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杂地质条件下灰岩水害防治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以地下水系统方法为指导,采用信息技术、水文地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室内测试与现场试验,系统开展灰岩底板水在不同方案下开采疏放与开采底板破坏模拟,以及突水水源判别与灰岩地下水管理模型研究,从而为承压水的疏水降压、水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实现深部煤层(如淮南 A 组煤层)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1)通过放水试验查明矿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断层导、隔水性及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结合探测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疏放含水层参数,为模拟多种方案下承压水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2)采用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岩石质量指标统计、岩石试件和原位波速测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底板岩体结构的差异性,为底板岩层阻隔水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3)建立了水岩耦合数值模型,模拟承压含水层煤层回采过程中底板及灰岩含水层应力场与渗流场变化特征,获得了底板采动效应特征,揭示了工作面底板岩体结构在采动过程中的水压效应对岩体结构破坏作用; (4)建立了承压水下开采的地下水管理模型,以放水量最小为目标,以满足区块安全水压值为约束条件,达到既疏放排水与安全开采,同时又保护地下水资源; (5)建立矿山多水源突水的水质判别模型,实现快速辨别突水的水源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大型上辊万能式卷板机数控系统研究与开发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各种规格的钢板卷制是海洋石油导管架及海上采油平台制造工程中的必备的生产工艺过程。多年来,一直采用上辊万能式三辊卷板机,实施手动操作,费工、费人力、效率低,随着海洋石油生产的发展,已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了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生产需要出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提出研制“大型卷板设备数控系统”的课题计划。 该成果可用于板材的自动卷制成型。技术原理及流程:本项目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大型卷板设备数字化控制、自动化操作。总体思路为该项成果在弹塑性变形理论基础上,分析卷制工艺、正确确定材质弹塑性变形量及回弹指数,核算设备运动及动力参数,创造性地建立了板材卷制的数学模型;合理设计卷制工艺,编制计算机程序,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研制基于 PMAC 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实现大型板材工件数控卷制。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该研究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新研制的数控卷板设备可实现板边预弯及卷圆工艺工步的自动化操作,比手动操作减少两名操作人员,由于实现板边预弯,省去压力机压头工艺,可省去 2000T 油压机、20 T 桥吊各一台,省去压头操作人员 4名,达到大幅减少操作人员、缩短工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三年来,验证提高生产效率近 1 倍,证明其技术先进,生产可靠,年均创利税 150 万元。154.TCP-I 型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测量装置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配合当前我国机动车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认证,控制摩托车排气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我公司自主研发试制了符合《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全部检测要求的性价比高、可靠实用、易于操作的 TCP-I 型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测量装置。该装置的试制完成将打破只能以国外装置作为测量手段,因而国外装置在排放检测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益竞争。由于整套装置依赖于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力量试制完成,因此,使技术支持有了更充分的保证,各项服务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易于实现。技术原理及流程:本装置采用工况法测量摩托车排气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值,满足对摩托车产品进行型式认证试验和生产一致性检查试验的需求,是摩托车生产企业、相关科研部门、摩托车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分析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必备专用设备。 本装置由中央计算机控制单元、定容稀释排气取样(CVS)单元、分析仪器单元以及相关辅助设备组成。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本装置可以用于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发动机排放检测,也可用于研究院所进行发动机的设计,将装置进行改进后可以适应其他机动车的排放测量。该装置的推行,将为我国机动车生产厂家提供高性价比的检测设备,促进各生产厂商迅速提高制造技术,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排放。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的日益重视,各种排放检测设备将在各发展中国家陆续上马,该装置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地区,打破国外仪器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 
天津大学 2021-04-11
染物深含磷废水污度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基于自制改性水合硅酸钙、上流式好氧生物反应器以及生物脱氮+强 化除磷组合工艺,利用生态、生物工艺对特征污染物进行吸收和降解,以同时高 效去除尾水中的氮、磷等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污染物,使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削减 90%以上。 创新要点 (1)本项目选用钙:硅(C:S)摩尔比为 0.5-2.1 间的硝酸钙等钙盐以及硅酸钠等硅酸盐,通过改变通过分散剂的种类、分散剂的投加量、混合反应池的搅拌速度和温度等条件,以制备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化学除磷方法的特异性磷吸附剂; (2)本项目由射流曝气喷头、减压仓以及聚丙烯微孔过滤管组成的超微气泡发生装置产生超微气泡(直径 5-10 μm)后,由于超微气泡能够实现在水中的部分沉降,因此具有比普通气泡更高的氧转移效率,进而可以大幅提高生物法除磷工艺中好氧吸磷效率; (3)本项目采用生物脱氮与物化法强化除磷组合工艺:进水由提升泵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溢流到快滤池,快滤池的出水自下而上经过脱氧池以降低水体中的溶氧,出水进入兼氧池实现硝基氮的反硝化以去除总氮,出水流入絮凝反应池在搅拌下强化混凝,最后在除磷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自下而上流过无烟煤填料装置,出水达标排放流入湖体。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温超高压多尺度可视化开采模拟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温超高压多尺度可视化开采模拟系统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liuxiaojiao@sdhyha.com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1日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2-05-31
一种钙载体循环H2-CO-C2H2多联产协同CO2捕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载体循环H2?CO?C2H2多联产协同CO2捕集方法,将工业生产的电石渣浆进行超声?除杂?煅烧工艺后,作为钙基吸附剂重新用于煤气化并制制备高浓度氢气,煤气化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主要成分为CaCO3与未转化的焦炭,将其在O2气氛下煅烧炉后捕集CO2气体,生成的CaO部分继续用于煤气化制氢,另一部分作为电石原料炼制CaC2,同时得到富CO合成气,将其分别作为1)煤气化原料以提高氢气产量;2)燃烧以提供系统热量;3)经除杂等处理后,储存。生成的电石进一步与水反应得到C2H2气体与电石渣浆,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用于检测卡巴氧和喹赛多代谢产物的单克隆抗体及酶联免疫技术和试剂盒
该技术研制了一种能识别多种卡巴氧和喹赛多代谢产物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一种用于检测卡巴氧和喹赛多代谢产物的酶联免疫方法及试剂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成果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同时识别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喹赛多和N4-脱一氧喹赛多,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建立的ELISA技术和试剂盒能同时检测卡巴氧和喹赛多代谢产物在肉类食物中的残留,具有检测效率和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等优点。 现已发展了多种用于检测该类药物残留技术,在这些残留分析技术中,由于其所需仪器昂贵、操作复杂、检测费用高,而不利于大批量样品的筛选及现场检测。目前,针对喹噁啉类脱二氧代谢物的检测技术鲜有报道,所以建立一种特异性较好、灵敏度较高的单克隆抗体以检测动物体内或肉类食物中卡巴氧和喹赛多代谢产物显得十分必要。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李微研究员团队发表关于远程导向基团控制糖苷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复杂活性糖苷的研究成果
李微课题组利用N-phenyltrifluoroacetimidoyl (PTFAI)和2-diphenylphosphinoyl-acetyl (DPPA)这两种基团,分别通过远程导向以高立体选择性实现了多种糖基的α和β糖苷化。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5-31
人才需求:1、高强度球墨铸铁研究方面的专家;2、商用车电控制动器方面的专家;3、新型商用车制动器研究方面的专家。
1、高强度球墨铸铁研究方面的专家;2、商用车电控制动器方面的专家;3、新型商用车制动器研究方面的专家。
山东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7
温医大麻醉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JAMA发表研究成果
12月20日,温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科金胜威、李挺、高昉教授团队以第一单位在国际顶级临床医学期刊JAMA(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影响因子56.27)发表研究成果,阐明了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脑功能的影响。
温州医科大学 2021-12-22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7 198 199
  • ...
  • 256 2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