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轨道)桥梁系统多源振动控制及减振技术
针对多动力(列车、地震、侧风)作用下桥梁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关键技术存在的诸多技术疑难,持续开展了桥梁结构体系模型试验、现场测试、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 提出多动力作用下轨道桥梁系统振动控制理论及减震技术,研发了桥梁系统抗震设防及多灾害评估方法, 研究成果已在桥梁结构体系设计与运营维护中推广应用。
扬州大学 2021-04-14
e1 DWJ-10L型 低温冷阱产品展示低温冷阱
产品详细介绍e1 DWJ-10L型 低温冷阱产品展示低温冷阱产品介绍: 低温冷阱中可放置玻璃容器,玻璃容器中放置所需要试验的物料,在低温冷却下进行生产、化学反应试验。技术参数:l冷冻液放置量:15kgl冷冻液最低温度:-40℃l整机净重:92kgl外形尺寸:530*560*980(mm)l适用电源:AC220V 50Hze2 DWJ-3L型 低温冷阱产品展示低温冷阱产品介绍: 低温冷阱中可放置玻璃容器,玻璃容器中放置所需要试验的物料,在低温冷却下进行生产、化学反应试验。技术参数:l冷冻液放置量:4.5kgl冷冻液最低温度:-40℃l整机净重:52kgl外形尺寸:782*418*340(mm)l适用电源:AC220V 50Hz
北京唐林电子科技研究院 2021-08-23
间歇靛蓝生产工艺计算机优化控制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靛蓝是染色牛仔布的主要染料,每年全世界的靛蓝需求量达 10 万吨之多。靛蓝生产工艺主要以间歇法为主,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其中 的碱熔反应工艺堪称间歇反应的经典,在一百多年历史中,即使到上世纪 90 年代国际上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化学品公司最后放弃该产品生产的时候,也没有能够用一种连续的生产工艺来代替它。目前全世界大概 80%的靛蓝由中 国生产,其中 60~70%出自江苏泰丰公司。在 2006&nbs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与模具制造
成果简介精密锻造成形(或称闭塞挤压成形) 是一种新型精密塑性制造技术, 它是当今金属制品制造先进技术之一。 所开发的闭塞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节材、 节能, 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 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随着我国汽车、 摩托车、 兵器、 航空及通用机械等重点产业的发展, 精密塑性加工技术将成为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 提高市场竞争力, 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自主开发, 技术国内领先, 并已成功应用汽车零部件的工业化制造。项目实施需要有一定的锻造或挤压设备以及辅助设施。技术指标(1) 可有效减小变形载荷, 成形复杂结构零件, 缩短工艺流程;(2) 提高材料利用率 10—30%;(3) 提高锻件尺寸精度, 减少机加工工序和成本;(4) 改善产品力学性能, 提高产品品质;(5) 降低设备负荷 20-50%以上。 可成形锻件重量范围大, 与同类产品生产工艺相比节约总成本 15-30%以上。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汽车工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几年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和不惜努力, 汽车工业的规模和品质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独领风骚, 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根据国家行业统计 2012 年全国销售汽车近 1700 万台, 今后几年还将以 10%以上的速度发展。 按照全国年销售 1700 万辆计算, 汽车用各类结构件如轴承轮毂、 齿轮坯、 滑块星套、 发电机磁极等每种零件的实际需求都将达到 3500 万只以上, (不含汽配市场)。 但目前国内以精密成形技术为核心的发展状态相对滞后, 采用精密塑性加工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有很大的发展应用空间。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实施以来,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 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改善制造环境。 不仅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也能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技术(实施) 许可联系方式冶金学院 郑光文 电话: 18155564763 邮箱: 1822147001 @qq.com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与模具制造
精密锻造成形(或称闭塞挤压成形)是一种新型精密塑性制造技术,它是当今金属制品制造先进技术之一。所开发的闭塞精密挤压成形工艺技术不仅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节材、节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兵器、 航空及通用机械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精密塑性加工技术将成为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 1999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与苏州轻工职工大学联合组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学院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7年,成为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4年,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在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中荣获“优秀”等级。 学院位于古吴胜地石湖之滨、上方山麓,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莘莘学子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院校园占地面积561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职工400多人,在校生5000人。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18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另设有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艺术设计与技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等。学院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建有工作室87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围绕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能型工艺美术人才”的目标,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四方互动、四位一体、四联四定”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立足传统与现代,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中国研作营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学院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教育部立项资助。目前,全院共有校企合作单位141家,驻校企业24家。 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注重与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目前与法、英、日、加等国家的2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院获得了“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示范合格单位、江苏省政府授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螺旋叶片轧制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
本技术淘汰螺旋叶片的落后加工工艺,将轧制技术成功地运用于螺旋叶片的成型,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经济性最佳的螺旋叶片成形生产工艺。 1991年以来,北京科技大学长期从事螺旋叶片轧制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先后研制LP20、LP30两代螺旋叶片轧制机组;对螺旋叶片轧制工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两套机组都己投入正常生产,产品涵盖8个常用螺旋叶片品种。 1998年,本技术通过国内贸易部鉴定,主要结论是:轧机结构设计独特、参数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完全能够满足冷轧成型螺旋叶片生产工艺的各项要求,属国内首创。轧制工艺技术基本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同年,“螺旋叶片轧制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研究”获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特征 1、螺旋叶片轧制设备LP30机组工艺能力 轧制原材料:08AL、08F;板料宽度:40~150mm:板料厚度:4~6mm 冷轧螺旋叶片规格:外径:120~600mn;螺距/外径:0.75~1.5 年生产能力:1500吨 2、螺旋叶片轧制工艺特征 本技术通过对轧件的连续辗轧,同时实现周向及轴向的两种变形,从而获得各种不同规格、任意长度的螺旋叶片。叶片长度可据用户的要求进行不停机切割。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超低温焊接材料及工艺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有机溶剂分离过程集成工艺技术
针对有机溶剂回收中具有的成分复杂、组分多等特征,项目开发了萃取-共沸精馏、萃取-反应-催化精馏等系列集成工艺技术。利用开发的分子设计方法设计出环境友好的分离溶剂,为工业生产提供更优的选择。同时开发的集成分离工艺技术,可有效提高有机溶剂的分离效率,降低分离能耗。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印刷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印刷是一种除了水和空气不能作为其应用对象之外,几乎在任何载体上都可以通过印刷技术来实现材料转移的技术。除了应用在传统出版行业的书刊、报纸等纸质承印物上之外,目前在塑料、织物、技术、陶瓷、玻璃等等几乎所有材料上都有了应用。由于印刷工艺的系统性、个性化以及应用性,因此需要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优化。本团队在印刷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中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企业转型、产品升级换代、新领域开拓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729 7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