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主神经再平衡防治心律失常的调控策略与临床转化
本项目致力于将“心脏自主神经调控防治心律失常”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成果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已在全国40 余家大型三甲医院进行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减少了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和降低了住院费用。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技术分析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统计,约80%的心源性猝死与恶性心律失常相关,严重威胁国民健康。项目组长期致力于自主神经调控防治心律失常的创新转化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万人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1)构建了自主神经再平衡的理论体系,并阐明心律失常的关键神经机制; 2)研发了系列自主神经调控策略防治心律失常; 3)研发无创迷走神经调控系统,进行自主神经调控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转化。 相关成果主要发表在Circulation(IF 39.918)、 J Am Coll Cardiol(IF 27.203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9.924,封面论文)、Nano Energy(IF 19.096,2篇)、 Basic Res Cardiol (IF 17.165)、Cardiovascular Research(IF 13.081)等国际知名期刊,并被Cell、JAMA、Nat Rev Drug Discov、Nat Rev Cardiol等学术期刊引用3100余次。研究成果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两年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中国原创研究一等奖,被《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评为当年心律失常领域全球十大研究进展之一。
武汉大学 2022-08-15
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在处理重金属‑草甘膦复合污染中应用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PP84,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6年7月2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98。具有利用草甘膦作为碳、氮源的能力,以及对重金属具有抗性的能力,可在快速将草甘膦分解同化的同时吸附重金属,达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产角蛋白酶的粘金黄杆菌及其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角蛋白酶的粘金黄杆菌及其分离方法。所述粘金黄杆菌拉丁名为Chryseobac?terium?L9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2295。本发明公开了该菌的形态学特征为:菌体杆状,不产孢子,无运动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本发明公开了该菌的全细胞脂肪酸主要成份为:十三甲基十四酸47.59%,二羟基-13-甲基十四酸和(或)Ω-7-顺式-13甲基-十五酸15.72%,三羟基-15-甲基十六酸13.91%,Ω-9-顺式-14甲基棕榈酸9.48%。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菌的16S核糖体DNA(16S?rDNA)全序列。本发明公开的分离方法包括三个步骤:普通营养培养基富集培养,以角蛋白为唯一碳氮源固体培养基初筛,以角蛋白为唯一碳氮源液体培养基的复筛。该方法快捷有效,所得菌种产酶能力强。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用于降解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鞘氨醇杆菌菌株
该成果提供了用于降解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菌剂,其活性成分为鞘氨醇杆菌菌株,该菌株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能够快速降解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尤其是菲、芴、荧蒽、芘和苯并芘等有机污染物。该菌株还具有广泛的pH值(5-9)、盐度和温度(16-37℃)适应能力,是对土壤或环境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修复的优秀微生物材料。 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石油污染治理、土壤有机农药去除、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氮磷营养调节等环境修复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1972年美国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清除宾西法利亚州的石油管线泄漏石油是第一次成功运用生物技术进行土壤有机污染物修复,我国也在开始采用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石油污染区域的生物修复实践。该技术应用后土地基本恢复耕地功能,修复速度快,使用简单方便且效果理想,预计该技术投放市场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化条件:微生物菌剂生产无需大面积厂房,有发酵罐和灌装车间即可投入生产。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6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株诱变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生产川芎嗪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诱变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生产川芎嗪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诱变凝结芽孢杆菌YB‑2023,分类命名为凝结海恩德里克斯氏菌(Heyndrickxia coagulans),菌株编号为YB‑2023;于2024年3月7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411;诱变凝结芽孢杆菌YB‑2023的乙偶姻产量可达12.61±0.34 g/L,川芎嗪浓度可达到2.54±0.26 g/L,原始菌株经诱变后,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以葡萄糖和酵母膏为原料,保留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数量的同时提高川芎嗪产量,降低成本,利用可再生生物质生产天然川芎嗪的绿色生产过程具有意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具有预防糖尿病作用的鼠李糖乳酸杆菌 CCFM0528
本专利菌株为一株鼠李糖乳杆菌,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列入可用于 食品的菌种名单,可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同时具有很广阔的药用前景。该 菌株具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影响葡萄糖转运相关蛋白 SGLT-1 和 GLUT- 2 的表达水平,可有效的预防模型小鼠 II 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效降低小鼠空腹 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现代社会居高不下,α-葡萄 糖苷酶抑制剂广泛的被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利用具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的乳酸菌预防及缓解糖尿病尚属首次,鼠李糖乳杆菌在食品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该菌可被用于大宗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开发具有预防及缓解 II 型 糖尿病的膳食补充剂,如乳酸菌饮料、发酵酸乳、发酵酸豆乳以及片剂、胶囊、 冻干粉等药物组合物,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9 推动国民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复杂地质条件下灰岩水害防治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在探明地下空间断层分布的基础上,鉴定断层的活动程度,判定它们是否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力的活动断层,对于地震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光栅及分布式光纤与钻孔结合进行自然或人为状态下断层活动性实时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在已查明断层上部地面位置施工并形成钻孔,钻孔垂直穿过断层上下两盘,并在孔中布置光纤光栅埋入式应变计及分布式应变传感光缆等形成一套综合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蓄电池对 FBG、BOTDA 等测试仪器持续性供电,实时采集与传输应变场、位移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位移场等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断层活动性程度。同传统的断层活动性判别方法(如地质地貌调查、地球化学探查及地球物理勘探)相比,光纤动态监测成本较低、所用传感单元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精度较高且实施方便,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监测参数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断层活动性发育程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人参二醇皂苷组分在制备防治皮炎和疤痕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二醇皂苷组分在制备防治皮炎或疤痕药物及保健美容品中的应用,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Rb2、Rb3、Rc和Rd。所述药物或化妆品为人参二醇皂苷组分为活性成分单独或与其它药物一起,与药学上或化妆品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的药物或化妆品。利用人参根茎药材、西洋参根茎药材、人参茎叶药材、西洋参茎叶药材以及它们的总提取物或总皂苷等原材料,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色谱分离纯化等方法制备。本发明可在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同时防止疤痕的形成,与糖皮质激素相比,整体调节细胞免疫、停药后药效稳定,具有显著的药效优势;本发明的产品高度安全。人参二醇皂苷结构式为:。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木霉制剂与杀菌剂混用防治辣椒疫病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霉制剂与杀菌剂混用防治辣椒疫病的方法,包括:播种时,将辣椒种子与木霉制剂混合后播种;或者,在辣椒苗移栽定植时,施用木霉制剂;辣椒栽培期间,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用杀菌剂;其中,所述木霉制剂中的活性菌株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Thz01,棘孢木霉Thz01的保藏号为CGMCC No.6422;所述的杀菌剂为丁子香酚和双炔酰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方法所用的木霉制剂在田间对辣椒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单独使用可有效降低初侵染源;在病害发生期增加杀菌剂的使用,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同时减量杀菌剂的施用,减少了农药在土壤和辣椒产品中的残留,确保了环境和产品的安全。
浙江大学 2021-04-11
复杂地质条件下灰岩水害防治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在探明地下空间断层分布的基础上,鉴定断层的活动程度,判定 它们是否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力的活动断层,对于地震预测预报 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光栅及分布式光纤与钻孔结合进行 自然或人为状态下断层活动性实时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在已查明断层 上部地面位置施工并形成钻孔,钻孔垂直穿过断层上下两盘,并在孔 中布置光纤光栅埋入式应变计及分布式应变传感光缆等形成一套综 合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蓄电池对 FBG、BOTDA 等测试仪器持续性供 电,实时采集与传输应变场、位移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监 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位移场等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 断层活动性程度。同传统的断层活动性判别方法(如地质地貌调查、地球化学探查及地球物理勘探)相比,光纤动态监测成本较低、所用 传感单元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精度较高且实施方便,通过实时监测数 据对比分析监测参数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断层活动性发育程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