠心脏左冠 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 WT 小鼠对比,Card3 基因敲除
武汉大学 2021-04-14
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光电器件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1991 年发现的碳纳米管(CNT)以及 2004 年发现的石墨烯(graphene),分别是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 21世纪的战略性材料。 本项目发明了一类新的催化剂和大量制备 SWNTs 的方法,实现了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图 1),纯度达 70%以上,并达到了产业化规模(达 200 公斤/年以上)。采用机械共混及"原位"聚合 等方法,使SWNTs 有效地分散于高分子基质中,获得了以环氧树脂、ABS 及聚氨酯等为基质材料,电导率达 0.2 S/cm、导电临界含量仅为0.06%、电磁屏蔽效果高达 49dB 的复合材料。 本项目首先发展了一种可大量制备的可溶性功能化石墨烯(SPFGraphene)的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百克级制备(图 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3)及原子力显微镜(图 4)确定了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 获得了可溶性石墨烯材料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图 5);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稳定性有机光伏电池及复合材料。 图 5、基于石墨烯的透明电极材料 所研制的单壁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已用于数十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和相关产品/样机的研制,包括应用于国家 863 重大汽车电池项目(中科院物理所)和军工卫星电池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已研制出晶体管、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图 6)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种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范围:南开大学在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开创性成果,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将促进我国新材料、微电子、储能、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为我国在这一新型纳米材料领域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8 279 280
  • ...
  • 283 2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