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PiSADN污水高效低成本深度脱氮技术
PiSADN污水高效低成本深度脱氮技术是国内外首次提出的污水高效低成本深度脱氮解决方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到2020年底,全国大部分新建污水处理厂和敏感区域污水处理厂均已经提标到一级A标准。由于我国的城市污水C/N比普遍偏低,难以满足脱氮要求。当前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投加有机碳源的方式强化反硝化脱氮,为此大大增加了成本。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工业界致力于寻找化学碳源以外的替代性电子供体以实现低成本的污水脱氮,其中,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是重点关注对象。 基于S0的自养反硝化工艺(SADN)是一种新兴的低成本污水脱氮技术。但S0的溶解度低导致它的生物可利用性差,因而限制了SADN的速率而阻碍工艺的推广应用。本技术研究创新发现,揭示了SADN中加入少量有机碳除促进SADN反应速率的机理,并丰富了有机物投加条件下的多种不同硫形态电子供体或有机物电子供体的反硝化路径。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在SADN体系自发形成多硫化物(Sn2-),其生物可利用性远高于S0。Sn2-一旦产生,可迅速被硫氧化反硝化菌利用,实现污水中硝氮的快速还原。这一通过多硫化物介导并加速硫自养反硝化的技术,称为PiSADN反应过程(Polysulfide-involved SADN),是国内外首次提出的污水高效低成本深度脱氮解决方案。 目前本技术已经申请了1个国家发明专利,已发表2篇SCI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因此,本技术具有先进性和独占性。
中山大学 2022-08-15
秸秆“肥热联产”近零碳供暖技术
本技术对农林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潜热与显热均予以回收,大大提高了热回收效率。并开发了适于典型应用场所(温室大棚、禽畜棚舍及农村住宅)的肥热联产热回收装置。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有机固废(如秸秆、动物粪便等)好氧发酵堆肥(Composting)是在微生物作用下使有机物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而变成腐熟肥料的过程。其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热约为燃烧时热值的1/2~2/3(约相当于0.25-0.35倍同质量标煤),堆内最高温度可达70°C以上。用好氧发酵生物热为建筑、温室大棚及禽畜棚舍等冬季供暖,可视为(近)零碳排放。“肥热联产”是消纳秸秆及动物粪污的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新思路。 本项目对典型的有机固废-秸秆开展了“肥热联产”研究,成果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技术对农林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发酵堆肥过程中的潜热与显热均予以回收,大大提高了热回收效率。并开发了适于典型应用场所(温室大棚、禽畜棚舍及农村住宅)的肥热联产热回收装置。 2)本技术实现了静态堆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高效。解决了传统堆肥中需要人工或机械“翻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适于典型应用场所的“肥热联产”供暖系统设计方法。秸秆肥热联产的发酵周期、产热率、热回收率、供暖热媒温度等参数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性。相应供暖系统设计方法异于常规。 4)结合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秸秆肥热联产供暖系统智慧化调控方法,实现热能生产、供给与需求以及肥料生产所需理化条件的动态最优匹配。 5)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应用形式灵活。可分散式利用,如田间地头、温室大鹏、禽畜圈舍、孤立场站、冰雪旅游景区等;也可集中式利用(大型发酵工厂),为供热厂、工业企业补充廉价热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8-15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践平台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践平台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开发,主要用于发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课程。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践平台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开发,主要用于发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践平台的主要功能: 虚拟科技馆。虚拟科技馆包含中国、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的科技馆,以VR的形式展现场馆内容。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在线培训和科教资源两个模块。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和科学应用等课程,适用于小学、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科教资源为课堂科学活动及教材,有适合于K12各年龄段学生的科教资源。 学生专区。学生专区包括科教课程和科普报告视频两个模块。科教课程为内部开发的视频课,用于学生课外学习的课程。科普报告视频为公开讲座、科普等视频。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7-28
心血管微创手术磁导航技术
心血管微创手术磁导航技术是指手术者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操作由两个半球形的永久磁体和推进系统组成的设备,利用磁场来引导导管行进的方向,从而对一系列复杂多变、危险系数大、常规介入手术方法失败的多种心脏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心血管微创手术磁导航技术是指手术者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操作由两个半球形的永久磁体和推进系统组成的设备,利用磁场来引导导管行进的方向,从而对一系列复杂多变、危险系数大、常规介入手术方法失败的多种心脏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多项病例报告显示,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术者和患者的X射线暴露时间,而且能够提高各种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扩大了介入手术的适应病症范围,同时减少了手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潜在的风险。 由于磁导航系统价格昂贵,一个配备有磁导航系统的电生理导管室的造价是常规电生理导管室的3倍左右,这是磁导航系统在国内普及遇到障碍的原因之一。此外,传统的磁导航技术中,实现一个磁场坐标的定位需要同时使用三个单轴磁场传感器,且传感器与计算机通过有线连接,这种方案限制了磁导航的定位精度,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因此,如何对现有磁导航技术进行技术创新,使其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让手术更加精准,过程更加简单,是未来国内磁导航需要攻克的难题。 图1 单器件实现三维磁传感原理 图2 系统框图 三、技术优势 本成果提出的磁导航技术方案中,一个磁场传感器便可以实现三个方向的磁场感知,具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集成度,极大地缩减附有传感器端的导管尺寸,同时利用无线传输技术使心脏微创介入手术变得更加简单。 性能指标 线性度范围:x方向:±20Oe,y方向:±20Oe ,z方向:±20Oe; 灵敏度:x方向:377V/A/T,y方向:345V/A/T ,z方向:625V/A/T; 线性度误差:x方向:2.3%,y方向:2.9% ,z方向:3.3%。 四、专家介绍 游龙,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旋电子器件及系统课题组组长。自2001年起一直从事自旋电子技术国际前沿课题包括磁记录、磁传感和磁逻辑等领域相关的物理、材料及器件研究。近五年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在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自旋神经形态器件、自旋逻辑计算电路、自旋信息安全芯片和磁场传感器等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多项重要的新技术概念和设计方案,尤其首次实现了使用单个器件对三维磁场的探测以及存储。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Electronics,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PNAS), Nano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制备技术
ZnO 压敏陶瓷是以 ZnO 粉料为主体,添加微量的其他金属氧化物添加剂(如 Bi2O3,Sb2O3, Co2O3, MnO2, Cr2O3 等),经过混合、成型后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多晶半导体陶瓷元件。自 1968 年日本松下开发出 ZnO 压敏电阻以来, ZnO 压敏电阻就以其造价低廉、制造方便、非线性系数大、 响应时间快、残压低、电压温度系数小、漏电流小等优良性能,应用广泛于高压输电线路、城市地铁直流供电线路以及铁路电网系统。随着超高电压大功率输变电工程的发展,对输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
江苏大学 2021-04-14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保障体系
本成果主要推广应用五大技术体系即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体系,无公害蔬菜技术研究示范体系,产品质量监测保障体系,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服务体系和产品营销体系。主要技术即新优品种推广应用技术;利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利用捕虫板、诱蛾灯和性诱剂无公害防控害虫技术;利用微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和现代设施育苗技术等。
扬州大学 2021-04-14
焚烧尾气二恶英污染控制技术
近年来,因垃圾焚烧引发的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D/Fs)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由于二恶英难于生物降解,对热、强酸、强碱、氧化剂都相当稳定,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二恶英主要产生源-垃圾焚烧厂的监控力度,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欧盟提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三甲铵乙内酯合成新技术
三甲铵乙内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其化学合成虽然不是很困难,但是经济的分离并获得高纯度的三甲铵乙内酯却是非常不容易的,国内基本上没有化学合成的高纯度三甲铵乙内酯进入市场。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在化学合成三甲铵乙内酯及其分离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经高科技手段由化学合成法得到了含量达98%以上的高纯度三甲铵乙内酯。
山东大学 2021-04-14
三聚氰胺绿色生产新技术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原料,现有的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原料利用率低,反应温度过高造成了副反应的发生。三聚氰胺合成新方法的反应机理与现有合成方法的不同之处是:
山东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电磁屏蔽纤维制造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 本项目已开发出一种轻质、稳定、高效、环保的电磁屏蔽纤维及制造装备, 实现了对宽频段电磁波全方位抵御以及连续、高效、专业的自动化生产,可满足各领域对电磁屏蔽材料的新要求,为国家高精尖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出的新型材料具备高电磁屏蔽、 高比强
西华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7 958 95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