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坐落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培养高等财经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山西会计学校,1985年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隶属于山西省财政厅。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太原理工大学财经学院。 学校秉承“至诚至信,至善至美”的校训,坚持“创新驱动、深耕改革、产教融合、强化特色、开放办学、创建名校”的办学思路,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等财经类职业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内在品质和社会影响,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学校现面向全国8个省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5822人,函授生239人。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全日制毕业生55000余人,培养在职干部14万人次。 学校设财税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开设会计、税务、证券与期货、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等23个专科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应用技术、金融学等5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全国经济类教指委重点建设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39门。 学校位于美丽的汾河西畔,迎泽西大街以南,交通便利,条件优越,占地面积92932.7平方米,建筑面积128328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文献47.44万册(套),教学用计算机1900台,教学仪器设备值4251.85万元,网络计算机教学中心、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等教学设施国内一流。建有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市场营销综合实训室、证券金融综合实训室、税务综合实训室等38个校内实训基地,8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100余个校外产学合作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现有教职员工403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9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5名、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0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7名、山西省青年教育(教学)专家9名,省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者24名。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双师”素质教师133人,占专任教师的70.4%;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达100余人,建成了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双师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精湛,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主编部级核心教材、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等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曾荣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4项、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高职会计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山西省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空白。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学校被推选为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全国高等财经职业教育协作委员会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财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职院校分会会长单位等。学校被确定为财政部干部定点培训基地、全国财会类师资培训基地、山西省国税系统干部定点培训基地、山西省地税系统干部定点培训基地等。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力开启新时代山西财专教育事业发展新征程,全面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的改革型创新型开放型财经类高职名校建设!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2021-02-01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立高等农业专科院校。学院属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运城市人民政府管理。 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占地面积976.69亩,其中,校本部47.73亩,第一实习农场928.96亩。学院建筑面积52564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5050平方米,实验大楼3348.5平方米,图书馆1059平方米,培训楼1300平方米,礼堂餐厅3046平方米,学生公寓6652平方米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191名,专任教师123名,外聘、返聘及兼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职称1名,副教授职称34 名,讲师62名,教师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6名。有17名教师先后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9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20余部。 学院现有在校生2363人。生源以山西省为主,先后在周边8个省区招生。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在全省同类农业院校中就业率排名第一。 目前学院设三系两部:农林与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开设20个专科专业: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旅游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等。其中,园艺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建有标准高、现代化程度高的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34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36.48万元。学院拥有教学用计算机553台;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座位482个。图书馆藏书15.69万册,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建成了校园网。学院还有标准化田径运城场、风雨操场,各种体育设施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师生锻炼的需要。 学院有千亩实习农场,实习农场的分布为无病毒红富士苹果示范园,40亩柿树标本园,30亩园艺实验田,还有供师生科学实验用的大棚油桃、大棚蔬菜、大棚葡萄、温室花卉等。实习农场布局合理、品种齐全、设施配套、全场管灌联网,示范作用强,辐射面积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1995年以来,先后在实习农场召开了全省农科教现场会、全省林业现场会、全省农牧学校实习农场现场会。1998年5月全国无病毒红富士苹果运城协作现场会召开时,实习农场是主要参观点,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山西运城农业技术学院是由1951年建校的山西运城农校发展而来的。建校67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以农为主,兼顾社会需求,培养适应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运城市、山西省和周边省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新时代带来新机遇。学院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管理支持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优势,努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2023-03-30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重组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的通知
《重组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12-25
专家报告荟萃⑲ |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赵玉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蜕变与嬗变
学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2019年率先制定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新时代五育方案,架起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持续推动新工科的建设。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7-03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学院2008年9月奠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简称“一基地三高平台”)为目标,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串联,打造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新路。   学院率先在全国提出“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依托79所本科院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和150余家协同育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及300余家行业用人单位,形成高校办学资源和产业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高校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教学资源孤立分散的问题。学院先后获批滨海高新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商务局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天津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蓄水池”职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年常驻在校生7000余名,年实训人次稳定在10000人次左右。设立天津场外交易市场(OTC)高校板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天津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引进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成立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人才工作专业委员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入选“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两个联盟,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学校被京津冀三地政府授予“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已与60余家企业、13所高校签订“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有效解决产教“两张皮”问题 学院集合全市优质科技、教育、行业资源进行平台建设探索并实践政府引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实训室和创新中心,与奇安信、麒麟软件等14家信创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二)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助力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和“天软创业育成计划”,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天软·创魔方”“中北·天软创业学院”、市级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构建了“校企协同开发-校企协同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三层校企协同创新模型。同时,构建了科技资源成果库与产业需求项目库,精准服务各兄弟院校师生技术创新,并努力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城校共生促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学院通过“管家+专家”的众创空间管理服务,以及自研的“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创业辅导方法论,帮助来自天大、工大、师大、理工、城建等高校的数十家大学生初创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先联合培养人才,再落地注册”的高等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路径,直接促成了中汽数据从北京亦庄迁徙落户天津西青,带动洪荒科技、齐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关于举办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I应用创新挑战赛的通知》发布
本次挑战赛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以实际行动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搭建平台。
iCAN大赛 2025-07-17
山西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2日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山西日报 2023-01-28
【高教前沿】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兴伟谈AI时代教育破局:别让学生被算法“偷走”思考力
大学要注重培养“全人”,办有温度的教育。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7-21
专家报告荟萃㉛ |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上海大学新文科发展理念与实践
我们学校人文学科发育不够充分,体系构建不够成熟,标志就是人文学科缺少国际话语权。对此我们既要坚信文科的固有价值,守住人文学科的底线,努力让人文学科适应数字时代,通过建设交叉学科的新文科,实现人文学科的破解重生,这也是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意义所在。主要讲两个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76 1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