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
针对城市排水管网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等风险管控难题,通过机制研究、模型建立、技术研发等形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针对城市排水管网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和甲烷(CH4)等风险管控难题,通过机制研究、模型建立、技术研发等形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管控集成技术,近五年共发表11篇SCI论文,包括5篇Water Research.和1篇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并有1篇发表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上,另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计算机软著1项。简短介绍如下: 1)机制研究。针对排水管网内H2S和CH4产生机制不明的问题,揭示了生物膜在下水道H2S和CH4产生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阐释生物膜内部空间结构动态演化对硫化氢浓度波动的影响机制,指明了下水道有害气体控制方向的“靶心”。 2)模型建立。针对排水管道中H2S和CH4产排规律不明及缺乏准确的预测手段问题,建立首个基于生物膜模型的城市排水管网水质数学模型BISM,首次定量揭示了复杂多变条件下排水系统中有害气体形成释放规律,为精准、高效管理控制排水系统有害气体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开发了H2S产排预测软件,牵头制定国内第一个排水管网H2S风险管理技术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城市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风险分级管理技术标准》”,并于大湾区各地试行。进一步,应用数学模型和实验证实,揭示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会带来H2S和CH4浓度剧增的风险,为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技术研发。分别从①抑制生物膜内的SRB活动。②限制生物膜中的硫化物跨相迁移。③氧化污水中硫化物和④限制气态H2S在管内聚集,四个维度研发多种适用于排水系统的H2S控制技术和实施策略,提出H2S污染治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本集成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技术,相应成果已发表在相关SCI论文上,并且其中5篇发表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中山大学 2022-08-15
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蛋白生产技术
采用高效预处理、低温酶萃取、盐析和膜分离等成套技术,从新鲜动物皮、鱼皮、鱼鳞等不同原料中制备未变性胶原蛋白,解决了获取大量高纯度、未变性的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的技术难题;掌握了通过物理与化学改性手段调控未变性胶原的热稳定性、流变学等性能的方法和原理,为未变性化妆品用和医用胶原的产业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化妆品用和医用生物活性胶原蛋白生产技术已分别在成都新际生物活性胶原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胜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技术参数与天然胶原标准品一致,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川大学 2015-12-22
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力测量的差分对光栅解调技术
本成果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暴发成灾机制及可持续控制技术
该成果从烟粉虱的越冬、田间扩散、暴发机制、田间种群动态等方面研究江苏地区烟粉虱种群的形成规律及成灾机制,提出了烟粉虱的控制策略、用药原则和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在江苏推广应用,可使化学农药用量减少 10~1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 年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水生蔬菜与旱生设施蔬菜水旱轮作克服连作障碍技术
莲藕、慈姑设施栽培可实现一年两茬栽培,可与春早熟、秋延后设施蔬菜栽培轮作换茬,同时高减轻因长期连作造成的设施土壤盐渍化、病虫害重发等连作障碍问题,实现减肥、减药条件下的优质高效生产。市场前景:设施蔬菜栽培的土壤盐渍化、病虫害重发等连作障碍问题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水旱轮作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减轻设施连作障碍的实用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超级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成果系统地形成了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新的生物学理论, 揭示了超高产栽培本质是“强支撑、 扩库容、 促充实”, 创立了“精苗稳前、 控蘖攻中、 大穗强后”的超高产栽培新模式;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稻田土壤质量指标精确化、生育进程与季节进程优化同步精确化、器官同伸壮秧培育精确化、群体起点构成精确化、施肥与水分管理精确化,进而以上述内容为主体构建了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制订了超级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规程。
扬州大学 2021-04-14
体育赛场、危险化学品事故预警模型及应急预案编制技术
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理论研究对于大型建筑性能化设计,人群疏散及管理等有重要应用意义。目前该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停留在现象表面。故本课题组通过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特征分析提出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理论并建立相关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拥挤事故的预警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编制技术,从而为大型体育赛场的事故的预警及其应急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大部分化工企业都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打交道。做好危化品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固然是企业的大事。但
南开大学 2021-04-14
生态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实用技术与示范工程
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中规定了十五项考核指标,15个指标中8个指标都直接或间接与污水和垃圾处理有关。 南开大学可根据不同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污水处理技术规范和垃圾处理技术规范,推广与当地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现实可行的文明生态村最佳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保护技术。 生态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是自然村生态环境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作为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及
南开大学 2021-04-14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创制氮高效农作物新种质
化肥的低效利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导致了大量营养元素的流失,成为水系富营养化、土壤酸化等的重要因素,已严重威胁环境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氮肥施用量最多的国家,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是一项惠及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和措施。 从不同的植物资源中大规模克隆与氮素吸收、转运、同化和再动员相关的功能基因或调控元件,通过基因表达与功能分析,筛选出一批氮调控因子与功能基因,构建氮高效融合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到农作物中去,使得农作物提高自身对氮的吸
南开大学 2021-04-14
生物质微波热化学定向转化制炭基缓释肥技术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及节省人力物力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耕地问题保水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我国仅因氮肥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在400亿元以上,且部分地区由于施肥不当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CO2。每增加0.1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600-800千克/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如果将秸秆经过热解炭化转化为生
山东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52 553 554
  • ...
  • 668 6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