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位置检测信号的细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置检测信号的细分装置,包括线光源激光器、光靶、CCD、信号处理器和二个光学扫描振镜;二个振镜的转动轴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放置,其反射面相对放置,各自初始位置的法线·81·方向与两光学扫描振镜转动轴所在平面成 45°角;线光源激光器的线状激光束垂直于两个扫描振镜的转动轴所在平面,线状激光束射向振镜的反射面且通过其转动轴线;光靶位于与两振镜的转动轴线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内,CCD 位于线状激光束射向光靶后的出射方向上,并与两个振镜的转动轴所在平面平行;信号处理器与 CCD 相连,用于获取 C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印刷品质量在线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品质量在线检测装置,能对生产线上印刷品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与处理,准确检测各种质量缺陷并报警。其主机与从机采用网络连接,主机设置采集参数和发布控制指令,并对从机上传数据进行处理;从机接主机指令控制对应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送给主机;摄像机组采用线阵工业摄像机,通过四自由度可调摄像机装夹机构安装于印刷品上方;主机与从机分别设有报警器对图像缺陷进行报警;光电编码器安装在印辊侧面,用来测量印辊上印刷品位移并输出脉冲信号到摄像机扫描控制端口;封闭式灯箱位于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倒装 LED 芯片在线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装 LED 芯片在线检测装置,其包括:工作 台模块、收光测试组件、运输传输组件、探针测试平台、精密对准系 统,其中,在工作中,运输传送系统可以运输盘片工作台到合适的工 作区域,调整位姿之后,启动探测对准系统对探针工作台进行控制, 使探针与待测试的芯片接触通电,使芯片发亮,从而收光测试组件可 以对其进行检测。按照本发明的机械结构,能够成功地解决倒装 LED 芯片电机和发光面不同侧的问题,并且采用了精密图像运动控制技术, 实现了倒装 L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钢轨快速在线检测复能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快速在线检测复能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主控系统、快速热处理系统和钢轨修磨系统,主控系统分别与机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快速热处理系统和钢轨修磨系统相连;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主水平轮廓光电传感器、边缘轮廓光电传感器、硬度计A、次水平轮廓光电传感器和硬度计B;钢轨修磨系统包括预磨砂轮机、修磨砂轮机、粗抛光机和精抛光机;快速热处理系统包括平板式淬火感应线圈、喷水枪、平板式回火感应线圈和水箱。本发明通过对轨道表面变形进行快速打磨和抛光,恢复其硬度、强度、平顺度和光洁度;采用快速感应加热淬火+回火克服因循环载荷和对轨道踏面造成的反复弹塑性变形导致表面硬度降低的软化效应,维护效率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一种高速大动态光电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大动态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光电探测器、 阵列式跨接电阻、多路选择开关、放大模块、组合逻辑模块和预判定 模块;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预判定模块的 输入端连接至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组合逻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预判 定模块的输出端,多路选择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至组合逻辑模块的输出 端,多路选择开关的输入端通过阵列式跨接电阻连接至光电探测器与 放大模块连接的连接端;多路选择开关的输出端连接至放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倒装 LED 芯片在线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装 LED 芯片在线检测装置,其包括:工作 台模块、收光测试组件、运输传输组件、探针测试平台、精密对准系 统,其中,在工作中,运输传送系统可以运输盘片工作台到合适的工 作区域,调整位姿之后,启动探测对准系统对探针工作台进行控制, 使探针与待测试的芯片接触通电,使芯片发亮,从而收光测试组件可 以对其进行检测。按照本发明的机械结构,能够成功地解决倒装 LED 芯片电机和发光面不同侧的问题,并且采用了精密图像运动控制技术, 实现了倒装 LED 芯片的高速精密测试,加快了芯片的检测效率。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倒装 LED 芯片在线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装 LED 芯片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模块、运输传输组件、收光测试组件、探针测试平台以及精密对准 系统,其中,在工作中,运输传输组件可以运输待测试倒装 LED 芯片 到合适的工作区域,使待测试倒装 LED 芯片对准收光测试组件的收光 口处,调整位姿之后,启动探针测试平台,使探针与待测试的芯片接 触通电,使芯片发亮,从而收光测试组件可以对其进行检测。按照本 发明的机械结构,能够成功地解决倒装 LED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颗粒饲料在线取样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领域中的一种颗粒饲料在线取样检测装置。所述颗粒饲料在线取样检测装置中摄像头的镜头穿过壳体的圆孔并由固定角码和螺钉I、螺钉III固定在壳体上,环形LED套在摄像头的镜头上;前盖板通过螺钉II固定在壳体上;动滑轨通过螺钉IV固定在斜槽取样头上,定滑轨通过螺钉IV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动滑轨与定滑轨相互配合;斜槽取样头通过螺钉V固定在气缸头部的固定板上,气缸通过螺钉VI固定在壳体的外伸板上,后盖板通过螺钉II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颗粒饲料在线取样检测装置的气缸水平安装,在气缸行程控制单元的作用下,斜槽取样头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实现取样、检测、复位回料三个功能。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便携式葡萄糖度近红外检测装置
该成果研发的技术与设备可替代破坏性的生化检测方法,实现葡萄糖度的便携式无损检测。该成果利用光谱检测部件收集标准样品的光谱信息,并转化成电信号,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和MSC、平滑等算法建立葡萄糖度的检测模型。最后通过获取待测样品光谱信息,调用相关模型,以达到检测葡萄的糖度值的目的;该成果通过利用嵌入式小体积、高可靠、可扩展等优点,设计了一个便携式的无损检测装置,具有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对葡萄糖度的检测的能力,并且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适用环境、装置价格便宜等优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葡萄的果粒色泽、果实风味和营养成分的构成与其糖度和各种糖组分构成有很大关系。在国内葡萄糖度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多见于其他果蔬的无损检测。目前生产实践上运用的检测糖度的便携式设备是运用折光原理,检测时需要将待检测的样品榨汁或者溶解然后再通过计算折光度再来换算成想要测量的糖度值,测量过程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检测场地有限制,运用难以推广。目前还没有能够进行葡萄糖度快速无损检测的便携式装置。经检索,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有嵌入式系统的葡萄糖度便携式近红外检测装置和方法应用于生产实际。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5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不孕不育症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育龄期约有8%的夫妇因各种不同原因不能生育。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工业污染、大气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将逐年继续增高,每年约新增200万对患不孕症的夫妇。这已经成为关系到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的社会问题,也是全世界各界关注的一个主要的医学热点。1978年,世界首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 embryo transfer, IVF-ET,试管婴儿)的成功掀开了人类治疗不孕症的新纪元,此后又以IVF-ET为基础开发了多项衍生技术[如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胞浆置换等]。目前辅助生育技术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自1993年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尚为教授带领项目组成员即开始进行胚胎着床和卵泡发育调控因素的基础研究,于1994年在著名杂志Endocrine Journal上发表论著2篇。1997年5月我院辅助生育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 1997年获得四川省首例试管婴儿成功,1999年获得西南首例绝经妇女的赠卵试管婴儿成功,2002年获得四川省首例囊胚培养移植、首例胚胎冷冻及解冻移植、首例睾丸活检+ICSI、首例宫内减胎术成功。2002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的临床应用, 并获得一例妊娠流产。2003年又率先开展激光打孔辅助胚胎孵化技术,填补了四川省在该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成为国内第一批、四川省首家获得卫生部IVF和ICSI准入的生殖医学中心。同时,本项目在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降低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临床各种相关方案和实验室的培养方法,并从基础研究方面探讨卵泡发育、胚胎着床的部分调节机制(免疫相关因素和生长因子等);对进行IVF-ET的患者夫妇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探讨女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IVF妊娠结局的影响和心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使辅助生殖技术更能安全有效地为广大不孕症患者服务,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四川省甚至西部地区不孕症的诊治工作,并带动四川省及西部地区生殖医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发展,为地方辅助生殖技术及其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搭建一个研究平台。目前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至2007年,中心已完成近4000例的IVF及其各项衍生技术的临床治疗工作,临床妊娠率已由最初的25%上升到2007年的38.65%。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Medline收录9篇,SCI收录2篇,课题组发表论文共被引用102次,举办国际研讨会1次(2007年9月主办、国际绝育与生育协会协办“卵巢功能保护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研讨会”),在全国首次提出“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论题。2005年协助四川省卫生厅举办了四川省ART技术和管理学习班,为四川省ART技术的规范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参编书籍6本,培养博士生11名,硕士研究生15名。
四川大学 2016-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384 3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