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群缝(槽)、群
孔
(坑)结构零件电解加工
方法
及设备
电解加工利用电化学过程的阳极溶解原理并借助预先成型的阴极将工件按照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型的工艺方法,具有工具无损耗、加工效率高、不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限制、成本低等优势特点。由于电解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过程是以尺寸极其微小的金属离子形式进行的,因此电解加工不仅用于常规尺寸零件的加工,而且在微纳制造领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本成果针对群缝、群孔等结构零件的传统加工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表面质量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零部件群缝(槽)、群孔(坑)复杂结构的整体电解加工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梯度涂层刀具及其
制备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该梯度涂层刀具基体材料为高速钢,基体表面具有多层涂层,涂层为添加MoS2、BN和LaF3的硬质合金层和Al2O3基陶瓷层交替的梯度叠层涂层。刀具涂层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制备,制备步骤为:(1)前处理;(2)熔覆硬质合金层;(3)熔覆Al2O3基陶瓷层;(4)交替熔覆硬质合金层和Al2O3基陶瓷层;(5)后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刀具表面梯度涂层兼顾Al2O3基陶瓷和硬质合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MoS2、BN和LaF3的加入使得该刀具在较大切削温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自润滑功效。该涂层刀具可应用于干切削和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致密球形陶瓷颗粒
制备
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球形陶瓷颗粒制备方法,用于制造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和填充材料,包括以下主要的工艺步骤:明胶2重量份、羧甲基壳聚糖1重量份、柠檬酸钠0.6份重量,用50~80重量份的水溶解后,加入陶瓷浆料30~50重量份混合后配置成陶瓷/明胶一羧甲基壳聚糖泥浆;经去气处理后加入到油相中,在常温常压环境下搅拌,使泥浆成为溶胶状球形颗粒;再加入戊二醛水溶液使所述球形溶胶状颗粒发生原位凝胶化过程而固化赋形,滤除乳化剂后获得凝胶状球形颗粒,然后经干燥、培烧以及机械整形工艺获得初坯,再经烧结工艺即获得致密球形颗粒制品。本发明具有容易成型,工序少,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而且无需高压机等复杂的大型设备,产品致密度和强度高的优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
材料
的
连续
制备
设备与工艺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合金)是指在固态下原子排列具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这种状态相对稳定的金属合金。近十几年来,块体金属玻璃的发展更是其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使得金属玻璃作为结构材料成为可能。 与传统晶体材料相比,块体金属玻璃很高的强度、大的弹性极限(2%~3%)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独特性能,使得块体金属玻璃在体育用品、电子、医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短流程、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并能获得完全清洁复合界面的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 设备构成为,由真空系统、预热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牵引机构组成。牵引机构上下各有一个导轮,两导轮竖直方向相切,且下部导轮与电机相连,可以将制备的丝直接缠绕起来,实现连续生产;冷却装置紧置于坩埚下部,保证包覆的合金液快速凝固形成金属玻璃。 工艺过程为:将按照名义成分配好的合金先用电弧炉熔炼成均匀的母合金,然后将母合金和金属丝装在底部带有小孔的坩埚中,金属丝一端自内而外穿过坩埚的小孔,在加热炉中重熔母合金并保温,然后通过牵引机构由电机带动下拉浸渍在熔体中的金属丝,使其表面均匀浸渍一层合金液,在穿过加热区后通过冷却介质快速冷却形成金属玻璃,最终获得具有较高强度与延伸率的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 技术特点:金属丝可以选用具有较高熔点及较高强度的钨丝,金属玻璃合金可以选用具有较强玻璃形成能力及较好力学性能的锆基合金体系。电机牵引拉丝速率为1-5mm/min,冷却装置的冷却速率为所吹氩气流速1-5m/s。 已申请专利:张勇,陈晓华,陈国良,张兴超,王自东,“一种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120355.4,专利申请时间:2007.08.00,专利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铜基复合
材料
的
制备
技术及应用
开发了短流程技术制备纳米稀土氧化物弥散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电导率、高热导率、高耐磨性等优良特性,解决了此类材料难以制得全致密大型零件的难题,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发明了此类复合材料块体和粉体的制备技术和专门的装备。 稀土氧化物弥散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在企业开始推广应用,可显著提高制动摩擦闸片及金刚石刀头的高温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可大幅改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表面耐磨性,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新型光催化剂、长余辉粉及其复合
材料
的
开发
制备
开发了一系列高活性的光催化材料:TiO2 纳米管负载Au, 石墨烯/暴露{001}面的TiO2 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 石墨烯/棒状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 Ag3PO4/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片(RGOs)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可见光催化的(Mo,C)/(B,N)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材料,微量磷酸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B、N掺杂石墨烯/ TiO
兰州大学
2021-04-14
单壁碳纳米管(SWNTs)
的
宏量
制备
及其电磁屏蔽复合
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单壁碳纳米管(SWNTs)是公认的综合性能最好的纳米纤维,其强度可达钢的100倍,而密度只有钢的六分之一。本项目实现了单壁碳纳米管(SWNTs)的大规模、低成本制备,其年产量可达100公斤,纯度在70%以上。通过物理共混及原位聚合方法,获得了具有导电、电磁屏蔽及雷达波吸收等特殊性能的SWNT/聚合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达100-102 Ω•cm,电磁波衰减率可达40dB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抗疟剂药物中间体
材料
的
制备
及合成工艺
青蒿素是目前为止最热门的抗疟疾特效药,由于它速效和低毒的用药特点,现已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青蒿素从植物的花蕾和叶子中分离提取,但近来因为青蒿素的大肆提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枯竭,所以不宜长久提取;此外,由于患者大多为贫苦地区的人民,购买力低下,承受不起青蒿素高昂的价格。对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的药物,希望能降低治疗的成本,也可以减少青蒿素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在研发新药物的过程中,研究工作者发现一类含 trioxolane 单元的分子药物对于疟疾的抗击有着很好的效果。通过对药物进行改造研究,研究人员得到了药物性能优异的类似物 OZ439。通过口服,OZ439能完全消灭人体当中的寄生虫,现如今 OZ439 的合成已在瑞士进行了中试生产。 本项目是通过廉价的反应材料,经过催化转化制备合成 OZ439的所需重要中间体 HPCH。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了催化剂的筛选和合成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收率的 HPCH,其生产成本低于国外药企的要求。 开发计划: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及反应工艺的放大研究及优化,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产品的分离及纯化。本项目初期一直与国外药企进行沟通合作,工艺优化后即可进入产业化阶段。 所需条件支持:希望能获得 100 万经费支持与 100m2 实验室支持,用于购置反应评价及催化剂放大制备设备。
南开大学
2021-04-13
基于滚压振动研磨
制备
纳米功能
材料
,设计锌空电池
的
电极结构
通过滚压振动磨制备纳米锌粉颗粒、氮化硼纳米片,以碳膜为骨架制成锌空电池的柔性薄膜电极;制备出四氧化三钴纳米花颗粒作为催化剂,设计开发了一维纳米花颗粒/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碳纳米管三维网状结构复合的多维复合多孔空气电极结构。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功能性聚乙烯醇/纤维素复合
材料
的
制备
技术
开发使用绿色的纤维素基材料和一些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可以缓解“白色污染”与“能源危机”,这符合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江南大学绿色功能复合材料实验室白绘宇副教授利用聚乙烯醇/纤维素体系环保廉价的优点,并对该体系进行简单快捷的光敏改性,制备出了具有阻水性能的聚乙烯醇/微纤化纤维素包装膜材料,和具有吸附性能,敏感性能以及胶粘性能的聚乙烯醇/纳米晶纤维素水凝胶材料。这些发明赋予聚乙烯醇以及纤维素等材料新的功能性,拓宽了聚乙烯醇以及纤维素的运用领域。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75
76
77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