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暖通空调系统模糊智能监测控制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效果的优劣与建筑使用状况、天气等因素密切相关,现有中央空调系统中90%以上没有控制调节功能,导致系统运行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40~60%,节能潜力巨大。我国北方集中供热系统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有效的供热调节手段,热力失调严重,局部过热、局部过冷问题突出,循环水泵消耗巨大,初期设计也不尽合理,导致供热能源消耗巨大,单栋建筑采暖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30~50%应用范围。 为此,我们针对中央空调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提出了系列化的节能集成控制技术,包括:中央空调水系统变水量变温度模糊智能节能集控技术;中央空调风系统变风量变温度模糊智能节能集控技术;新风、排风与建筑正压模糊智能协同集控技术;既有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检测、评价和节能改造方案;既有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热平衡与供热量计量;集中供热锅炉房、换热站、供热管网的模糊智能节能集控技术;中央空调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规划与施工图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温度主动控制的相变浮力引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主动控制的相变浮力引擎。本实用新型是由浮力发生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组成:浮力发生单元是由螺母、弹簧、活塞、活塞密封圈、壳体、上盖密封圈、上盖、石蜡和位移传感器构成,温度控制单元是由冷却水管、电热丝、电机、水泵、水箱、直流电源和开关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空间形状的冷却水管和电热丝,保证其与石蜡充分接触,通过主动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和电热丝的加热时间,提高石蜡相变浮力引擎的响应速度;而且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维护。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自动折叠晾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折叠晾晒装置,通过精巧的机构设计和可靠度控制系统实现晾晒架的自动伸展和收回。克服了目前晾晒存在着晾晒容器或晾晒网的存储占有空间大、每天早晚需要人工回收、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回收等不足。减少了晾晒过程中对人力的依赖,整体结构简单轻便,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目前晾晒存在着晾晒容器或晾晒网的存储占有空间大、每天早晚需要人工回收、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回收的不足。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轻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基于 Sharpmap 的通过鼠标滚轮控制地图缩放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 Sharpmap 的通过鼠标滚轮控制地图缩放方法,其步骤为:首先调用 Sharpmap 库函 数加载地图,获得当前的视野范围 Envelope;然后构建鼠标滚轮事件并获取当前鼠标光标所在的屏幕位 置坐标,调用 Sharpmap 坐标转换函数将屏幕坐标转换为 Sharpmap 地图的地理坐标;其次确定每次鼠标 滚动的缩放幅度并代入滚轮缩放公式,求得缩放后地图新的视野范围,最后调用 Sharpmap 库函数将地 图缩放至新的视野中完成地图缩放。本发明方法简单,创新性地基于人眼视觉需要,填补了 sharpmap 缺乏滚轮缩放的空白,大幅度完善了 sharpmap 地图显示功能,提高了地图操作的方便性和流畅性。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柜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它使用全球变暖潜值(GWP)小的 R32/R290 混合制冷剂,电磁阀位于室内机内,并与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的室内换热器紧密相连。还可采用小管径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可有效减小热交换器的尺寸,能有效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该柜式空调器在制冷回路中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的室外换热器,干燥过滤器,节流机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的室内换热器、在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连接管道上的电磁阀,以及室内、室外机风机。混合制冷剂的充灌量为 60-130g/kW 制冷量,本发明降低了制冷剂充灌量可能带来的燃烧危险,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吸收?压缩复合制冷系统、溶液除湿循环系统及冷冻水系统,本发明分别利用吸收?压缩复合式制冷系统和溶液除湿系统来承担空气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独立控制。通过提高吸收式制冷的蒸发温度,增大吸收式制冷的放气范围,使得吸收式制冷循环能效比增加。此外,吸收复合压缩式系统可以合理调控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来降低发生压力和发生温度,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发生温度,扩大低温热源的利用范围;同时利用压缩机增加复合系统冷凝压力来提高冷凝
东南大学 2021-04-14
汽车冷却系统性能匹配及优化控制
项目简介 冷却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整车的运 行可靠性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洞试验测试和对系统单个部件的优 化设计,而对整个系统的匹配性研究较少。本项目可针对常规发动机汽车、混合动力汽 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结合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技术,通过计算分析获取各个部件之间的 匹配性能,并提出散热器、中冷器、电子风扇等部件及系统整体匹配的优化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还可凝练出风扇、水泵压缩机等的部件的最佳控制策略
江苏大学 2021-04-14
智慧教学运行控制中心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用于智慧校园运行控制中心,在该中心平台下完成多个教学应用子系统的深度融合、设备管控、数据统一汇总与展示,教学观摩、多业务间的联动协调应用等,通过该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学和校园服务管理能力。
北京竹远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5
连铸坯质量控制和提升技术
随着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外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提升钢产品的质量成了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连铸坯的生产是钢材生产的关键,其连铸坯的质量对后续产品的生产及最终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热轧板带表面缺陷大部分是连铸坯表面缺陷遗传而来。高质量铸坯的生产成了连铸生产企业和连铸工作者的主要目标。高温钢液在连铸过程中凝固成型,连铸坯的偏析、裂纹、疏松、夹杂物等质量问题基本上都产生于或源自连铸凝固过程。要实现高质量铸坯的连铸生产,必须减少甚至消除这些质量缺陷。 (1)连铸坯凝固缺陷研究:针对连铸坯偏析、疏松、缩孔、裂纹开展相关调研,探究凝固缺陷产生机理,分析连铸工艺对连铸坯缺陷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结晶器一冷强度、二次冷强度、电磁搅拌、机械压下等技术参数,改善连铸坯凝固缺陷。 (2)中间包研究:模拟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过程,分析钢液流动的合理性;主要研究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位置分布、高度设置、不同装置间的配合使用是否达到最优。具体工作:模拟中间包内钢液流动传热行为,分析钢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模拟钢液液面的波动,分析和了解渣-钢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模拟中间包内钢水的传质现象,分析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中间包内的活塞流、全混流以及死区等等。模拟中间包内底吹气体的作用过程,分析和了解吹气对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 (3)结晶器研究:1)结晶器内流场:确定结晶器类型,改变水口类型,水口浸入深度,拉速,结晶器锥度等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液面波动和表面流速量化结果,为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结晶器卷渣和夹杂物去除的研究:改变水口结构参数(不同水口类型、水口侧孔数、水口倾角、水口底部结构和水口浸入深度等)以及浇铸工艺参数(拉速,浇铸断面,电磁等)会对结晶器内的流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结晶器冷却制度、液面波动、水口开口度等参数。所以本部分内容通过水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水口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对流场的影响,进而优化水口结构和浇铸工艺参数。 (4)连铸一冷研究:对结晶器传热过程进行机理分析,并将结晶器铜板和凝固壳之间的保护渣的润滑和摩擦模型、传热模型相结合,开发出结晶器一冷传热计算软件。针对不同铸坯尺寸、拉速的操作条件下,为结晶器一冷提供合理的配水量水表。 (5)连铸二冷研究:细化连铸传热边界条件,建立全面的连铸凝固传热模型,研究连铸坯宏观凝固凝固结构与铸坯质量的关系,提出相应的优化改善新方法,对连铸宏观凝固结构进行优化改善,从而提高连铸坯质量,提高连铸生产率。模拟研究连铸微观凝固结构,并讨论微观凝固结构与夹杂、裂纹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连铸坯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6)连铸坯凝固组织研究:从现场采集相关所需数据,运用商业软件 Procast先对连铸过程温度场进行计算,以计算所得的温度场为基础,计算铸坯的凝固组织形貌,如柱状晶区、等轴晶区以及两者分别所占比例、晶粒尺寸等,并分析一次枝晶间距、二次枝晶间距。分析元素成分、连铸工艺条件如拉速、过热度、二冷强度等对上述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优化成分、连铸工艺参数以获得较好的铸坯凝固组织,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7)连铸坯宏观偏析研究:根据连铸工艺参数,基于体积平均方法,建立连铸多相多尺度凝固凝固模型,研究热溶质浮力、晶粒沉淀、体积收缩作用下连铸坯凝固两相区液相流动与溶质传输行为。耦合电磁搅拌、机械压下模型,分析电磁搅拌强度、搅拌位置、机械压下区间、压下量、压下模式对连铸坯中心偏析的影响规律,优化结晶器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参数、机械压下参数,为连铸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8)铸坯质量智能设计和判定:1)现场连铸数据采集及热塑性曲线测试:现场调研连铸工艺,记录现场工艺参数。采集不同钢种偏析、疏松、缩孔等质量要求,测试不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2)现场连铸数据采集及热塑性曲线测试:现场调研连铸工艺,记录现场工艺参数。采集不同钢种偏析、疏松、缩孔等质量要求,测试不同钢种的热塑性曲线。3)连铸智能判定和设计模型:建立连铸一冷、二冷动态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铸坯固相率、角部温度、铸坯偏析、中心疏松缩孔、冶金长度等进行预测,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建立钢水初始条件、连铸工艺参数与铸坯质量的数据库,指导现场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瓦斯移动抽排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抽排控制系统,以对现行的煤矿井下抽排系统进行优化并实现智能化控制。该系统设计了一特殊装置,即把泵的输出分解为有效流量和无效流量,实现了抽排流量的自由调节,保证了泵启动时和运行过程中出口处的瓦斯浓度为最佳值,并可及时调度瓦斯的排放路径。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9 90 91
  • ...
  • 443 4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