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磁纳米温度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纳米温度成像方法,首先,对磁纳米粒子样品所在区域同时施加恒定直流磁场和交流磁场,采集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强度信号,检测出各奇次谐波幅值;然后,将恒定直流梯度场替换为含梯度磁场的组合直流磁场,采集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强度信号,检测出各奇次谐波幅值;计算两次谐波幅值差值;利用朗之万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建立奇次谐波差值与温度的关系式,求解关系式获得在体温度;最后,改变直流梯度场至下一位置,直到完成整个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力设备红外与紫外成像协同检测系统
本成果运用图像识别、智能诊断等技术,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并及时预警设备故障。该技术填补了电力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的技术空缺,能够准确、全面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检测与定量分析。   目前的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技术主要有基于红外成像的电力设备异常发热检测技术与基于紫外成像的电力设备异常放电检测技术,两种方法均独立应用。由于电力设备分布面广、数量众多且运行时具有高温、高电压等特殊性,常规检测方式难以准确判定电力设备的发热和放电情况。本
河海大学 2021-04-14
一种三色荧光显微成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色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其包括三色激光合 束模块、第一二向色镜、物镜以及三色荧光成像模块;所述三色激光 合束模块用于将三种单色光合并成一束三色激光,投射在第一二向色 镜上;第一二向色镜反射激光同时透射荧光,其用于反射三色激光, 投射在物镜上;所述物镜用于透过三色激光并收集激发的混合荧光, 并将收集到的混合荧光投射在第一二向色镜上,第一二向色镜用于透 射混合荧光,投射在三色荧光成像模块上;所述三色荧光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荧光与核素双模载体小动物成像系统
1 成果简介荧光与核素在体小动物成像系统是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研制的世界首台小动物在体(活体)分子成像系统。该系统具有同时实现荧光断层成像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双模式信息融合分子影像检测功能,可以以 3D 方式显示活动物体内任何位置的特定细胞和分子事件。在该系统中,发展了旋转扫描式动物在体全景成像检测技术和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有效解决了伽玛光子信息采集与荧光图像获取相互干扰的难题,同时提高了荧光的检测深度;通过研发的光子漫射理论逆向算法,提高在体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定位精度,结合 PET 深层透视的优点,可以 3D 方式显示活动物体内任何位置的特定细胞和分子事件。目前拥有 12 项专利。 该平台采用荧光和核素双模标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者可以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同时获取荧光、 PET 及双模融合的多种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好更为全面地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可以分析疾病耐药的发生过程,以及药效的持续时间等。研究人员能够使用该系统实时监测活体动物内部器官、组织与细胞、基因蛋白分子等不同层面的动态变化信息,开展在体水平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科研和应用研究工作。例如,研究肿瘤和癌细胞在体生长、分化、凋亡、转移、扩善,药物在细胞、组织、器官层面的输送、扩散、代谢与定点释放,药物作用下体内肿瘤或癌细胞的生长、凋亡变化,以及与各种疾病相关的分子、细胞、组织的动态变化情况。 ( 1) 肿瘤小鼠荧光图像 ( 2)荧光与 PET 断层图像 上图 荧光与 PET 双模成像 系统特点:荧光与 PET 同时双模成像;动物在体 360゜全景无遮挡扫描成像;支持常规荧光或 PET 成像,也可以采集双模数据;荧光活体成像超越常规的浅表成像,支持 FMT 及小动物深度组织的成像。2 应用说明应用领域:药物研发和筛选;病理机理与病毒研究;新一代分子影像药物研发;药物代谢过程, 基因治疗效果及药效评价。
清华大学 2021-04-13
多导航系统互操作定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导航系统互操作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1)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模型的构 建;(2)每次接收机定位结束时,存储本次定位结束时估算的系统间钟差偏差;(3)每次接收机定位时, 若本次定位与上次定位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间隔,引入上次定位结束时估算的各系统间钟差偏差,采用定 位模型进行定位;(4)每次接收机定位时,若本次定位与上次定位时间间隔不小于预设间隔,采用定位 模型实时解算各历元时刻下各系统间钟差偏差的变化值,采用定位模型进行定位。本发明可用于多导航 系统组合定位,仅需估计一个接收机钟差即可进行定位解算,从而可解决可视卫星数量较少情况下无法 定位的问题。
武汉大学 2021-04-13
车体结构高效模态轻量设计程序
本成果解决了车体结构板件参数多、数量大,现有商业软件难以开展车体优化设计等难题,实现了车体结构的快速建模、高效模态分析和轻量协同优化设计,计算效率较商业仿真软件大幅度提高。同时,本成果还具有以下创新点: 1.研究车体结构材料的形状和构成特性,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车体智能建模方法,关键节点的精准度可保持在95%以上,提高了车体结构在横截面维度建模的效率和便捷性。 2.研究车体截面的几何特性,采用向量化的计算方式对车体截面实现了特性表征,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也为后续轻量协同优化提供了支持。 3.探究车体结构的变形特点,提出CUF高阶梁理论的截面降阶和动刚度法轴向降阶方法,在保证精度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小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建模和计算效率。 4.研究车体结构的力学特性,结合机器学习等高效优化算法,构建结构尺寸、形状、拓扑优化设计模型,实现大规模多设计变量的轻量化及动力特性优化研究,计算效率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提高3个数量级,优化效果可提升10%左右。 5.本成果所用框架和算法均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突破国外限制。
中南大学 2024-03-15
关于“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等5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正式申报书填报的通知
按照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立项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已经完成了“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高性能计算”、“信息光子技术”和“微纳电子技术”5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申报项目预申报书形式审查、预评审等相关工作,并已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反馈,请各项目牵头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及时查看系统通知及邮件。现就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科学技术部 2023-08-18
曲面光学结构的多电荷耦合器件组自适应成像仪
本实用新型的曲面光学结构的多电荷耦合器件组自适应成像仪,属于图像信息获取和处理领域。其结 构为:3个CCD构成仿复眼的曲面结构,再分别连接到3个可编程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模拟信号输入端;可编 程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状态信息输出到复杂可编程逻辑电路(CLPC)中作为控制信号,而数据信号则经过上 述3个电可擦存储芯片分别输入到3个第一类DSP数字信号处理芯中,3个第一类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控制 信号输入到1个第二类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做为片选信号和使能信号。该成像仪具有随光照条件改变自动 调节融合模式的成像功能,它不仅可以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获取高对比度的图像,还可以在较弱光照条件下 获取高亮度敏感性的图像。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微型成像雷达
微型成像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成像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及大面积观测的特点,已成为军用和民用遥感领域的重要对地观测技术,在对地侦察、地形测绘、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遥感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型成像雷达采用超小体积、超轻重量和低功耗设计,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小等优点,特别适合装载于无人机、直升机、导弹、车辆等低空探测平台,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侦察、测绘等各种任务。 ? 技术特点:项目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波段:X 分辨率:0.5-5m 作用距离:0.5-3km 平台飞行高度:100-500m 测绘带宽度:0.2-1km 体积:250mm × 200mm × 100mm 重量:不大于5kg 功耗:5W 价格:20万元/台(不包括通信链和无人机平台) ? 应用领域: 抗震救灾对地观测 民用地形测绘 森林火灾监测 海洋溢油探测 公安反恐监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微型成像雷达
微型成像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成像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及大面积观测的特点,已成为军用和民用遥感领域的重要对地观测技术,在对地侦察、地形测绘、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遥感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型成像雷达采用超小体积、超轻重量和低功耗设计,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小等优点,特别适合装载于无人机、直升机、导弹、车辆等低空探测平台,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侦察、测绘等各种任务。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07 6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